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基層社會治理的目标路徑與重點

基層社會治理的目标路徑與重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4 19:49:30

基層社會治理的目标路徑與重點?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基石重慶綦江政法機關深入學習貫徹關于基層治理的系列重要論述,始終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堅持強基導向,把資源、服務、管理更多下放到基層,進一步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衆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加快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基層社會治理的目标路徑與重點?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基層社會治理的目标路徑與重點(基層社會綜合治理)1

基層社會治理的目标路徑與重點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基石。重慶綦江政法機關深入學習貫徹關于基層治理的系列重要論述,始終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堅持強基導向,把資源、服務、管理更多下放到基層,進一步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衆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加快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構建一個格局,提升社會化治理能力

社會性是社會治理工作的重要屬性,要善于把黨的領導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努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強化黨建引領,積極探索“基層黨建 ”工作模式,将基層黨建與社會治理緊密結合,逐步完善“鎮街—村居—網格”三級組織架構,把黨組織的服務管理觸角延伸到社會治理每個末梢,推動社會治理方式從單向管理轉向互動治理。探索“三治融合”,堅持黨建帶群建,大力培育在社會治安、公益慈善、社區服務等方面的社會組織,發展專業社工隊伍,夯實基層社會治理根基。建立完善社會治理積分制管理制度,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共治格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開展農村道德模範、最美鄰裡、最美家庭等選樹活動,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氛圍。開展平安創建,充分發揮村居黨組織示範引領作用,深入開展“十百千萬”平安示範和“十百千萬”法治示範創建,大力培育社會治理方面的志願組織和志願者隊伍,形成創建過程人人參與、創建成果人人共享的濃厚氛圍。

二、做實一個平台,提升專業化治理能力

專業化是提高社會治理水平的必然要求,要善于運用一體化統籌的理念和協同化作戰的方式推進綜治中心實體化建設、實用化整合、實戰化運行,确保綜得起來、治得下去。

堅持實體化建設,按照“資源整合、方式創新”理念,采取自建、改建、統建相結合的模式,以街鎮“5 N”(群衆來訪接待室、矛盾糾紛調處室、社會心理服務室、信息指揮調度室、公共法律服務站)、村社區“五室一平台”(矛盾糾紛調解室、警務室、公共法律服務室、心理咨詢室、網格化工作室、綜治信息化平台)标準化建設為基本要素,推進區、鎮、村三級綜治中心、調解中心、心理咨詢服務中心一體化建設。堅持實用化整合,按照“主體不變、分工負責、集約攻堅、務實求效”原則,整合綜治、調解、公安、司法、應急、特殊人群管理、心理咨詢等工作職能,聚合巡防隊員、網格員、應急隊員等工作力量,形成工作聯動、問題聯治、平安聯創的工作格局。堅持實戰化運行,按照“閑時各司其職,戰時共同行動”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快速反應機制,實現“一站式辦理、一條龍服務、一攬子解決”。

三、強化一個支撐,提升智能化治理能力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社會治理現代化帶來重大機遇。要推動現代化科技手段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加快建成綜治信息系統,打通信息壁壘,用大數據智能化為社會治理賦能、添彩、助力。

加快綜治信息系統建設,結合“智慧城市”建設,推進好全區綜治信息系統建設,構建縱向到鎮街、村社區、網格,橫向到各部門,覆蓋各領域的運行體系。提升智能化實戰能力,加強人工智能在矛盾糾紛調處、風險隐患監測預警、重大活動安保、突發事件處置、執法辦案等方面的深度應用,開展社會安全監測預警與控制、城鎮公共安全風險防控等應用示範,提高風險智能感知、科學預警、精準處置能力。加強智能交通系統改造升級,加強重點行業、領域和社會面視頻圖像信息資源聯網整合。

四、完善一個體系,提升法治化治理能力

法治是社會治理的最優模式,要加快建成覆蓋城鄉、功能完備、便捷高效、普惠公益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務供給水平。

搭建法律服務平台,依托三級綜治中心,積極推動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絡三大平台融合發展,提供“窗口化、一站式、綜合性”法律服務。組建法治專業隊伍,按照“一人多崗、一崗多責”的原則,在村居組建黨組織 駐村民警、律師(法律顧問)、巡防隊員、網格員、和議員 志願者(社會組織)的“1 5 N”社會治理隊伍,實現普法宣傳、法律援助、法治服務、治安巡防、糾紛化解、隐患治理等民生事務進村組進農戶,打通服務群衆最後一公裡。強化法治宣傳服務,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完善分業、分類、分衆法治宣傳教育機制,努力使循法而行成為全民自覺行動。

五、織牢一個網格,提升精細化治理能力

網格化管理是實現城市管理精細化的最佳途徑,要堅持治理重心下沉,織起一張人、事、地、物、組織全覆蓋的大網,實現網格治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盲區、不留死角”。

以優化網格為基礎,按照“地域相鄰、構成相似、規模适度、方便管理”原則,因地制宜地劃分村(社區)基礎網格。以資源整合為抓手,按照“力量整合、資金整合、職責整合”原則,統一管理區級部門下沉到網格中的各類力量、統一調度、統一考核,充實網格力量。探索建立“網格支部”,推廣“網格化治理、組團式服務”的工作模式,建立完善自下而上發現問題、自上而下統籌調度、分級分類處置問題的全周期管理機制,做到平時各司其職、協調聯動,戰時統一指揮、快速響應。依托實體網格,構建網上網格,建立完善網上網下信息互通、處置聯動工作機制,實現網上網下一體化治理。

六、做實一個保障,提升制度化治理能力

制度化是推進工作規範化、流程化的有效路徑,要不斷完善機制制度,保障社會治理各項工作有序有效推進。

健全聯動機制,聚焦政治安全、社會治安、社會穩定、公共安全等重點領域,建立完善多部門參與的社會治理風險聯控、矛盾聯調、治安聯防、問題聯治、工作聯督、考核聯評“六聯”工作機制,以制度化推進工作規範化。健全保障機制,強化組織保障、經費保障,加大财政投入,足額保障城鄉社區工作人員報酬、運轉經費、服務群衆專項工作經費,建立基層治理隊伍多層次薪酬激勵标準及動态調整機制。健全考核機制,堅持軟指标與硬指标并重,以平時考核與年終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建立完善考核機制。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