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晾曬場修建的還可以吧,您對咱們村上的工作還有什麼意見建議?”“滿意!滿意!今年年初大家剛給村上提了一下,後半年就給我們修建了3800平方米的晾曬場,确實為我們辦了事實、好事!”文殊村八組的闫大爺邊說邊豎起了大拇指。
這是文殊村開展“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一個生動剪影。文殊村村幹部在走訪過程中,發現八組的村民普遍對晾曬場需求較大,通過現場查看、集體商議,将其列入2021年“一事一議”财政獎補項目當中,并順利完成。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自從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為切實辦好民生實事,文殊村黨員幹部深入村民小組,像一位位“老中醫”一樣,充分發揮“望聞問切”獨門技藝,着力幫助解決農戶的“病痛”,不斷向問題“叫闆”,努力讓群衆“叫好”。
“望”民情,從大處着眼,小處着手,實現聯系群衆廣覆蓋,服務群衆零距離。文殊村始終堅持把察民情訪民意作為“我為群衆辦實事”的出發點,通過開展聯系村民群衆的“大走訪”,深化民生難題的“大排查”,緊緊把握村民所思所想、所需所求。黨支部書記帶頭深入田間地頭,進村入戶,與老百姓同坐一條闆凳,同講一口方言,“眼睛向下”“耳朵貼心”,實打實探訪,面對面交流,用心了解民憂民困。在摸準村情民意的基礎上,結合環境整治、産業發展、民生保障、黨員管理等多方面内容,科學細緻制定了《我為群衆辦實事單位及個人清單》,并立足村情實際,對清單實行動态管理,截至目前,已更新清單3次,涵蓋服務村民1000餘人。
“聞”民聲,俯下身子聆聽群衆心聲。文殊村緊緊依托“村—組—戶”和“支部—黨小組—黨員—農戶”兩套網格化管理體系,結合人居環境衛生整治、換屆選舉、技能培訓等工作,采取“下田頭”“坐炕頭”等接地氣的方式,逐組逐戶座談,了解群衆家庭情況、實際困難。村幹部、網格員、包戶黨員根據自己的分工職責,對舉家在外的村民群衆,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進行聯系,努力做到走訪全覆蓋、訴求情況全摸清,将鎮黨委、政府的溫暖送到村民心坎裡。
“問”民意,深入了解群衆對當前環境、治安、民生等問題的意見建議,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面對難點痛點賭點,虛心求教廣大群衆,及時召開黨員大會、村民大會,吸納對村委、黨組織各項工作的意見建議。同時,鼓勵幫扶工作隊參與到村“兩委”工作中來,發揮對口幫扶優勢,為村集體經濟發展、農産品銷售渠道開拓、環境衛生整治成果鞏固等出點子、想辦法。目前,已召開各類會議20餘次,征集良策10餘條。
“切”民訴,精準把握群衆心聲脈搏。牢固樹立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對“簡單問題”馬上辦,對“突出問題”“急難愁盼”問題集中攻堅。圍繞為民辦實事項目清單,為群衆辦理愛心理發、免費義診、收曬場修建、提灌工程等實事。同時,針對環境衛生整治、村集體經濟發展等難題,破舊立新,積極探索農超對接、平台合作、微信群帶貨等新模式,組織村民代表參加文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與百佳超市簽約儀式,為村民群衆提供郵政配送,切實将農産品對接銷售從“紙面”落到“地面”,助力農産品從“鄉間”走向“舌尖”,讓村民感受到了黨組織為民辦事的溫度與高度。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們為村民辦理實事20餘件,其中與百佳超市、郵政公司的合作為農産品銷售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農産品銷售增加村集體收入2萬餘元。”文殊村副主任羅天真介紹。
這一幕發生在文殊村“我為群衆辦實事”活動開展期間。村幹部逐組逐戶詢問村民的生産生活情況,并了解相應的訴求,走訪過程中,村幹部發現八組的村民普遍對晾曬場需求較大,于是馬上現場查看,最後将其列入2021年“一事一議”财政獎補項目當中。
聲聲訴求,表達的是民生。在文殊村有一群人,他們了解每家每戶的情況,熟悉每位村民的“脾氣”,就像一位位“老中醫”,緊緊遵循“望聞問切”四法,着力幫助解決每戶家庭的“病痛”,他們就是不斷向問題“叫闆”,努力讓群衆“叫好”的村幹部、小組長及每位沖鋒在前的黨員同志。
“望”民情,從大處着眼,小處着手,實現聯系群衆廣覆蓋,服務群衆零距離。文殊村始終堅持把察民情訪民意作為“我為群衆辦實事”的出發點,通過開展聯系村民群衆的“大走訪”,深化民生難題的“大排查”,緊緊把握村民所思所想、所需所求。黨支部書記帶頭深入田間地頭,進村入戶,與老百姓同坐一條闆凳,同講一口方言,“眼睛向下”“耳朵貼心”,實打實探訪,面對面交流,用心了解民憂民困。在摸準村情民意的基礎上,結合環境整治、産業發展、民生保障、黨員管理等多方面内容,科學細緻制定了《我為群衆辦實事單位及個人清單》,并立足村情實際,對清單實行動态管理,截至目前,已更新清單3次,涵蓋服務村民1000餘人。
“聞”民聲,俯下身子聆聽群衆心聲,文殊村緊緊依托“村—組—戶”和“支部—黨小組—黨員—農戶”兩套網格化管理體系,結合人居環境衛生整治、換屆選舉、技能培訓等工作,采取“下田頭”“坐炕頭”等接地氣的方式,逐組逐戶座談,了解群衆家庭情況、實際困難。村幹部、網格員、包戶黨員根據自己的分工職責,對舉家在外的村民群衆,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進行聯系,努力做到走訪全覆蓋,訴求情況全摸清,将鎮黨委、政府的溫暖送到位。
“問”民意,深入了解群衆對當前環境、治安、民生等問題的反映,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面對難點痛點賭點,虛心求教廣大群衆,及時召開黨員大會、村民大會,吸納對村委、黨組織各項工作的意見建議。同時,鼓勵幫扶工作隊參與到村“兩委”工作中來,發揮對口幫扶優勢,為村集體經濟發展、農産品銷售渠道開拓、環境衛生整治成果鞏固等出點子、想辦法。目前,已召開各類會議20餘次,征集良策10餘條。
“切”民訴,精準把握群衆心聲脈搏,牢固樹立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對“簡單問題”馬上辦,對“突出問題”集中攻堅,将“急難愁盼”問題擋在群衆“門外”。圍繞為民辦實事項目清單,為群衆辦理愛心理發、免費義診、收曬場修建、提灌工程等實事。同時,針對環境衛生整治、村集體經濟發展等難題,破舊立新,積極探索農超對接、平台合作、微信群帶貨等新模式,組織村民代表參加文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與百佳超市簽約儀式,為村民群衆提供郵政配送,切實将農産品對接銷售從“紙面”落到“地面”,助力農産品從“鄉間”走向“舌尖”,讓村民感受到了黨組織為民辦事的溫度與高度。
“我們為群衆辦理實事20餘件,其中與百佳超市、郵政公司的合作為農産品銷售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農産品銷售增加村集體收入2萬餘元。”文殊村副主任羅天真說。(記者趙明霞 毛富 通訊員王銀珠)
編輯|趙麗
審核|符曉
聲 明
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及著作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将按《嘉峪關日報社稿酬發放辦法》支付稿費。聯系電話:0937-628760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