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你,被爸爸媽媽“抛”過嗎?
近日,一名29歲的父親(小李)将自己剛滿1歲的女兒抛過頭頂,導緻其頭部撞到了自家房子的天花闆上。據小李回憶說:“女兒當時并沒有哭,隻是一直不說話。所以我們也就沒有在意......”
直到事發後的第3天夜裡,女兒突然大哭,驚醒了正在睡夢中的小李和他的妻子。趕到女兒床邊後,發現女兒捂着自己的頭部,表情十分痛苦。小李意識到情況不對,于是立刻撥打了120進行求救。但令人絕望的是,在被送到醫院并經過醫生的極力搶救後,還是沒能挽回女孩的生命。
醫生在聽過小李的描述并看過女孩的檢查報告後,斷定女孩是因為腦部受到了重創,造成顱内大面積出血,而由于女孩在腦部受損的第一時間并沒有被及時送到醫院,導緻其耽誤了最佳的救治機會,最終因為搶救無效死亡。
圖片來源:網絡
一個弱小的生命,剛剛來到人世不久,卻又匆匆離去。在小女孩的生日當天,本應該是全家為其“慶生”的日子,卻變成了悲劇的開始。這個原本美好和諧的家,也徹底毀了......
通常情況下,一個孩子在長到2周歲左右的年齡,頭骨才會完全定型。而小李的女兒僅僅才1周歲。對于頭骨未定型的孩子來說,頭部每一次的意外撞擊都會對孩子的大腦産生巨大的傷害。輕則影響孩子大腦的正常發育,重則危及生命!
在孩子頭部受到撞擊後,應當第一時間觀察孩子的反應,并第一時間送往醫院進行全面的檢查及救治。一旦延誤時間過長,很有可能會出現十分嚴重的後果,甚至會導緻孩子死亡。
圖片來源:網絡
其實在當今社會,很多年輕父母都十分缺乏育兒經驗,常常會對孩子做出一些無意識的“危險舉動”。而“抛孩子”的這種做法,很多“初為父母”的人都曾經做過。
愛本是美好的,但無知的愛,很有可能是緻命的!一旦意外發生,後果不堪設想。
生活中如果遇到小孩(或者是成年人)出現頭部意外受傷時,我們應當如何做出準确及時的急救呢?
一、症狀識别
1、輕度損傷
如果傷者有意識,詢問其受傷過程,究其原因,如外力打擊、跌倒等;明确傷者的受傷部位,如前額、颞部、枕部等;檢查其傷口情況,如傷口大小及出血量等;
2、重度損傷
如果傷者受外力較重,應檢查其頭部傷口内是否有殘留異物、畸形等情況;若伴有意識不清,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呼吸與心跳(此處請參照心肺複蘇識别)。觀察其雙側瞳孔是否等大、等圓以及對光反射是否靈敏。
圖片來源:有來急救百科app
120急救
施救者完成上述症狀識别後,若僅為輕度損傷,可按照以下方法對傷者進行急救處理,并在止血後就近就醫。若傷者已伴有意識不清或昏迷,且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呼喊他人撥打急救電話120,并且進行心肺複蘇術。如果旁邊無人,可以在做心肺複蘇術的同時,利用手機免提功能,撥打急救電話120。
二、救治方法
當傷者頭部有傷口,但意識清醒且無其他不适時
1、壓迫止血
用幹淨的毛巾、紗布墊或厚棉墊壓迫傷口止血;如仍有出血,可用手指壓迫頭部傷側位于耳前方一橫指的颞淺動脈,聯合止血;
圖片來源:有來急救百科app
2、加壓包紮
用三角巾加壓包紮頭部。施救者需站在傷者身後,将幹淨的紗巾或三角巾的頂角對準腦後正中線,底邊向内對折約兩橫指寬,兩底角從前額齊眉處經雙耳上方拉向枕部,在枕骨下方交叉并壓緊頂角,再繞到前額打結,并将三角巾末端多餘的部分塞入包好的三角巾内;
圖片來源:有來急救百科app
3、頸托固定
若傷者有頸部不适并伴四肢感覺異常時,請及時為其佩戴頸托,固定其頭部,防止在操作時對傷者頸部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圖片來源:有來急救百科app
4、側卧位
當傷者有短暫意識不清,且瞳孔一大一小時,應使患者保持穩定側卧位(以下内容以右側卧位為例),擡起傷者右胳膊,放在頭的一側,将其左手放在右肩上,左腿屈曲。施救者雙手分别放在傷者左肩及左膝,翻轉傷者至右側卧位,翻轉後,注意觀察傷者意識、呼吸及脈搏等情況。
圖片來源:有來急救百科app
如果傷者意識不清,且呼吸、心跳停止,請立即對其進行心肺複蘇術(具體請參考心髒驟停急救法)。
三、風險預防
1、平日走路時應遠離高層建築,以防高空墜物,砸傷頭部;
2、騎電動車或摩托車時應戴好頭盔,坐轎車時應系好安全帶;
3、平時應遵守交通安全,以免與車輛發生碰撞,損傷頭部;
4、有老人或者兒童的家庭,可包裹好桌子角等尖銳物品,以防摔倒後創傷頭部。
四、特别提示
1、在處理頭部損傷時,要注意詢問傷者是否有其他損傷,避免造成嚴重後果;
2、當傷者受傷後耳鼻部有液體流出時,可予以擦拭,禁止用軟物填塞耳鼻部;
3、當傷者意識不清時,在無法确認傷者是否有其他損傷的情況下,請盡量不要搬動傷者,以免加重其他部位的損傷。
關注@有來急救百科,掌握更多健康、急救科普知識,時刻守護你和家人!
#頭部受傷##急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