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派九州棍法》析
我國武技上的器械,以刀、槍、劍、戟、棍五者為要,……然此五者中,以棍為簡便而适用,故今日習武功者,首宜拳術,次為刀、劍、棍,苟能精乎此,盡而應用矣.蓋刀、劍利于攜帶,而棍則随處皆有也。是以長器在今日,(唯)以棍術,猶當在槍、戟等之上,棍之名目甚多,派别亦異,有簡而适用者,有繁而壯觀者,要所習不同而有别耳。有梅花棍、子午棍、生擒棍、瑯牙棍、南洋棍、花子棍、雙棍、八仙棍、華山棍、五虎棍、黑虎棍、八門棍、彈棍等棍法。其長短固有一定尺寸,然昔日人體高大,今日人體弱小,自不能泥守古法,亦得視各人體格為轉移,不然用之不适,臨敵反多掣肘,自非至善之道。
在昔日有長至八尺五者,後則有七尺五者,今餘所習,則為六尺矣。亦有長至六尺至六尺左右者,此等棍法,多似槍式,惟不加槍頭耳。如小夜叉、大夜叉等少林棍法,純系槍法,且帶黑白,子之着數,其為棍術,高知高矣,但奚必定名為棍,謂之槍法,有何異手?是凡練過少林槍法者,即可學此棍術,而真正之棍法,少練習注意,要亦可得而言者矣。
棍之過長,因不适用,過短也自非宜,最好通以齊眉棍者為佳,蓋齊眉棍不必限于尺寸,視各人體格,以達其眉之高度為恒,練時多執中腰,但手可以上下活動,并非固定一處,棍該謂“槍紮一點,棍打一片(遍))”。而棍又打了“點勁”,但其真正用法,須知“打人千下,不如一紮”,又謂“年拳月棍日日槍”,從知棍術,亦殊不易也,顧純用紮法,又多近于槍,總之“點打纏掃”,為棍術不着!非盡以槍之兼槍帶棒,拿、攔、挑、紮之法式也,棍有單頭棍雙頭棍之别,其如夜叉棍全以單頭從事者,名為單頭棍,如餘所之九洲棍以雙頭從事者,名為雙頭棍,亦名雙頭蛇,亦名雙頭槍也,但雙頭槍用時,内加轉還與點紮之招數,棍則不用矣。此棍兩端,均可成卵形,則用時,更便捷矣。
茲篇所述為“九洲槍”一法,此路棍法,乃昆侖派棍法之一,盛行手甘肅、甯夏、陝西諸省間,回人習之尤多(夥),故又稱“回回棍”,但陝西一帶,則稱曰“雙頭棍”,至稱之曰“九洲棍”者,乃取棒其棒法堅貞獨步、橫掃九洲之意,茲刊此式棍法圖解如下。
析:
武術中任何一個套路,它均較為系列化地反映了一種武術觀。因此,對武術套路的研究,就不能隻局限在圖示、注解、學習掌握技術的初級階段。必須從其技術結構之中,分析它内蘊的武術觀。時常它們均是很雜亂的,一種技術組合,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種技擊觀,同時,亦具有演練意識的觀念。如果,我們均能從這樣一個高度與廣度進行深一層的研究,起碼可以導緻我們對武術套路的認識豐富了。如何研究武術套路,這勢必是一個方向。
這篇《昆侖派九洲棍法》發表在台灣出版的《國術》月刊,具體刊期遺漏,作者為書劍客。原文中,筆者所反映出的棍術觀和該棍的結構涉及甘肅、陝西、新疆、甯夏等地流布的天啟(齊)棍法,因此,倘試縷析一番,以謂拭玉棄暇。
“是以長器在今日,(唯)以棍術,猶當在槍、戟等之上”,這種提法本身就和“槍紮一點,棍打一遍(片)”以及棍打“點勁”的說法相應成障。但是,同篇文中,筆者又提出“打人千下,不如一紮”。就在僅有的三句拳諺中,人們對棍打與槍紮難以明晰其長短。再則,這種說法自身帶有封閉性與區域性的不足,從觀念上講,就帶有主觀性。
對技術缺乏宏觀通覽。然而,認為“蓋刀、劍利于攜帶、而棍則随地有也”這種說法雖然反映了棍獲得的随機性,也隻能從狹義的方面來解釋,這并不能說明它就在槍、戟之上,技術畢竟與器械自身的優長之處有必然聯系,況且,筆者自己引證“打人千下,不如一紮”,或許認為紮者即漏,人命失殆。反之,“随地有也”的“棍”,作為應急是可以的,但作為棍術,想必應該分開識别。棍術、槍術、戟術,它不僅指器械之差異,它是一種術,它不僅隻為了用及唯用之術,是有别于它的。
筆者在“故今日習武者,首宜拳術,次為刀、劍、棍,苛能精乎”的疑問中,更為鮮明地反映出其棍術觀,這種排列組合下的技術,筆者認為“苟能精乎”,可能就是指其習棍不精。但是習慣的做法是先徒手後器械,說起來,這種做法可以說是較為普遍的。同時,這種做法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技術自身逐漸掌握向難度發展的規律。即便就是專習棍術,也還是應該對徒手的拳法有所悟習,隻有自身肢體達到一定和諧,操練起器械,也才愈發地迅速與和諧。對這一規律還是應該肯定的。但對筆者所擔心的如此這般難以精此棍術之觀念,想必亦應有再探讨的餘地。
槍棍之間技擊目的不盡相同,但各具特色,應該唯物客觀地認識它。将兩者擺在一個層次中比出一個高低,而且,總想下一個結論,以此定音,往往使我們無法辨證地認識技術的自身。長期以來,對技術的真正屬性,則苟安于故人言談為是。作為一種舊的觀念,因其自身的封閉性,出現這種說法是自然的。但相對發展中的武術,這種觀念則有待于重新認識。況且我們現在習槍或棍,從觀念上已經具有橫的借鑒欲,而不是傳統的封閉性。雖說,習棍者欲發揚棍的“獨步”之處,但卻注意到兼收并蓄。再有點,槍、棍技法有許多中性技術,兩者兼有,諸如掃刺、纏、撩等,勁道、方式結構不同,那麼,對“是以長器在今日,(唯)以棍術,猶當在槍、戟等之上”的說法,則個人觀點是很突出的。
至于說“昆侖派九洲棍法”,“昆侖派”以為是虛詞,它本身不帶有本質的屬性,因為,任何一個棍術套路,亦可以冠以“華山派”,這都反映了編該套路者的好惡及觀念。
“回回棍”一說,實際上是指以甘肅臨夏地區為中心流布于陝西甯夏、新疆諸地的一種棍法,現在亦有稱“西棍”該棍亦稱“天啟(齊)棍,其内容有折子、排子、條子。折子即組合,類似戲劇中的折子戲,也就是說一出戲中的一段。排子即為了提高實戰技巧,所組成的對練組合。條子即為套路,是在一般棍法動作中加進若幹折子棍法,組合成套路。其技擊特點,拙中見巧,擊法上屬揭打流派的雙頭棍法,棍法講究十六法,即掄劈掃挂;雲挑撩絞;撤砸扭扣;寄崩點戳。“昆侖派九洲棍法”是否亦具有諸法,下面将按其式分析。
第一式 擺手迫鬥:
右手提棍,勁坐右腿,右腳虛出,左掌如上式。
第二式 朝天一炷香:
由前式進四步,震右腳起棍,目左視。
第三式 黃龍出洞
以上端左向挑開下槍,落左步,進右步,攔腰一棍。
(凡撥、挑等着法,皆系架開他人器械進槍之用,故謂挑開下槍也。)
第四式 雲橫秦嶺:
以前端向外撥開下槍,上左步以後端蓋頂打下。
第五式 翻雲覆雨:
右跳過左步,以後端打下,與肘平。
為了便于分析,我們姑且将第一式擺手迫鬥至第五式翻雲覆雨看成一段。從整體上看這五式其變化較簡單,但它的确出現了棍術的兩頭擊法,即第三式和第四式。
第一式為通常的左虛步提棍,從第二式向第三式的變化中,突出了右勢劈棍,這種雙把沒有滑動變化的劈棍,往往因雙把均成支點,易于表現力度,而速度較慢。現行的劈棍,一般系取身體的大幅度向下俯撲,而棍把後相對固定,前把向回滑把的同時,伴有壓棍的技法,劈棍的勁力顯得有透勁,請參閱圖一。在這一技術組合中,由第二式向第三式過渡,其步法自然有一個換步問題,這種換步一般可以提供軀幹的扭動,以圖增加力度,加之棍法的旋扭性變化,一般可以獲得劈棍的風範。圖中所示,卻僅有第三式的右臂壓棍。說起來此棍法謂之“壓棍”較妥。所謂“朝天一柱香”其演練的因素較重,而“黃龍出洞”從動作名稱上則表現出技擊欲望。
依“黃龍出洞”之說,具有“上端左向挑開下槍”之法,“左向挑開下槍”,自然是說對方攻之的下盤槍法。自第二式朝天一炷香來分析,一是直接用左手将棍豎拉至左側,以圖“挑開下搶“;再則,右手壓棍,以此右端向下“挑開下槍”。但是采取後者,它和“黃龍出洞”間接過大,倘若增幾個環節,方能通順,故也不能以此認定。那麼,按第一種說法,實際上,就是落左步,同時,右步前落伴有壓棍,故稱之為“黃龍出洞”。這樣的上、中盤攻擊棍法,在技術上雖說便于發力,但棍術技術結構從前後技術組合尚顯不出一種突然性。另,倘若将此類技術單一用來技擊。
筆者認為較難奏效,技術動作實用預兆較大,棍走的幅度偏大。它的力量性大于技巧性,給人以硬打的感覺,演練風格亦力量見長。
第五式翻雲覆雨,它在第四式的基礎上,提左膝;左把向回拉;右把向前借勢壓棍,又一次重複了第三式黃龍出洞的壓棍。要說明的是此一組技術,從技術結構上更多地表現出南派棍法的技術結構特點的勁力、演練風格。
關于該棍術第六式至第十四式的技術變化中,筆者欲就該棍術與西棍之間的相關作一番分析。
技術結構本身就表現對一種風格的肯定與否定。這種肯定與否從根本上亦就否定了、或肯定了該技術的實用價值。因此,技術結構的否定是雙層意思的,即觀念的,以及技術的。以往,我們在如何介紹一種套路時經常忽視其具有本質性的分析。這種現象本身就和武術界的舊做法有很大的關聯。
第六式 抽梁換柱:
落左步上右步,轉身以後端自右肋繞出架起,勁坐右腳,左腳虛,棍與眉齊。
第七式——
按前式,以前端向下撥出。
第八式——
再上右步向外撥之。
第九式——
上左步,偷右步,以後端自面前打下。
第十式——
開左步左向踢出,棍頭亦同時斜身點其肋下。
第十一式——
落左步上右步以後端自下上向穿起如(上)(右)式。
第十二式——
不動步,隻左向擰身,以上端斜線靠出。
第十三式——
複以前端下向挑起,震右腳起左腳,舉棍落左步上右步打下。
第十四式——
撤回右步,并左步将棍前端自下外向翻轉置肋下左掌亦同時外翻下複沉氣收式。
諸如第九式向第十式的過渡,技術結構上顯得過硬。
之所以有硬性的技術結構變化,筆者認為這種技術結構與南派硬打風格的技術結構有相近之處。可原文作者卻在文中說“茲篇所述為‘九洲棍’一法,此路棍法,乃昆侖派棍法之一,盛行于甘肅、甯夏、陝西諸省間,四人習之猶衆,故又稱曰‘回回棍;但陝西一帶,則稱曰‘雙頭棍至稱之曰‘九洲棍”從文字上筆者雖指出“九洲棍”與西棍的關系,但我們從前文中所介紹的西棍技法,這種技法相比較而言之,它與西棍有一定的距離,當然,這種距離不是水平上的距離,而是結構上的距離。從技擊的角度來講,第九式向第十式的變化亦顯得單薄。自第九式向後轉身的目的在平中盤的戳棍,加之左腳的踢擊,僅從技術結構上,它的技擊主動性尚欠之很多。
諸如,回頭說第七式到第八式的技術變化,則更難接近西棍的迅猛之風。這一組合實際上和槍術中的“撥草尋蛇”的技法相近。槍術演練時,演練者取高姿立勢,借助交叉步做前後的移動;雙手持槍斜持在體側,槍尖朝斜下略高前腳50公分左右,在移動身體的同時,身體有左右扭轉,槍随之左右撥動,即為防下盤對方的攻擊,形象地說之為“撥草尋蛇”按槍術技擊觀注釋,這種防範下盤攻擊的槍法,由于其槍法技術結構簡練,技術變化速度卻是很快的,因它局限在槍尖的撥掃上。
但是“九洲棍”第七式和第八式在演練時,如圖所示,出現左、右兩式,自左向右的變化中,有一個上、下換把的技術變化,即左式時,左把在下,右式時,右把在下,這種随着身體的縱軸轉向,棍法随勢斜向上下換把,速度一般難以上去,首先,其變化中缺乏中間環節來增加演練的複雜程度,客觀上提高其變化速度。那麼,鑒于此,做這種技術組合,向前速度亦難以上去。再如,“九洲棍”,棍為齊眉,較以圖中所表現的技術姿勢,既要防範下盤攻擊技法,又要向前移動,上與下的動态亦影響了技術變化的速度.從技擊上講,姑且認定這種單一技術有一定的攻擊或防守特點.但從技術結構自身,說它為兩棍之範,恐難以成立。
西棍演練對棍自身要求粗,因它的發力、閃勁見常,倘若沒有一定的粗度,恐難承受這種技術,另,調手換把本身出現許多破壞損性的硬搬的技術、即搬、砸、扭、扣,這類技術變化在速度快的同時,有許多突然變向,顯得刁犀兇猛.完成此類技術,欲求它的豁達氣勢,棍還必須具有一定長度,此類棍法變化方才具西域民風熛悍之風韻。然而,如此要求起來,身體自身的形體結構變化亦顯得極複雜,這是相輔相成的.那麼,諸如此類的特點,在“九洲棍法“中實難明見。
為了更進一步說明“九洲棍”與西棍之區别,我們不妨就第九式至第十式的技術變化再加以分析.在西棍棍法之中,第九式的技術動作切實相同的技術存在,這一點應該認識到。但是,我們應認清技術的共性存在。所謂共性,自身就說明此類技術尚不具有相關的個性存在,西棍中略同第九式的技術動作,往往采取向後借勢攻擊的特點,技術變化很突出。因此,靜态造型的相近,亦難以說明這種淵源關系。
總之,對“九洲棍”是否就是西棍之範,尚待細緻的研讨,這種研讨方法本身就為我們從套路的整理向套路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方法,至于說能否得出令人滿意的結果,那還得待同仁勞力研之。(宋翥)
1,天啟棍法實戰技術應用分析
2,有關太極大槍的那些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