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掏耳大媽當街摳腳現狀

掏耳大媽當街摳腳現狀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24 03:47:45

近日,一男子拍攝的“長沙采耳大媽用采耳工具摳腳”的視頻引發網友關注,當事采耳大媽随後澄清稱,該工具為用來招徕顧客的打響用具“響夾”,而非采耳工具。大媽還表示,被網暴後自己的家庭關系與生意均受影響,希望拍攝者賠償。

掏耳大媽當街摳腳現狀(長沙大媽用采耳工具摳腳)1

此前,一段“長沙采耳大媽用采耳工具摳腳”的視頻引發網友關注。圖據網絡

然而有網友指出,雖然該工具并非直接接觸耳部,但實際在采耳過程中,仍會在頭部附近作為一個步驟的工具使用,因此“衛生情況堪憂”。

9月17日,紅星新聞記者探訪采耳服務後發現,前述采耳大媽用于摳腳的響夾雖不直接接觸耳朵,但用于震耳,而不少采耳服務确實存在工具不消毒,甚至反複多人使用的情況。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生表示,耳朵在一般情況下不需要特殊的清理,如需采耳,應注意對工具進行清潔消毒,否則可能因工具不潔引起真菌性外耳道炎。

與此同時,長沙市城管執法局回應紅星新聞記者稱,各區有人員巡邏,不允許随意擺攤設點。

當事大媽澄清:非采耳工具

網友質疑:仍會間接碰觸皮膚

9月10日,湖南長沙一男子在網上發布一段視頻,視頻中采耳大媽疑似用采耳工具摳腳4至5分鐘,引發網友關注。

随後,當事采耳大媽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因為這段視頻,“(兒子)不接我的電話,他跟他奶奶說不要我這個媽媽了,覺得特别丢人,家裡的人也笑他,同學也笑他。”大媽還表示,她的采耳生意也受了影響,沒錢還房貸,想找拍攝視頻者賠償。

據當地媒體報道,采耳大媽澄清稱,摳腳的工具叫“響夾”,不用于掏耳,而是招徕顧客的打響用具,因此事被網暴,自己感到很委屈。拍攝者随後向采耳大媽表示歉意。

掏耳大媽當街摳腳現狀(長沙大媽用采耳工具摳腳)2

響夾。圖據極目新聞

然而,此後又有網友質疑稱,打響的工具雖然沒有直接接觸耳朵,但它間接地還是會接觸被采耳者的皮膚,“萬一其中有人被細菌感染怎麼辦?”

長沙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則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路邊采耳、擦鞋、賣水果等商業活動缺乏相應的辦證主體,沒有固定門面,無法辦理相關證件,不屬于市監局的管轄範圍,該類商家多由城管負責監管。

長沙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告知紅星新聞記者,“他們不能擺攤的,每個區都有區城管人員巡邏,不準他們擺攤設點。”

響夾不“實際接觸耳部

部分工具使用過程未進行消毒

在一處公園采耳師傅聚集的地方,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些采耳師傅均頭戴照明燈、左手握着一把細長的工具。他們不時在來往的行人中晃動左手,工具發出“叮叮”的聲響。

此處的采耳價格基本在30元/人,約能體驗3分鐘左右;采耳 松肩頸則需要60元/人,能夠得到6分鐘的服務;若是顧客的耳道裡有耵聍等情況,則需選擇采耳 洗耳項目,100元/人,約15分鐘左右。

據一名采耳師傅介紹,采耳的工具有挖耳勺、鑷子、銀刀、毛刷、軟刨、鋒勾、音叉/響夾等,其中,在師傅手中晃動發出聲響的道具叫響夾,也即大媽引發争議的摳腳工具。“這個不會直接與顧客進行皮膚接觸,但我們一般會将其放在顧客耳邊近距離的位置敲響,以其震動感帶給顧客耳朵舒适感。”

掏耳大媽當街摳腳現狀(長沙大媽用采耳工具摳腳)3

一采耳師傅正在使用響夾。紅星新聞記者 羅夢婕 攝

通過觀察該名采耳師傅的實際作業情況,紅星新聞記者發現,采耳師傅在為顧客采耳時并未佩戴手套,也未進行消毒示意,而是直接用手按住顧客耳部進行觀察,随後又接連使用了銀刀(剔除阻礙視線的耳毛)、軟刨(使貼于皮膚表面的耳垢剝離)、挖耳勺、鑷子、軟毛等工具。但每一個工具的穿插使用間都沒有任何的清潔、消毒步驟。如遇工具将耳垢帶出,采耳師傅也是直接用手處理。此外,為顧客做清理舒緩服務的毛刷,也都已經有些發黃。

掏耳大媽當街摳腳現狀(長沙大媽用采耳工具摳腳)4

該采耳師傅為顧客做清理舒緩的毛刷已經發黃。紅星新聞記者 羅夢婕 攝

當上一位顧客采耳完畢後,采耳師傅便立即招呼下一名顧客,且使用的工具仍是之前的那套,期間并未做任何的更換、消毒。直到兩名顧客均完成采耳後,該采耳師傅才從口袋裡拿出一瓶酒精,簡單地噴灑于工具和自己的手部。

路邊采耳活動難監管

醫生建議采耳前工具消毒

該公園管理采耳服務的負責人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這裡的采耳師在上崗前都需要經過統一的培訓,技術達标後方可持“證”上崗。

衛生方面,上述管理方要求采耳師佩戴口罩,在完成一位顧客的采耳後,用酒精對包括敲打工具在内的器具進行消毒,并更換采耳工具頂端的棉花和絨毛,不能重複使用。若顧客發現采耳師有操作不規範的情況,可以撥打監管部門電話進行投訴,公園會對采耳師采取罰款、待崗等處罰。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洪擁軍表示,大部分黃種人的耵聍都是幹性的,在講話、吞咽時會自行脫落,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清理,而患有外耳道炎,或是出現外耳道黴菌感染的人群,盡量不要去采耳。

洪擁軍還表示,采耳前,應特别關注采耳工具是否經過清潔消毒,避免工具不潔引起真菌性外耳道炎。采耳過程中,如果出現疼痛、聽力下降等表現,要立即停止采耳,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紅星新聞記者 羅夢婕 實習生 王語琤 周子傑

編輯 李彬彬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掏耳大媽當街摳腳現狀(長沙大媽用采耳工具摳腳)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