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一部《說唐演義全傳》,道盡多少英雄往事。無論是賈柳樓四十六友結義的豪情萬千,還是瓦崗寨上衆兒郎的義薄雲天,無不化為璀璨繁星,在文學史上永放光芒。
在一段段蕩氣回腸的故事裡,徐茂公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員。這位貫徹整部《說唐演義》的靈魂人物,以過人的智謀,在隋唐亂世中翻雲覆雨,留下無數神話傳說,時至今日,依然是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談資。
都說藝術來源于生活,那麼,小說中猶如諸葛亮轉世一樣的徐茂公,在真實的曆史中,究竟留下多少英雄事迹呢?
一、瓦崗興
故事,要從東郡人翟讓說起。
隋大業七年,翟讓與一衆綠林好漢嘯聚瓦崗,扯起反隋大旗,名震天下的瓦崗軍,就此應運而生。
在翟讓的帶領下,瓦崗軍一邊打劫官府,赈濟貧民,一邊招賢納士,廣交朋友,很快就在江湖上聲名鵲起。周邊的小股起義軍聽說瓦崗威名後,紛紛投靠瓦崗,翟讓的同鄉單雄信與徐懋功也慕名而來,進一步壯大了瓦崗軍的聲勢。
徐懋功便是小說中徐茂公的原型,他本是富家子弟,自幼機智聰慧,見識不凡。入夥瓦崗後,徐懋功根據瓦崗臨近禦河的優勢,果斷建議翟讓放棄一般綠林人物打劫當地鄉民的做法,轉而率衆去運河上劫掠官私錢物,一舉為瓦崗打下了強大的經濟基礎。
有了錢,瓦崗再不用發愁兵源。無數貧苦農民與手工業者自發加入瓦崗軍,終于讓瓦崗軍發展成隋末農民起義中實力最強,勢力最大的一支義軍。
瓦崗的強大引起了朝廷的注意,于是朝廷派了大将張須陀,率軍兩萬讨伐瓦崗。面對數倍于己的大軍,徐懋功毫不慌亂,以一條誘敵深入、伏兵襲擊的妙計,全殲張須陀部,一時震驚天下。
這一切,雖不如小說中賈柳樓結義來得傳奇,卻依然豪情萬丈,男兒俠氣傲然天地間。
二、獻奇謀
瓦崗軍揚名立萬之時,恰逢舊貴族李密參與楊玄感叛亂失敗,在朝廷四處通緝下走投無路,不得不投奔瓦崗。
徐懋功早聞李密大名,一見李密有難,立勸翟讓收留。那翟讓本是熱血英雄,馬上毫不猶豫的将瓦崗寨二把手的位置交給了李密。
然而,李密對此并不滿足,一心想做瓦崗之主。恰好徐懋功也想借着李密的名氣,擴大瓦崗的影響力。于是徐懋功便幫着李密,去勸翟讓退位讓賢。
翟讓對徐懋功素來信任,很快聽從徐懋功的建議,以自己出身草野,名望不足以定天下為由,推舉李密為瓦崗首領,号“魏公”。
不過,這場和平的權力交接,并未換來翟讓安穩的生活。公元617年,徐懋功獻奇計襲取黎陽倉,跟着開倉放糧,一口氣招募了二十萬士兵。
緊接着,徐懋功又獻上“圍魏救趙”之計,幫助李密在黑石殺退王世充。
幾場大勝仗,讓瓦崗軍名聲大噪。但這些勝利帶給李密的好處更多,黑石大捷後,李密一下子收服了瓦崗軍心。然而,李密坐穩瓦崗首領之位後的第一件事,不是帶着兄弟們繼續消滅敵人,而是對着自己人舉起了屠刀。
三、鴻門宴
當初,徐懋功力捧李密上位,本是為了瓦崗大業着想,卻不知李密心中隻有自己,根本信不過任何人,包括一路幫着他走上首領之位的徐懋功。
一天,李密突然大擺筵席,邀請翟讓與一衆瓦崗元老喝酒,瓦崗兄弟當即欣然前往赴宴。誰知這場宴會,卻是不折不扣的鴻門宴,就在翟讓等人觥籌交錯之時,李密突然召喚出早已埋伏好的刀斧手,無數把鋼刀瘋狂砍向翟讓等人。
翟讓措不及防,當場喪命,親信心腹死傷無數,就連徐懋功,也在逃跑時被“門者斫之傷頸”,幸好王伯當大喊道“那是徐懋功啊”,才讓徐懋功撿回一條命。
饒是如此,事後李密還是把徐懋功遠遠打發去了黎陽。火拼翟讓再加上徐懋功出走,一場場人事變動弄得瓦崗軍心渙散,再不複昔日風華了。
瓦崗的民心體現在行動上,就是原先骁勇無比的瓦崗軍,在徐懋功離開後,很快在洛陽之戰中敗給了曾經的手下敗将王世充,逼得李密展開了人生的第二次大逃亡,跑去關中投靠了李淵。
四、葬舊友
當唐軍的使者将消息帶到黎陽時,徐懋功正兢兢業業守着瓦崗最後的财富。使者對徐懋功說,李密已經降唐了,瓦崗軍灰飛煙滅,徐懋功不妨帶着瓦崗的财富一起降唐,必能得到高官厚祿。
李密的為人,徐懋功不是不清楚。但兄弟一場,李密可以無情,徐懋功不願無義。
于是,徐懋功告訴使臣:“魏公李密已歸大唐,如果我自己上表向唐主獻地,是自邀功勞而彰主公敗績,還是讓我把州縣的名稱數量和軍民的戶口,全部報告魏公,然後再讓魏公獻給朝廷,算作魏公的功勞吧”。
使者無奈,隻得帶着徐懋功寫給李密的信回去複命。李淵得知後,對徐懋功忠于舊主的做法贊賞不已,下诏封徐懋功為萊國公,賜姓李。
誰料徐懋功歸唐後,李密卻又複而叛唐,結果事敗被殺。消息傳來,許多與李密有交集的人,忙不叠的與李密劃清界限,但徐懋功卻非但沒有躲避,反而主動去找到李淵說:“我和李密兄弟一場,希望能夠允許我為他處理後事”。
當年那場鴻門宴,李密的屠刀已經砍在了徐懋功的脖子上,可如今李密身敗名裂,傳首天下,徐懋功記得的,卻仍是當年一起帶領瓦崗軍征戰四方的兄弟情義。
縱使是一代雄主李淵,也不禁被徐懋功感動,破例答應了徐懋功的請求。于是徐懋功披麻戴孝,将李密好好安葬在黎山之南,并一直守在李密墳旁,直到喪期結束才離去。
回朝後,徐懋功成為了秦王李世民的座上客。他追随李世民南征北戰,立下無數功勞,讓大唐的版圖不斷向外拓展。
五、死生同
公元620年,李世民攻破洛陽,擊敗王世充,還生擒了王世充帳下大将單雄信。
那單雄信本是瓦崗舊将,當年與徐懋功一同起兵反隋,誓同生死。然而,瓦崗軍土崩瓦解後,單雄信卻投入了王世充帳下,數次大敗唐軍,還險些在戰場上将李世民斬于馬下。
戰場上的新仇舊恨,讓李唐王朝堅決要處死單雄信。徐懋功聽說後,多次上奏為單雄信求情,甚至提出願意用自己的官爵,換單雄信的一條命。
可惜,單雄信與李唐王朝的仇怨實在太深了,李淵最終還是決定處死單雄信。臨刑那天,徐懋功哭着去送單雄信,還承諾會好好撫養單雄信的兒子。
臨别之時,徐懋功親手割下自己腿上一塊肉說:“生死永訣,此肉随兄長一同入土”。單雄信毫不遲疑,一口将肉吞下,以示兄弟情誼永世不忘。
曾有人說:“可歎三十六員将,東逃西奔各一方”。畢竟瓦崗寨起義曾經轟轟烈烈,但最終卻兄弟四散,不僅沒實現他們同生共死的誓言,反在世事的無常下手足相殘。
但徐懋功卻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世人:瓦崗兄弟,從未忘記結義誓言。縱使世事無常,縱使散落四方,永遠割不斷的,是千千萬萬瓦崗兄弟深埋心底的情義。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
宋仁宗的小女兒曆經七任帝王,見證兩宋風雲為何卻貪婪無度?
這兩個原因,導緻北宋農民起義連綿不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