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重要實驗總結
初二物理實驗
一、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
(1)入射角(反射角)是指入射光線(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2)如果想探究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應如何操作?将紙闆沿中軸ON向後折,觀察在紙闆B上是否有反射光線。
(3)如果讓光線逆着OF的方向射向鏡面,會發現反射光線沿着OE方向射出,這表明: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反射定律: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線,
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二、平面鏡成像規律實驗
1.實驗器材:薄玻璃闆,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火柴,刻度尺,一張白紙 筆
2.操作步驟:實驗時,将白紙鋪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闆豎直放在白紙上,點燃蠟燭法現玻璃闆的後面有蠟燭的像,為了确定像的位置具體做法是移動另一側未點燃的蠟燭,直至與像完全重合,用筆在白紙上做出标記。
3.如何确定像的虛實?将未點燃的蠟燭拿走,拿一個光屏放在該處不透過平面鏡看光屏上是否有像。
5.得出結論:平面鏡成像特點:物與像成正立、等大、左右相反的虛像,物與像對應點的連線垂直平面鏡,物與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6.如果在實驗中發現兩個像,是由于玻璃闆太厚導緻的。兩個像之間的距離由玻璃闆的厚度決定
7.玻璃闆後面的蠟燭為什麼不需要點燃?若點燃後方蠟燭,使像的背景變亮,使像變淡,不便于觀察像。
8.為什麼用兩隻完全相同的蠟燭?便于比較物與像之間的大小關系。
9.實驗中用玻璃闆代替平面鏡是因為?用平面鏡不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10.玻璃闆為什麼需要豎直放置?蠟燭能夠與像重合,準确确定像的位置。
11、實驗方法:等效替代
12、多次測量的目的: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
11.無論怎樣移動玻璃闆後方的蠟燭,都無法與像完全重合,是因為?玻璃闆沒有與水平桌面豎直放置。
12.刻度尺的作用?測量物與像到玻璃闆距離。
13.為什麼要多次測量?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三.凸透鏡成像
1、實驗:實驗時點燃蠟燭,使燭焰中心、凸透鏡光心、光屏的中心(即焰心、光心、光屏中心)大緻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實驗時發現蠟燭的像呈在光屏的上半部分,要想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心,該如何操作:
①向上移動光屏②向上移動蠟燭③向下移動凸透鏡。 2、 如果用手将凸透鏡遮住一半,則光屏上依然是一個完整的像,但亮度較暗。 3、若在實驗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蠟燭在焦點以内(u<f)②燭焰在焦點上(u=f) ③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④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遠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無法移到該位置。4、眼睛矯正:近前凹,遠後凸 5、照相機成像:近近大 遠遠小 6、燃燒的蠟燭不斷變短,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動,為使像呈在光屏中央,應該将光屏向上移動或蠟燭向上移動或凸透鏡向下移動。
物距 |
像的性質 |
像距 |
應用 | ||
倒、正 |
放、縮 |
虛、實 | |||
u>2f |
倒立 |
縮小 |
實像 |
f<v<2f |
照相機 |
f<u<2f |
倒立 |
放大 |
實像 |
v>2f |
幻燈機 |
u<f |
正立 |
放大 |
虛象 |
不考慮 |
放大鏡 |
2、實驗結論:(凸透鏡成像規律)F分虛實,2f大小,實倒虛正,具體體見右表:
3、對規律的進一步認識:
一倍焦距分虛實 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遠像變大。像跟着物體跑 (誰遠誰大)
五、探究二力平衡實驗
3、如何判斷物體是否處于平衡狀态?答:當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态時,都可以判定物體處于平衡狀态.
4、實驗中如何改變拉力的大小?答:通過改變砝碼的個數,來改變對小車的拉力大小.
5、定滑輪有什麼作用:答:改變拉力的方向
6、如何探究兩個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答:将紙闆從中間剪開,觀察紙闆是否還處于平衡狀态。
7、如何探究兩個力在同一直線上:答:把紙闆轉動一個角度,然後松手,觀察小車的運動狀态.
8、實驗結論:二力平衡條件:同體、等大、方向、共線。
9、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
10、選擇靜止狀态的原因:勻速運動狀态不好控制
11、進行多次實驗的目的:得出普遍規律,避免偶然性。
六、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⑴測量原理:二力平衡
⑵測量方法:把木塊放在水平長木闆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使木塊勻速運動,讀出這時的拉力就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⑶ 結論: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該研究采用了控制變量法。
(4)轉換法應用:通過拉力的大小來反映摩擦力的大小
(5)由前兩結論可概括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實驗還可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大小、運動速度,拉力大小等無關。
七、探究力與運動關系實驗:(牛頓第一定律)
1、此實驗讓應讓下車怎麼滑下來?目的是什麼?答:讓小車從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來;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
2、通過什麼知道阻力越小,物體運動減小的越慢?答:小車運動的距離,阻力越少,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說明物體運動減小的越慢。
3、這個實驗斜面有何作用?答:使小車滑下的速度相同。
4、實驗結論:物體受到的阻力越小,物體運動的距離越遠,如果物體不受阻力,他将保持運動直線運動,并一直運動下去。
5、此實驗采用的方法是?答:控制變量法 轉換法
6、牛頓第一定律能否通過實驗探究出來?答:不能,隻能在實驗基礎上推理出來,因為不受力的物體是不存在的。
7、将此實驗略加修改還能做哪個實驗?答:(1)将斜面長一些,增加刻度尺和秒表可以探究速度變化的實驗(2)保證平面的材料相同,增加一個木塊可以探究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
牛頓第一定律:
說明:A、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推理而概括 出來的,因此不可能用實驗來直接證明牛頓第一定律。
八、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九、探究液體壓強與那些因素有關。
1、由圖1、圖2可以知道液體壓強産生的原因是:液體受到重力作用;液體有流動性。(因此在太空失重情況下液體不會産生壓強)
2、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中,采用了哪些方法?答:控制變量法、轉換法
3、通過觀察什麼開知道液體壓強大小的?答“U型管内頁面的高度差,高度差也大說明液體産生的壓強也大”
4、實驗前的兩個操作:(1)先檢查U型管左右兩邊的液面是否相平。
(2)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用手壓金屬盒上的橡皮膜,觀察U型管中液面是否發生變化,若變化明顯,則氣密性良好)
5、實驗時發現U型管内高度差沒變化原因是什麼?怎麼解決?答:氣密性不好,拆下來重新安裝。
6、使用的U型管是不是連通器?答:不是
7、此實驗U型管内液體為什麼要染成紅色?答:使實驗效果明顯,便于觀察。
8、比較甲乙實驗結論是:液體密度一定時,深度越深,液體産生的壓強越大。比較乙丙實驗結論是:當液體深度相同時,液體密度越大,液體産生的壓強越大。
8、如圖甲乙,金屬盒在水中的深度和U型管内頁面的高度差大小有何關系?為什麼?答:相等,因為兩側産生的壓強相等,液體密度相等,所以深度也相等。 如圖丙,左側金屬盒的深度和U型管内頁面的高度差大小有何關系?為什麼?答:U型管内高度差比金屬盒的深度大。因為鹽水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兩邊壓強相等,所以U型管内高度差比金屬盒的深度大
9、測量出U型管内頁面的高度差,能否算出金屬盒在左側液體中的壓強?答:能,因為兩側壓強相等。
十、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實驗
1、實驗更合适的操作順序是:b a c d
2、實驗中溢水杯倒水必須有水溢出後才能做實驗,否則會出現什麼結果:答:會出現浮力大于物體排開水的重力
3、此實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關系是:Fa-Fc=Fd-Fb
4、實驗結論: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
十一、探究杠杆平衡條件:
1、實驗前杠杆的調節:左高右調,右高左調。平衡後實驗過程中不能在調節平衡螺母。
2、将杠杆調成水平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測量力臂
3、選擇杠杆終點作為支點的好處: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對實驗的影響。
4、将砝碼換成測力計的好處是:能直接測出拉力的大小,實驗操作方便。
5、将砝碼換成測力計的缺點是:測力計本身有重量,對實驗有一定的影響,使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大。
6、如上圖,乙圖和丙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作怎樣變化:由大變小,原因是力臂由小變大。
7、你認為哪個圖更合理?答:丁圖,實驗不受彈簧測力計的重力的影響。
8、使用彈簧測力計代替鈎碼最終目的是:更能正确認識力臂。
9、多次實驗的目的是: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是結論具有普遍規律。
十二、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① 原 理:有用功/總功
②應測物理量:鈎碼重力G、鈎碼提升的高度h、拉力F、繩的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
③器 材:除鈎碼、鐵架台、滑輪、細線外還需 刻度尺、彈簧測力計。
④步驟:必須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鈎碼升高,目的:保證測力計示數大小不變。
⑤結論: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動滑輪越重,個數越多則額外功相對就多。
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對就多。
C 摩擦,若各種摩擦越大做的額外功就多。
同一滑輪組:繞線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響滑輪機械效率。
(6)測量機械效率時為什麼不能使彈簧測力計靜止?機械效率會怎樣?答:當彈簧測力計靜止時,繩子和滑輪之間沒有摩擦力,拉力示數會變小,有用功在總功中占的比例增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偏大。
十三.探究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
① 猜想:動能大小與物體質量和速度有關;
如何判斷動能大小:看木塊被小鋼球推動的距離多少
使質量不同的鋼球從同一高度靜止釋放的目的:使小球到達水平面時的初速度相同;
如何改變鋼球速度:使鋼球從不同同高度滾下;
③分析歸納:保持鋼球質量不變時結論:運動物體質量相同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保持鋼球速度不變時結論:運動物體速度相同時,質量越大,動能越大;
初三物理實驗
一、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
1.安裝裝置時,應按照由下至上的順序。
2.甲乙兩個小組同時做此實驗,結果甲組隊員發現所用時間比乙組長,請你提出改進意見。
a減少水的質量 b提升水的初溫 c加蓋子
3.水沸騰前,燒杯内上升的氣泡是由大變小的;
水沸騰時,燒杯内上升的氣泡由小變大,因為上升過程中,水對氣泡壓強變小。
4.在水沸騰過程中,水持續吸熱,但溫度不變。内能增加(此處和晶體熔化過程相同)
5.按圖9所示的裝置給水加熱至沸騰。實驗記錄的數據如表格所示。
(1)從表格中的數據可以看出水的沸點點是_100℃
(2)若第6分鐘末移去酒精燈,立即觀察溫度計的示數,将會看到溫度計的示數不變。
(3)燒杯的紙蓋上留有兩個小孔,穿過溫度計的那個孔作用:固定溫度計。另外一個孔的作用是使水面上方大氣壓強與外界相同,使水的沸點測量值更準确;若不留小孔對實驗結果産生的影響是如果沒有小孔,會使裡面氣壓增大,測出的水的沸點偏高。
6.如果實驗過程中,溫度計碰到容器底,會導緻測量值偏大。
7、石棉網的作用:時燒杯受熱均勻。
8、撤去酒精燈,水依然沸騰原因是:石棉網溫度較高,水會繼續吸熱。
9、沸點不是100℃的原因:1、當地大氣壓低于一标準大氣壓。2、杯口的蓋封閉較嚴,導緻氣壓大于一标準大氣壓。
二、晶體融化實驗
1.安裝裝置時,應按照由下至上的順序。
2、石棉網的作用:時燒杯受熱均勻。
3、加熱過程中不斷攪拌的目的:使物體受熱均勻
4、實驗選取小顆粒目的是:使溫度計的玻璃泡與固體充分接觸;容易受熱均勻。
5、采用水浴法的優點:1、使物體受熱均勻;2、是物體受熱緩慢,便于觀察溫度變化規律。
6、試管放置要求:1、試管中所裝物體完全浸沒水中;2、試管不接觸燒杯底或燒杯壁。
7、燒杯口處出現白氣的成因:水蒸氣預冷形成的小水珠。
8、融化前後曲線的傾斜程度不一樣的原因:同種物質在不同狀态下的比熱容不同。
9、收集多組數據的目的是:得出普遍規律。
三、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情況:
1、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 轉換法(通過溫度變化快慢來反映吸熱能力的強弱;)
2、實驗液體的選擇:質量相同的不同液體
3、選擇相同的熱源目的是:以保證相同加熱時間釋放的熱量相同。
4、使用電加熱器代替酒精燈的好處:易于控制産生熱量的多少。
5、實驗中不斷攪拌的目的:使液體受熱均勻。
6、描述物體吸熱能力的物理量是:比熱容
7、結論:相同質量的不同物體,吸收相同的熱量後升高的溫度不同,比熱容大的升高的溫度低。
8、做哪些實驗還能用的此實驗器材?答:水的沸騰實驗;焦耳定律(探究電流産生的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
四、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1、①提出問題:電流與電壓有什麼定量關系?
②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即:保持電阻不變,改變電壓研究電流随電壓的變化關系;
③得出結論: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說法固定,不能更改)
2、電路連接注意事項:開關斷開,滑動變阻器滑片移至阻值最大處
3、電表異常偏轉原因:①指針反向偏轉,原因是正負接線柱接反;②正向偏轉幅度過小,原因是量程選擇過大;③正向偏轉幅度過大超過最大刻度,原因是量程選擇過小;
4、滑動變阻器的作用:①保護電路;②改變電阻兩端電壓
5、調節滑動變阻器不能使電壓達到指定示數的原因是: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過小
6、換不同規格的電阻多次測量的目的是:得出普遍規律,避免偶然性。
7、此實驗不能用燈泡代替電阻進行探究的原因:燈絲的電阻随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五、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1、滑動變阻器的作用:①保護電路;②使電阻兩端電壓保持不變
2、更換大電阻後如何滑動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應使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變大,滑動變阻器分的的電壓變大,保證定值電阻上分的的電壓不變。
3、電路中滑動變阻器阻最大值Rx的确定方法:UR/R=(U-UR)/RX
V
A
Rx
R′
4、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保持電壓不變,改變電阻研究電流随電阻的變化關系。
5、結論:在電壓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六、伏安法測電阻(測定值定值或小燈泡的電阻)
1、原理:歐姆定律I=U/R
2、滑動變阻器的作用:①保護電路;②改變電阻(或燈泡)兩端的電壓和通過電阻的電流
3、電壓表量程的選擇:看電源電壓
4、電流表的量程選擇:I=U/R最小值 (定值電阻) I=P額/U額
5、滑動變阻器規格選取:1、看電流 2、計算電阻:R滑=(U-U額)/I額
6、使小燈泡正常發光的操作:移動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示數等于小燈泡額定電壓。
7、注意:此次實驗分兩類:一是測定值電阻的阻值,它需要求平均值,因為多次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小實驗誤差。二是測小燈泡阻值,它不需求平均值,因為燈絲電阻随溫度變化而變化,求平均值失去意義。
8、測量結果偏小是因為:有部分電流通過電壓表,電流表的示數大于實際通過Rx電流。根據Rx=U/I電阻偏小。
六、測燈泡的額定功率
1、原理:P=UI ②電路圖:
2、滑動變阻器的作用:①保護電路;②将小燈泡兩端電壓調成額定電壓。
3、實驗多次測量的目的:測量小燈泡在不同電壓下的電功率,并進行比較。
4、相同電壓下LED燈比小燈泡亮的原因是:LED燈的電能轉化光能的效率比白熾燈的高
5、為什麼不能通過求平均值求小燈泡的額定功率?額定功率是小燈泡額定電壓下的功率,多次測量算出的功率不是額定功率。
七、探究電流産生的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
1、實驗:目的:研究電流通過導體産生的熱量跟那些因素有關? 原理:根據煤油在玻璃管裡(溫度計示數變化)上升的高度來判斷電流通過電阻絲通電産生電熱的多少 。
2、實驗采用煤油的目的:煤油比熱容小,在相同條件下吸熱溫度升高的快:是絕緣體
6、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轉換法。
7、探究電熱與電流的關系是需控制電熱絲的電阻和通電時間相同。探究電熱與電阻的關系是需控制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探究電熱與通電時間的關系時需控制電阻和電流相同,改變通電時間的長短。
兩個燒瓶串聯的目的:使通過電流相同。
8、焦耳定律:電流通過導體産生的熱量跟電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
4、計算公式:Q=I2Rt (适用于所有電路)對于純電阻電路可推導出:Q =UIt= U2t/R=W=Pt
①串聯電路中常用公式:Q= I2Rt 。Q1:Q2:Q3:…Qn=R1:R2:R3:…:Rn
并聯電路中常用公式:Q= U2t/R Q1:Q2= R2:R1
②無論用電器串聯或并聯。計算在一定時間所産生的總熱量 常用公式Q= Q1 Q2 …Qn
③分析電燈、電爐等電熱器問題時往往使用:Q= U2t/R=Pt
物理常識與估測問題
物體 |
長度/m |
物體 |
長度/m |
中學生身高 |
1.50~1.80 |
教室長 |
10 |
一張紙厚 |
6×10-5 |
教室寬 |
6 |
課桌高度 |
0.8 |
教室高 |
3 |
日光燈管長 |
1.2 |
籃球架的籃筐的高度 |
3.05 |
物體 |
質量/kg |
重力/N |
一個雞蛋 |
5×10-2 |
0.5 |
成人 |
50~70 |
500~700 |
鉛球(男) |
5 |
50 |
物理課本 |
0.25 |
2.5 |
物體 |
速度/m·s-1 |
人步行 |
1.1~1.3 |
自行車 |
5 |
公共汽車 |
10~12.5 |
普通列車 |
40 |
聲速(15℃的空氣中) |
340 |
光和無線電波(真空中) |
3×108 |
物體 |
壓強/Pa |
一個标準大氣壓 |
1.013×105 |
一張紙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對桌面的壓強 |
0.5 |
一個中學生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 |
2.8×104 |
物理課本 |
50 |
物體 |
功率/W |
人的心髒跳動功率 |
1.5 |
人跑上樓的功率 |
300 |
人在平直公路上騎自行車的功率 |
100 |
人做引體向上的功率 |
24 |
6.一些電流、電壓值
物體 |
電流/A |
事物 |
電壓/V |
手電筒 |
0.3 |
一節幹電池 |
1.5 |
家用電冰箱 |
1.1~1.7 |
一節蓄電池 |
2 |
家用空調 |
4~7 |
家庭電路 |
220 |
普通白熾燈 |
0.1~0.3 |
人體的安全電壓 |
不高于36 |
47cm彩色電視機 |
0.2 |
一般交流電動機 |
380 |
7.一些電阻、電功率值
事物 |
電阻 |
事物 |
電功率/W |
100W的燈泡燈絲 |
在室溫下:30 正常發光時:484 |
普通白熾燈 |
15~100 |
人體電阻 |
幾千 |
電視機 |
約200 |
電熨鬥 |
幾十 |
空調 |
約1000 |
電飯煲 |
幾十 |
微波爐 |
800~1000 |
電冰箱 |
約100 |
8.一些物體的溫度
物體 |
溫度/℃ |
物體 |
溫度/℃ |
絕對零度 |
-273.15 |
地球表面最高溫度 |
63 |
标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 |
100 |
正常人的體溫 |
36.8 |
通常情況下冰的熔點、水的凝固點 |
0 |
人感覺舒适的溫度 |
23 |
我國最低氣溫記錄 |
-52.3 |
冰箱冷凍室 |
-18~-23 |
地球表面最低溫度 |
-88.3 |
冰箱冷藏室 |
5~10 |
物理原理與其相關的實例
原理 |
實例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劃船、遊泳、走路、 |
重力方向豎直向下 |
瓦工用重錘線檢查牆壁是否豎直、用重錘線檢查牆上的畫挂的是否正、用重錘線檢查工作台面是否水平 |
二力平衡條件 |
懸挂法測物體的重心、用彈簧測力計測物重、測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
用于通訊的同步衛星、空中加油機給正在飛行的飛機加油、宇宙飛船在空中對接、接力賽時運動員跑起來接棒 |
慣性 |
利用慣性的實例有:跳遠、摩托車飛越障礙物、斧頭松了斧柄在堅硬的地上撞擊幾下、汽車進站前司機關閉油門讓汽車慢慢停下 |
防止慣性的實例有:城市交通車輛有一定的車速限制、載重限制、交通車輛保持一定的車距、公交車上的提示語“車啟步請扶好扶手”、司機和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帶、百米賽跑終點要留有餘地 | |
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
輪胎、刀柄、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紋 |
增大壓力增大摩擦 |
皮帶打滑時用力張緊皮帶、自行車刹車時用力捏車閘 |
變滑動為滾動減小摩擦 |
冰箱下面按裝車輪、機器的轉動部分用滾動軸承代替滑動軸承、搬運笨重物品時在其下面墊圓木 |
給接觸表面加潤滑劑減小摩擦 |
給機器的轉動部分加潤滑油、給生鏽的鎖中加鉛筆芯粉末 |
使接觸表面脫離減小摩擦 |
磁懸浮列車、氣墊船 |
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 |
刀子、斧頭等鋒刃要磨得很薄、錐子、釘子、針等的尖端做得很尖 |
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 |
房子的地基做得比牆後、鐵路的鋼軌鋪在枕木上、人坐在沙發上感覺舒服、坦克安裝兩條履帶 |
液體的壓強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
水壩的下部做得比上部寬一些、潛水艇潛入水中有一定的限度、醫生給病人吊挂生理鹽水時将瓶子的位置提高一些,輸水速度快一些 |
連通器 |
水壺與壺嘴、鍋爐與外面的水位計、水塔與自來水管、船閘、過路涵洞 |
大氣壓的作用 |
抽水機抽水、鋼筆吸墨水、注射器吸藥液、用飲料管吸飲料、圓頂吸盤挂鈎 |
流速大壓強小 |
利用:“竹蜻蜓”、飛機的升力、上旋球、下旋球、香蕉球 |
防止:鐵路站台上設置安全線、并列行駛的輪船不能靠得太近 | |
物體的浮沉條件 |
潛水艇的浮沉、鹽水浸泡法選種、測定人體血液密度、氣象站放出的探測氣球 |
物體的漂浮條件 |
輪船、密度計 |
省力杠杆 |
撬棒、老虎鉗、起子、獨輪車、鐵匠剪刀 |
費力杠杆 |
縫紉機踏闆、理發剪刀、釣魚竿、鑷子、人的前臂 |
等臂杠杆 |
天平、定滑輪 |
聲能傳遞信息 |
鐵路工人用鐵錘敲擊鋼軌聽聲音判斷螺旋是否松動、醫院裡的B超利用超聲波為孕婦作常規檢查,判斷胎兒的發育情況、蝙蝠靠超聲波探測飛行中的障礙和發現昆蟲、利用聲納探測海深和魚群 |
聲能傳遞能量 |
利用超聲波清洗鐘表等精密儀器和除去人體内的結石 |
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
射擊瞄準、木工判斷木闆是否刨平、站隊看齊、激光準直 |
平面鏡能改變光路的傳播方向 |
潛望鏡、自行車的尾燈 |
凹面鏡對光起會聚作用 |
太陽竈、手電筒的反光裝置 |
凸面鏡對光起發散作用 |
汽車的後視鏡、接頭或山路拐彎處的反光鏡 |
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 |
遠視眼鏡、放大鏡、照相機、投影儀 |
凹透鏡對光起發散作用 |
近視眼鏡 |
紅外線 |
紅外線夜視儀、電視機遙控器 |
紫外線 |
醫院的手術室和病房滅菌、驗鈔機 |
水的比熱容較大 |
冬天暖氣用水取暖、沿海地區晝夜溫差小、培育秧苗時為了保護秧苗夜間不受凍向秧田裡灌一些水 |
電流的熱效應 |
電熱毯、電爐、電熨鬥、白熾燈、電水壺、電烙鐵 |
電流的磁效應 |
電話、電鈴、電磁繼電器、電磁起重機 |
電流的化學效應 |
電鍍(銅)、電解(水)、給蓄電池充電 |
電磁感應 |
發電機、動圈式話筒 |
通電導體在磁場中運動 |
電動機、動圈式揚聲器 |
常見單位換算:1、時間單位換算:1年=365天,1天=24h,1h=60min,1min=60s2、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3、體積單位換算:1m3=103dm3,1dm3=103cm3 1m3=106cm3 1L=1dm3, 1mL=1cm34、密度單位換算:1g/cm3=1000kg/m35、面積單位換算:1m2=102dm2 1dm2=102cm2 1m2=104cm3 6、電阻單位換算:1兆歐=106歐姆,1千歐=1000歐姆7、電功單位換算:1千瓦時=3.6x106J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