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文化遺産對旅遊業的重要性?目前,關于山西長城的認識有很多不夠清晰的地方比如關于山西省境内長城的長度,說法就很混亂,有着多種差距很大的數字是否應該以2012年6月5日國家文物局在居庸關長城發布的長城資源調查和認定成果為依據,如果有了新的變動是否也應該由權威部門做出新的發布?,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長城文化遺産對旅遊業的重要性?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目前,關于山西長城的認識有很多不夠清晰的地方。比如關于山西省境内長城的長度,說法就很混亂,有着多種差距很大的數字。是否應該以2012年6月5日國家文物局在居庸關長城發布的長城資源調查和認定成果為依據,如果有了新的變動是否也應該由權威部門做出新的發布?
國家文物局認定的曆代長城總長度為21196.18千米,包括長城牆體、壕塹、單體建築、關堡和相關設施等長城遺産43721處。其中包括山西曆代長城總長度1401.23千米,占全國長城遺址遺存的9.74%,長度在全國排第三位。山西曆代長城分布在大同、朔州、忻州、晉中、長治、陽泉、呂梁、晉城等8市39個縣(市、區)。山西明長城位于山西北部,集中在大同、忻州、朔州三市。
當然,這個數字并非一成不變,既然是認定就是階段性的成果。有可能發現以前沒有發現的長城遺址遺存,有可能有些遺址又遭到破壞消失了。但是,在國家沒有發布新的認定結果之前,我們還是應該使用這次認定成果。我注意看了一下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編制的《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山西段)建設規劃》,使用的數字是“位于山西省行政區劃内的長城資源共計5017處, 其中長城牆體828段,總長度累計1412.88千米,關堡364座,單體建築3798座,相關遺存27處”。這說明山西省文物局對山西境内的長城資源認定又有所增加。
山西曆代長城,包括戰國、漢、北魏、北齊、五代、明等6個曆史時期修築或使用的長城牆體及附屬設施(其中:明長城牆體470段,總長度896.53千米,單體建築3081處,關堡344座,相關遺存27處。明以前早期長城牆體298段,總長度504.7千米,單體建築26處,關堡20座)。此前人們說得比較多的山西境内宋代長城和清代長城,這次并沒有得到國家的認定。
山西境内長城主要是明代長城,全長896.53千米,分布在6市25縣,包括外長城、内長城和濱河長城三個部分:一是從河北懷安向西進入天鎮,經陽高、新榮、左雲、右玉到偏關,長約 380 千米的外邊長城;二是從河北平山進入繁峙,經渾源、甯武、神池折向偏關,長約 400 千米的内邊長城。自大同市靈丘縣向南依次經忻州市五台縣、陽泉市盂縣、平定縣和晉中市昔陽縣、和順縣、左權縣,至長治市黎城縣東陽關沿太行山脊嶺分布的長城也是内長城的一部分。三是最西部與陝西省交接處的偏關—河曲段,約70千米沿黃河而築的河邊長城。
除了明長城,還有明以前的早期長城。其中:戰國長城全長24.3千米,分布在晉城市陵川縣、高平市和長治市壺關縣。漢長城全長55.5千米,分布在大同市天鎮縣、左雲縣和朔州市右玉縣。北魏長城全長4.3千米,分布在天鎮縣。北齊長城全長412.5千米,長度僅次于明長城。分布在大同市廣靈縣、渾源縣、左雲縣,朔州市平魯區、山陰縣、應縣,忻州市偏關縣、神池縣、代縣、甯武縣、五寨縣、岢岚縣、原平市,呂梁市興縣,晉城市澤州市;其中有天保三年(552)修建的黃栌嶺至社幹(或子)戍長城,天保六年(555)修建的幽州北夏口至恒州長城,天保七年(556)修建的西河總秦戍至大海長城,天保八年(557)修建的庫洛拔至塢纥戍長城,河清二年(563)修建的轵關長城,是保存遺址遺存最多的北齊長城。五代長城全長8.1千米,分布在晉城市沁水縣。
山西長城是中華民族多民族共存的見證
山西省保存有戰國、南北朝、明朝等各個曆史時期的長城遺址,見證了中華民族的發展。在這個地區,華夏民族與匈奴、鮮卑、黨項等多個民族碰撞、融合,各民族發展和融合有一個曲折複雜的過程,交流和融合的程度、規模在不同的時段内表現出不同的狀态。
長城的産生是曆史發展的需要,長城在多民族共生共存的地區、農耕與遊牧過渡的地區存在的理由,就是不同的民族在一定的曆史時期多重矛盾和多重利益疊加在一起。長城的存在對古代北方不同民族政權之間、不同民族文化之間和不同民族的不同階層之間的矛盾的解決都有幫助,這一點在山西表現得很充分。
山西省所處的黃河流域的中下遊地區,對中華民族的發展尤為重要。山西北部的長城地區,長期為中原王朝和少數民族政權沖突的前沿地區,也是農牧兩種經濟和文化交融的中心地區。比如兩漢時期,大量的漢人從山西出長城進入河套地區。有的甚至遠走長城以北,同生活在那裡的匈奴、鮮卑、烏桓等民族雜居在一起,成為遊牧各部族的成員,融入到了匈奴、鮮卑等民族。
在南北朝及以後的很長時期,随着少數民族政權的南下,山西北部的長城地區也湧入了大量的遊牧民族。這裡本來就是農業和牧業兩大産業交錯地區,北方的匈奴、鮮卑、烏桓、氐等遊牧民族都曾遷徙到這裡,最後很多人放棄了遊牧經濟而從事農業生産并且融入了農耕民族。
中國古代長城内外的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語言、不同的經濟類型。不同的經濟文化和不同的社會發展水平差異,是長城内外各民族之間發生沖突的原因之一。有了不平衡才有多民族之間的交往、競争,有了沖突和貿易,這就是長城作為民族融合紐帶的作用。
我們應該如何認識山西境内,作為古代長城區域不同民族共存的狀态?在複雜的曆史發展過程中,山西北部長城内外不同民族共存狀态在全國很有代表性,有下列幾個主要特征:
第一,在長城區域,遊牧民族生活的自然環境條件相比農耕民族,較為惡劣。這一點在曆朝曆代都具有普遍性。在中原王朝比較強大,給遊牧民族帶去較大的政治、軍事壓力時,遊牧民族隻能向自然條件更惡劣的地方遷徙。這種自然生存條件、自然狀況的不平等是導緻民族矛盾長期存在、不斷激化的因素之一。
第二,在長城區域,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之間存在着民族隔閡與民族歧視。中原王朝所處農耕地區的經濟實力較強,比遊牧民族經濟更發達。經濟上的優越性使中原王朝在心理上具有很強的優越感,并将這種優越感帶到文化中。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容易産生民族歧視。遊牧政權在強大到一定程度,有力對中原地區發起進攻時,他們往往會發動戰争。遊牧政權獲得勝利,建立起以遊牧民族為主體的政權後,對農耕民族進行管理時也會從語言、信仰、生活習俗等方面采取一些強制性措施,同樣體現為一種民族歧視。
第三,遊牧民族在長城内外遷居和流動,不同朝代有很大的變化。曆史上,周邊的遊牧民族始終是中原王朝的主要威脅。一些中原王朝采取比較好的戰略和政策來解決與周邊的遊牧民族的關系,與一個強大的遊牧民族形成了很好的聯系之後,為什麼在不同的曆史時期仍會面臨不同的威脅呢?一個主要原因是,中國古代曆史上長城區域生活的遊牧民族并不是同一個遊牧民族,所以前朝所積累下來的、與他們建立起來的友好聯系,對新遷徙和流動過來的不同民族沒有意義。前一個朝代有效地解決了長城區域的沖突問題,随着新的遊牧民族的出現,問題會再次出現。
第四,長城區域不同民族建立起來的政權狀況,對中原也會産生不同的影響。若長城以北的遊牧民族、部族之間形成一個統一的強大政權,中原王朝在長城區域就面臨更大的、長期的威脅。而長城外邊的民族政權處于嚴重分散的狀态時,中原王朝所承受的威脅和挑戰就要小得多。
總之,在山西境内農耕和遊牧接觸的機會更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機會就更大,經濟文化較高的融合自然也就促進了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形成。研究山西北部長城地區對于了解中華民族的融合和發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山西長城旅遊發展的路徑與模式
山西長城作為旅遊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目前尚屬于起步階段。發展長城旅遊已經被省委、省政府确定為長城區域發展的重要途徑。2017 年,山西省提出以“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遊闆塊為依托,打造精品旅遊區的發展計劃。我多次參加省政府及有關部門組織的對山西省長城旅遊資源進行整體評價、規劃和開發的研究會議。
山西長城旅遊闆塊的重點建設雁門關、娘子關、平型關、偏關、得勝堡及廣武長城等。山陰廣武邊塞文化旅遊園還被文化和旅遊部列入了第一批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重點項目。盡管如此,在長城旅遊發展方面,山西省與北京、河北、甘肅等省市相比應該說還有很大的差距。
山西省的長城旅遊一定要跳出以往觀光旅遊的發展模式,走出一條文旅融合的區域發展之路。山西省圍繞長城旅遊已經開始布局,主要是在解決交通問題之後,解決長城區域相關文旅融合開發項目相對較少的問題。長城旅遊僅做重要關口的景區景點開發是不夠的,要對山西長城旅遊資源的豐富性有足夠認識,做好長城文旅融合發展的這篇大文章。
實事求是地評價山西長城旅遊開發的深度和廣度還都很欠缺,這不是長城旅遊資源不足的問題而是開發利用工作做的不夠。長城不僅僅是一道牆,長城沿線的古城、古堡、古寨等都是長城旅遊的主體資源,生活在長城區域村莊的老百姓也是活态的發展長城旅遊的文化資源。
山西長城建築遺存,體現了長城區域中國古代軍事、邊貿、民俗、地域等多種曆史文化。發展山西長城旅遊就是通過深度挖掘這些長城曆史文化及所凝練出來的愛國主義、民族融合主題,結合晉北、晉中地區地域特點打造山西省新的文化遺産旅遊目的地。
長城旅遊是要促進長城沿線地區經濟發展,長城旅遊發展理念與路徑立足長城在山西省獨有的資源禀賦和文化底蘊。山西省長城地區多屬于山地或丘陵地區,都是較為貧困地區。發展長城地區的生态文化旅遊經濟,通過長城旅遊帶的打造,推動長城沿線整體經濟、社會、文化、生态全方位發展是山西省委、省政府打造長城旅遊帶的目的。研究山西長城旅遊發展,首先要深入挖掘山西長城曆史文化及周邊地域文化,以此為依據提煉梳理出供遊人體驗為旅遊線索,夯實山西長城文化帶發展的基礎。
山西長城旅遊闆塊的建設,一定要結合鄉村旅遊與精準扶貧建設同步進行。隻有通過整合各種相關資源,充分利用好各項國家政策支持,才能實現推動長城區域的經濟聯動、産業融合、資源共享。
當然,在進行山西長城旅遊闆塊的建設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保護優先的原則,這裡所說的保護既包括長城文化遺産本體的保護,也包括生态環境的保護。長城旅遊闆塊的建設要以保護為重,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做到有重點、有步驟、差異化。
山西省要打造以長城為核心的生态文化旅遊經濟帶, 做響長城博覽在山西的品牌,強化山西長城的标識度,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獨IP,需要文化業态和“互聯網 ”與旅遊業态的深度融合,需要精心策劃開發旅遊産品。發展有針對性的旅遊重點項目,滿足不同層次的旅遊消費需求。
為什麼要強調旅遊産品和重點項目,因為隻有通過布局,避免同質化惡性競争的旅遊産品,才能塑造山西長城旅遊的總體品牌形象,才能突出山西長城的地方特色,推動長城沿線各旅遊闆塊之間的統籌協調發展。隻有通過重點項目的布局,發揮重點項目的引領作用,山西長城旅遊闆塊的建設才能有規模效益。重點項目的重中之重是交通,主線貫穿大同、朔州、忻州三個地市内外長城的“長城一号”旅遊公路,總裡程約 1300 千米。這條聯接内外長城的旅遊公路,已經形成了圍繞長城的環線。長城旅遊公路主線、支線、連接線總長 4539 千米。
強調旅遊産品和重點項目并不能忽略鄉村旅遊,長城旅遊的發展一定要和鄉村振興結合起來,鄉村振興的發展也要依靠“旅遊 ”的方式。改善農民生活水準,提高農民的收入,特别是提高農民的非農業收入。旅遊與生态康養、文化創意、休閑農業的發展,可以拓展村民就業途徑,帶動新型農業的發展,這也是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四大園區要提出傳統利用區的原因。
總之,如何按照中央的要求以“全球視野、中國高度、時代眼光”來建設山西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是擺在山西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面前的新任務,也是推動山西長城區域發展的新機遇,期待山西省為全國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提供山西經驗和成就。(董耀會)
(本文原載于《史志學刊》2020年第3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