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又一次辭職了,主因與13年前差不多,還是健康出了問題。當然,對此關注的人還可以刨根問底:為啥病倒?心力交瘁呗。為啥心力交瘁?今年大不易呗。苦撐到日本憲政史上最長任期,好歹也是創了紀錄,本當高高興興地慶祝一下,怎奈鼠年是個災年,疫情一來舉辦奧運會的風光就一風吹了,國内經濟局勢陡降,安倍景氣被沖銷,公共衛生危機的應對方策飽受诟病。加上國際局勢動蕩激化,全球化與逆全球化交織,日本在中美博弈中受到美國壓力,但真要聽從特朗普的要求扼制中國,疫情後複工複産的經濟重啟找誰搭伴?凡此種種,軍事安全、經濟安全、社會穩定、生産發展的一股腦壓到首相頭上,安倍的小身子骨真是難以承受。
我對安倍晉三首相的感受有點複雜,批判他的政治立場,尤其是曆史觀。但對他近年與中國相向而行改善兩國關系的努力還是比較肯定的。換個立場說,從日本國民角度評價安倍,還是要感謝他為政壇上一年一屆政府的“走馬燈”現象刹住了車,過去幾年社會經濟平穩,外交上放軟身段東奔西走,也留下不少“勞績”。
當然,執政中途謝幕,給日本政壇乃至社會也帶來不小的沖擊。自民黨内大佬無不躍躍欲試,都想過把總理大臣的瘾,派系間縱橫捭阖,料亭裡幕後密謀都是少不了的節目。作為關心日本政事及中日關系的我們,希望日本社會穩定,不要因安倍政權終結而無原則地倒向美國的極端立場,也不希望日本亂局複萌緻使中日關系倒退。
總之,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安倍首相激流勇退,比較體面地退場了。後繼者能否體面地登場,登場後能否讓日本體面地站在世界舞台上發揮正面作用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高 洪: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