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悅
01
春節檔電影《你好,李煥英》是由賈玲自導自演,以她自己和母親的親身經曆改編的處女作。
電影一上映就得到了觀衆的廣泛認可,甚至有的網友為了陪伴不同的家人去看這部戲,前後看了不下四五次。
目前為止這部電影的票房已達46個多億,這在中國影視票房史上是非常罕見的。
這部戲之所以這麼受歡迎,主要是它的受衆群體比較廣泛。
父輩去看,能一邊看一邊回憶自己做父母時陪孩子成長的點滴;而中青年則會不自覺地根據劇情回憶自己成長過程中,父母對自己的付出,以及自己年少時和父母之間的博弈。
02
大多數觀衆都被戲中的媽媽李煥英感動哭了。
電影中的李煥英,年輕的時候是個特别漂亮、特别要強的人,凡事都要争個第一。
買電視機時,她據理力争,搶在王琴的前面,就為了能成為全場第一個買電視機的人。
參加廠裡的籃球賽,隻要她出場,得獎就沒有王琴什麼事。
就是一個如此美麗,如此好強的人,随着女兒的出生,她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女兒并沒有像期待中一樣長成小仙女,剛一出生,哭聲比男孩子還大,體重更是驚呆了接生的護士。
随着女兒一天天的長大,媽媽遇到的麻煩也越來越多。
接女兒放學,女兒不顧及她的面子,當着所有家長的面大聲向媽媽說自己拉褲子了。
一句話引得在場的家長哈哈大笑。
羞的李煥英隻好掩面來躲避大家複雜的目光。
到後來女兒經常因為淘氣而穿壞褲子,所有的褲子上基本上都有着不同圖案的補丁。
李煥英也從一個鮮活、愛美少女,變成了一個整天為孩子操心的中年婦女。
03
每次女兒闖了禍,戲中的媽媽李煥英從來沒有責怪過孩子,當孩子懷疑自己時,媽媽總是說,你是最漂亮的,你将來肯定有出息。
媽媽省吃儉用将最好的都留給了女兒。
大雪天,媽媽去車站送女兒返校,在女兒再三囑咐下她買了一張返程車票,待女兒遠去,她又退了手中的票,步行幾十公裡走回家中。
有人說,主要是媽媽當時太窮了,要是有錢就不會有這一幕,這根本不算是母親對孩子的付出。
這跟錢多錢少沒有關系,李煥英當時已經買了車票,足以說明她有能力承擔這筆費用,之所以選擇了退票步行,主要是心裡被孩子沾滿了,看不到自己的真正需求,隻想着自己能省下一筆錢,就能給孩子多買一件東西。
戲中的媽媽幾乎包容了女兒的所有,就連知道了女兒買了假的入取通知書,也沒有過分的苛責,甚至在女兒自責時,還寬慰女兒說:你将來肯定會很有出息。
就在母女倆對未來充滿憧憬時,一場意外使母女永遠地分别了,估計這也是女兒一生最大的遺憾吧。
04
觀衆都被這個媽媽給感動了,她給了孩子她的所有,包容了孩子的一切不堪,一直鼓勵着孩子勇往直前,從不記個人回報,甚至為了女兒而忘記了自己曾經也是個非常好面子的人。
媽媽李煥英确實特别值得感動,但是我更可憐李煥英的那個孩子。
戲中,每次媽媽看到女兒闖禍了,雖然都給予了極大的包容,但是媽媽經常無意地說:你什麼時候也給我長一次臉。
李煥英周圍的朋友基本都是原來廠裡的同事,每次聚會上大家都會回憶年輕時候的事情,或者講講孩子現在的事情。
就像電影開始,李煥英大辦酒席慶祝女兒考上了戲劇學院時,他們提到最多的事情無非是當年王琴是第一個買電視機的人,參加排球賽王琴也是得到最大好處的人。
而現在王琴的女兒也是處處優異,5歲上小學,次次拿獎,甚至提前考上了大學,還出國留學,上了最好的大學,找了自己喜歡的工作而且薪資不菲。
面對王琴的炫耀,小玲聽到最多的就是:要不是因為當年你媽沒做,哪有她的事。
戲中的小玲雖然看上去大大咧咧,其實内心并不快樂,因為她總覺自己特别虧欠母親,從來沒有讓媽媽開心過。
就連自己為了哄母親開心,而買假的入取通知書都被意外無情地給揭穿了。
05
穿越後的小玲,不斷地想辦法讓媽媽高興,隻要能讓媽媽高興,她做什麼都可以。
為了讓媽媽替代王琴成為第一個買電視機的人,她巧編凄慘故事,幫着李煥英買到了電視機,氣得王琴嘴都起泡了,甚至嗓子也啞了,但是看着媽媽高興,她就覺得自己做的是對的。
為了彌補媽媽當年沒有參加排球賽的遺憾,她到處遊說,最終說服李煥英團隊的人都來參加排球賽。
在比賽期間,她為了能讓媽媽的團隊赢得比賽,不惜摔疼自己的身體來傳球。
說實話,這一幕想起來就特别讓人心疼。
當她知道排球賽最大的收獲是和廠長的兒子沈光林相親時,她雖然感覺有些失望不是自己的爸爸,但是為了讓媽媽成為日後的“王琴”,為了讓媽媽成為日後衆人的焦點,她不惜一切地撮合李煥英和沈光林約會。
甚至在知道李煥英和自己爸爸結婚後,強烈要求她去離婚。
她不是不愛自己的爸爸,更不是不想讓自己的媽媽跟爸爸在一起,而是在她心裡,她覺得如果媽媽和沈光林結婚,她就會成為現在王琴阿姨,就會更高興,哪怕自己不能在成為她的女兒。
現實中的小玲最後真的應了媽媽的那句話:成為了有出息的人。她買了敞篷跑車,但是媽媽卻再也看不到這一切了。
電影最後,小玲開着車回憶母親的場景,比起她跑着哭喊着媽媽的時候更讓人心塞,因為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子欲養而親不待。
電影給了我們如下的啟發:
1:作為媽媽我們有義務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但是在照顧孩子的同時,也不要忘記自我,因為天下兒女都期望自己的父母能以自己的生活,期待他們過的高興。
2:相信兒孫自有兒孫福,每個孩子都是一朵嬌豔的鮮花,隻是花期不同而已。
3:在孩子的成長的路上,幫着他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隻要孩子健康快樂就好”是一句非常荒謬的謊言,因為沒有哪個孩子甘願落後。
4:作為兒女,想要為父母做什麼就盡快去做,不要讓“子欲養而親不待”成為一輩子的遺憾。
@遼遼心語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