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的分類及各類的特點?近年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善,糖尿病發病率越來越高,調查表明,我國18歲以上的成人中,糖尿病患病率已高達11.6%更為嚴峻的是,我國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是50.1%,也就是說,一半國人正邁進糖尿病的“後備軍”這裡我們提到的是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島素不足或者胰島素敏感性下降造成的,什麼是胰島素呢?胰島素是由胰腺中的胰島β細胞分泌的蛋白質激素,是體内唯一可以直接降低血糖的激素,糖尿病患者由于體内胰島素分泌不足,故無法正常地發揮降糖作用,如果口服降糖藥療效差或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血糖過高、糖化血紅蛋白>9.0%,就需要啟動胰島素治療了,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胰島素的分類及各類的特點?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近年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善,糖尿病發病率越來越高,調查表明,我國18歲以上的成人中,糖尿病患病率已高達11.6%。更為嚴峻的是,我國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是50.1%,也就是說,一半國人正邁進糖尿病的“後備軍”。這裡我們提到的是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島素不足或者胰島素敏感性下降造成的,什麼是胰島素呢?胰島素是由胰腺中的胰島β細胞分泌的蛋白質激素,是體内唯一可以直接降低血糖的激素,糖尿病患者由于體内胰島素分泌不足,故無法正常地發揮降糖作用,如果口服降糖藥療效差或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血糖過高、糖化血紅蛋白>9.0%,就需要啟動胰島素治療了。
對于胰島素,一定要有正确的認識,注射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的有效手段,不要認為胰島素會有依賴性、會讓人上瘾等而拒絕注射胰島素,其實,這些都是誤區,胰島素是用來控制血糖的,如果及時使用對機體是非常有利的,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剛查出糖尿病時,血糖很高,糖化血紅蛋白也很高,醫生就開了胰島素治療,一段時間後,患者血糖控制很平穩,逐漸停用了胰島素,單用口服降糖藥就可以了。其實,道理是這樣的,患者剛開始診斷糖尿病時,體内胰島素已經不足了,胰島細胞就得不停地工作産生胰島素來降血糖,但是如果給予注射胰島素後,由于有了胰島素的補充,血糖得到控制,體内的胰島細胞就可以休息了,這樣經過一段時間後,胰島細胞得到了修複,反倒恢複了大部分功能,隻需應用口服降糖藥就可以了。
胰島素分為哪些類呢?我覺得對于我們應用,最重要的是按照胰島素起效時間的快慢、作用時間的長短來分類,主要分為超短效、短效、中效、長效胰島素,我們分别看一下每類有哪些代表藥物。
超短效胰島素,此類藥物5~15分鐘起效,30~120分鐘達峰,持續時間大約3~5小時,主要常用的有門冬胰島素、賴脯胰島素,具有起效快,作用時間短的特點,主要是三餐前注射,降低餐後血糖。三餐前的劑量一般是早餐前最多,晚餐前次之,午餐前最少,但也有個别患者晚餐前胰島素用量最多,使用超短效胰島素,一定要在藥物注射後10min内進餐,以免出現低血糖反應。
短效胰島素,主要有普通胰島素,生物合成人胰島素如諾和靈R、優泌林R等,起效時間在30分鐘~60分鐘,2~3小時達峰,維持時間為5~8h。
中效胰島素,臨床常用的有低精蛋白鋅胰島素、重組人胰島素,一般60分鐘~90分鐘起效,4~10小時達峰,持續時間為10~16小時,因此,一般一日注射1~2次就可以,如果用量超過40單位,則要分2次注射,早餐前注射日劑量的2/3,晚餐前注射日劑量的1/3.
長效胰島素,臨床常用的有甘精胰島素、地特胰島素、魚精蛋白鋅胰島素等,魚精蛋白鋅胰島素注射後4~6小時起效,甘精胰島素起效稍快些,2~4小時起效,地特胰島素3~8小時起效,三種藥物持續時間大約為18~24小時,長效胰島素注射到皮下後可形成細小的胰島素微沉澱,在較長的時間内穩定的釋放胰島素以達到長效的作用。
除了以上四種胰島素外,還有一種預混胰島素,是短效胰島素或超短效胰島素與中效胰島素按比例混合後制成的胰島素,同時具有短效胰島素快速降糖的作用,也具有中效胰島素作用時間長的特點,常見的有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島素30R、50R等,預混胰島素是早晚餐前注射,因為有短效胰島素起效快,注射後一定要及時進餐。
另外,需注意,胰島素一般是使用短效或超短效的胰島素,從小劑量開始,應用劑量應根據空腹血糖、三餐前血糖、三餐後2小時血糖及臨睡前血糖的變化進行調整,每次增減2~4個單位,通常2~3天調整一次,通常選擇餐後血糖最高的一次進行調整,不要三餐前的劑量同時調整。
希望以上分享對大家有所幫助,有問題可以留言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