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是象形文字,這就決定了它的表達非常豐富多彩。再加上漢字變通性強,使得我們表達時很靈活。因此,或是因為玩梗或是因為好玩,很多人都喜歡通過創新來制造一些新詞,說的人多了,就變成了網絡流行語。
很多人以為網絡流行語的基礎是“網絡”,所以這種東西隻有在現代才有。但事實并非如此,在古時候,“流行語”這種東西早已被古人“玩出花兒來”了。古人的玩梗能力,你可能想不到!
你這麼牛你爸媽知道嗎:古語有句話叫“腰中雄劍三千尺,君家嚴慈知不知”,這句話乍一聽上去十分的“古文”,感覺有一種雄邁意境在裡頭。實際上“嚴慈”指的是父母,整句話的意思是“你這麼牛你爸媽知道嗎?”
很多人知道這句話譯文後,頓時覺得無語至極。更有甚至,直接把它也變成了網絡流行語。如果遇到那種不是很好當面怼,但心裡又很不舒服,特别想要說幾句的人,用上這句話,便能怼人于無形中。
做人沒理想和鹹魚有何區别:這句話對應的古語是“涸轍遺鲋,旦暮成枯,人而無止,與彼和殊”。源自于《莊子·外物》。這句話想表達的意思,就是一個人如果沒有目标/志向,那和即将枯死的小魚有何區别。
這句話和現代網絡流行語“人如果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别”有異曲同工之效。于是,很多網友感慨,别以為雞湯是現代人的專屬。古人對這些雞湯早已看得透透的,甚至已将此編制成了古言。
吃瓜群衆:吃瓜是人的本質,從古至今都是如此。現代看熱鬧的人被大家用網絡用語“吃瓜群衆”來形容,古代自然也少不了對這種人的調侃。古語有言“恍兮惚兮,其道如何。洞知者少,啖瓜者多”。
這話也是吐槽吃瓜群衆,大多都隻顧着吃瓜看熱鬧,真正知道事情内幕、知道其中真相的人實在少。之所以現在吃瓜群衆成為一種潮流,主要還是互聯網使得吃瓜這件事變得更方便。
YYDS:2021年最火的網絡用語之一,莫過于“YYDS”。它的來源非常直白,其實就是“永遠的神”的縮寫。如果直接形容一個人或團體是“永遠的神”,未免有些過于直白。于是,同一意思但更具年輕人玩梗形式的“YYDS”就出現了。
很多90後不能理解,喜歡對方來個“贊”、“給力”不就行了,非要搞個“YYDS”,這不是反而麻煩了。但它的用詞比簡單的贊更有力,表明着自己高度的肯定。
元宇宙:很多不了解元宇宙的人隻是聽過這個詞,卻不知道這個詞彙的意思。其實它來源于小說《雪崩》中的一個可換概念,指的是當下VR、區塊鍊與AI等一系列技術之下,所誕生的一個龐大而虛拟的生活形态。
後來,Facebook改名成了元宇宙,使得這個詞彙大火。國内資本似乎嗅到了“商機”,開始大肆操作元宇宙的概念,描繪個中神奇與商機,從而進行資本操作。比如,現在連張家界景區都挂上了元宇宙的招牌。
躺平:躺平是2021年年輕人面對資本無情割韭菜、996之下還低工資的殘酷現實的一種擺爛反抗。當很多人放棄與過高的放假、過于忙碌的工作相抵抗,選擇以一個無所謂、能摸魚則摸魚的躺平态度去面對時,很多資本就急眼了。
比如,有位清華副教授說年輕人躺平是在“對不起父母”,《南方日報》一篇文章說年輕人躺平是無所事事、拒不上進。
很多網絡詞彙隻是大衆一種調侃,我們拿它來适當玩梗,會讓生活變得很有意思。
但現在有不少學生,直接把網絡詞彙當作必學東西,甚至受這種影響,将網絡詞彙奉以“現代文學”之名。
比如,在一些正式的阿谀中,竟使用“閣下何不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這種改編後的調侃,實在有些笑掉大牙。
我們在網上使用一些網絡詞彙,可以很精準地表達當時的心态想法,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部分用于即便換了個别字,卻依舊是粗鄙之語,甚至就是髒話。
在一些年齡較大的領導面前,或在公共正式場合裡,使用這些帶有髒字的話,即便發音有一點變化,也仍會被人認定為粗鄙之人。
我國語言傳承幾千年,其中自然有許多共通之意。有時候,多走進古人世界,會發現他們說的話也格外有意思!
今日話題:你還知道哪些非常有意思的古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