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一個領導者是否高明,其中一個重要的标準就在于用人是否得其力。很多失敗的領導者或老闆,都是因為用人不得其法,從而失去對組織和局面的掌控,最終“人仰馬翻,一蹶不振”。那麼怎麼才能夠真正地做到“制人而不制于人”呢?尉缭子對此研究頗深,并且用非常精煉的言語加以總結。他指出:“必因民之所生以制之,因其所營以顯之,因其所歸以固之。”具體說來,主要是以下三個策略:
1.經濟依附關系的建立
尉缭子所講的“必因民之所生以制之”,就是提示領導者(或老闆)要保證自己是下屬(員工)唯一的“客戶”,讓他們在參與經濟活動過程中自始至終依附于自己。領導者隻有能保證自己的一舉一動與下屬的利害禍福休戚相關,才能避免一遇到風吹草動,就樹倒猢狲散。劉邦正是因為懂得這個道理,才會對韓信“推食解衣”,從而使其喪失獨立發展的意願和能力。
2.職業生涯發展的指導
高明的領導者懂得“用人如器”,讓員工變成自己事業發展能夠用得上的“人材”。怎麼來做到這一點呢?尉缭子提出“因其所營以顯之”,具體說來就是要為下屬提供職業生涯規劃,讓他們幹好組織需要的工作,并且以此為榮。比如孫權勸呂蒙“開卷有益”,在工作之餘多讀點書,其帶來的回報就是後面呂蒙能夠巧用計謀,白衣渡江為東吳幹掉關羽取得荊州。
3.情感歸屬關系的形成
尉缭子将“因其所歸以固之”這條策略放在最後,就是提醒領導者在馭人用人的時候,不可以過于明顯和功利,要充分照顧别人的情緒和面子,以争取既要“得其力”,又要“得其心”。能夠讓下屬對于自己和組織有足夠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才能夠死心塌地地“沖鋒陷陣”。
在現實職場生活之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既敏感又脆弱,即使處于領導者的位置,其真正掌握的資源也是有限度的。因此想用有限的資源,去影響别人,去管理他人,必須要“用心思,講謀略”。
(歡迎想系統學習兵法的朋友搜索并關注今日頭條号:“謀略與兵法”,有問題也歡迎大家私信。不懂謀略與兵法,怎能從容應對日益激烈的競争?)
用人謀略:馭人之術也有水平高低之分,隻有用得好才能成就大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