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确診後被隔離治療,3歲男孩也被隔離觀察,他現在生活怎樣了
8位“臨時媽媽”接力,桐桐過得很開心
三湘都市報記者 王智芳 彭治國 通訊員 孟春石 鄒芬芳 圖/通訊員 張煉 攝
“桐桐,快過來,和媽媽打招呼,祝媽媽元宵節快樂!”2月8日,劉建華老師把手機轉向3歲的男孩桐桐(化名),桐桐看着視頻裡的媽媽,高興地打着飛吻,“媽媽,媽媽……”。
手機的另一端,桐桐媽媽感激地說,“謝謝您,這段時間太辛苦您了!”
劉建華是桐桐的“臨時媽媽”,2月10日,是她和桐桐認識并陪同隔離的第四天。在此之前,桐桐還有7位“臨時媽媽”,他們都是長沙望城區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
因為桐桐的父母被确診為新冠肺炎患者,桐桐需要隔離觀察。2月1日,一場“臨時媽媽”愛心接力拉開序幕。2月7日,三湘都市報新媒體報道了這一動人故事(詳見2月7日新湖南客戶端都市頻道 《隔離病房也有愛,白衣天使兼職愛心媽媽》)。
如今,桐桐的身體健康狀況如何?離開了父母,桐桐的生活過得怎麼樣?2月10日,三湘都市報記者進行了回訪。
(“臨時媽媽”劉建華和桐桐在隔離房間吃湯圓過元宵節。)
7名醫護兼職當“媽媽”,輪流照看3歲孩子
桐桐一家三口是浙江溫州人,父母在望城區做生意。年前一家人曾到武漢看望桐桐的爺爺奶奶,1月22日返回長沙。不久,桐桐爸爸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随後媽媽也出現類似症狀。經醫院檢驗,兩人均被确診為新冠肺炎患者,并隔離治療。
“孩子現在身體很健康,但作為密切接觸者,還是要居家隔離,并進行14天的醫學觀察。”隔離病房主任王燦介紹,2月1日,桐桐被送進隔離病區。“剛開始來的時候,桐桐哭着喊着要媽媽。”王燦等7名醫護人員輪流當起了“臨時媽媽”,陪他看動畫片、做遊戲,喂飯、吃水果。神經内科醫生文旭還為孩子買來新衣服。
“王媽媽,我不哭不鬧,我在這裡等爸爸媽媽病治好了來接我。”漸漸地,幾天後桐桐安靜了下來。
目前,桐桐的4次檢測結果均為陰性,肺部CT也正常,尚未顯示被感染。
(“臨時媽媽”劉建華手寫的桐桐日常監測表。)
一條“求助信”,29人報名競選“臨時媽媽”
但是孩子太小,住隔離病房并不利于身心健康,誰來照顧孩子呢?醫護人員們又犯難了。
“得知這一消息時,我第一反應就想把孩子接到自己家裡照料,但醫院不允許,說必須是居家隔離,但我目前的工作條件又不允許……”2月6日,長沙市望城區婦聯主席劉群英急了。随即,劉群英編輯群發了一條“求助信”,為桐桐招募一名陪護的“媽媽”。
“求助信”發出不到30分鐘,就收到了幾條好消息。此時,小青苗早教園的工作群裡,已有29人報名接龍。最終,幾次請纓的劉建華老師被選中,因為她既有心理咨詢師證、教師資格證,還懂中醫。
其實,劉建華深知,“臨時媽媽”不好當,不僅需要在指定隔離點整整呆上14天,還可能有感染的風險。2月7日,在經過健康體檢和取得桐桐家長的授權後,46歲的劉建華正式上任,接過了照顧桐桐的這一“接力棒”,成為桐桐的“新媽媽”,兩人一起住進了隔離房間。
“我也沒打包,就帶了兩件衣服,其他的都是給桐桐帶的繪本、積木和畫筆之類的東西。”劉建華說,兩人在隔離房間,可以唱歌、玩遊戲、看繪本,不會覺得無聊。
“臨時媽媽”無微不至,将邀請老師上網課
“我們相處得特别融洽,桐桐特别懂事,也很堅強,不會每天鬧着想出去玩。”劉建華告訴三湘都市報記者,和桐桐的相處,幾乎不需要太多的磨合。她會經常和孩子父母微信聯系,給他們發孩子的照片和視頻,“讓他們放心,也是給他們打氣”。
2月8日是元宵節,她和孩子父母通過手機視頻,隔空對話,大家互祝元宵快樂,其樂融融,仿佛就是一家人“團圓”。而劉建華自己的兒子也給她發來了祝福短信和520的紅包,“媽媽,我想你。”
與普通小孩會有所區别,照顧桐桐需要非常細心和耐心,每隔一兩個小時,就要關注他的體溫、精神狀态,有時還要檢查孩子的大小便、食欲,随時注意他有無異常表現。
桐桐聊天透露,最喜歡吃水煮雞蛋,讨厭吃辣椒。接下來幾天的飲食,劉建華還将聯系酒店,盡可能滿足孩子的要求。同時,她也在不斷摸索桐桐的生活規律。2月10日上午,在劉建華的陪同下,桐桐閱讀了繪本《大衛惹麻煩了》、《大衛快長大吧》,還參與了《拼插積木》《躲貓貓》《買東西》等遊戲,非常充實。接下來,劉建華還将邀請其他老師對桐桐進行網絡授課,盡量讓孩子開心又充實。
“臨時媽媽”日記
見屏如面,等你“團圓”
2020年2月8日 陰
見屏如面,等你“團圓”。
今天是元宵節,但隔離點很安靜。年前,一場突然爆發的疫情,打亂了我們的生活,讓我和桐桐有緣在一起。湯圓和午餐是一同送來的,擺好午餐跟桐桐的爸媽發視頻,相互祝福節日快樂。桐桐媽媽特高興,第一次見到了桐桐爸爸的視頻,感覺有少許心事,但瞬間他又被母子倆的心情所感染,露出了笑容。
相隔異地,他們心藏無數思念和牽挂,隻能輕撫屏幕上親人的臉。
正好桐桐喜歡吃湯圓,自己先嘗了一個,味道應該很好,接着送個到我碗裡,一定要跟劉媽媽一起分享,當時眼淚模糊了我的眼睛,多麼懂事的孩子。我不知道用哪個碗去接這份沉甸甸的分享,也難以拒絕。
該死的“新冠病毒”,是否存在我們之間暫時還難以确定。但桐桐傳遞過來的愛心,不容我猶豫,接過那個白白胖胖圓圓的湯圓,更深體會傳統佳節的含義。我夾起湯圓張大嘴,轉過頭“嗷嗚”一口……
嗯,桐桐的湯圓“好甜,還好香”,一本正經的當着孩子的面“說謊”,心裡真不是滋味。就看着桐桐開心地吃着,桐桐似乎感覺到了,“你吃飽了嗎?”甜甜的童音,再次讓我雙眼模糊了。
時間很快,時間又很慢,在這一方天地裡,與孩子的相處,永遠都是甯靜、美好的所在。
“臨時媽媽”祝福
桐桐,你是最棒的
●主任王燦:桐桐,王媽媽希望你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
●副主任護師、護士長王宇:桐桐寶貝,你是全世界最勇敢的小朋友,加油!
●副護士長陳陽霞:桐桐,和新媽媽在一起,可不能調皮,要多吃蔬菜和有營養的食品。
●護師郭婷:桐桐,雖然你的父母沒能陪在你身邊,但是這裡的阿姨們都在關心着你。
●護士譚媛:我們照顧他,孩子的樂觀開朗也照亮了我們。
●護士肖怡:隻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
●護士王惠蓉:桐桐你是最棒的!祝你健康快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