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新城、江陰徐霞客休閑旅遊度假區和青陽鎮區為錫澄協同發展區啟動區,宜興周鐵鎮、大拈花灣、馬山街道為錫宜協同發展區啟動區。昨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備受關注的錫澄、錫宜協同發展區規劃編制完成,不僅明确了目标定位、空間格局,還劃定了率先啟動區域。更值得一提的是,未來兩個協同發展區将對标一流城市設計标準,向雄安新區看齊,踐行新發展理念,最大限度提升城市建設品質。
錫澄協同發展區
以科技創新為抓手,做強太湖長江發展軸
根據規劃,錫澄協同發展區範圍包括無錫的玉祁、前洲、堰橋、長安四個街道以及江陰的青陽、徐霞客、祝塘三個鎮,總面積約375平方公裡,自西向東分為三個發展區域。
西部片區依托青陽園區、工業轉型集聚區和惠山城鐵新城建設,将全面提升青陽園區與前洲—玉祁的産業協作水平,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中部片區也是核心啟動區域,以青陽鎮區、霞客灣科學城、惠山新城為依托,打造城鎮組團協同發展區。東部片區主要依托馬鎮濕地公園,結合徐霞客、祝塘鎮區和長安組團等打造田園城鎮組團,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科技創新,是錫澄協同發展區主打的關鍵詞。”規劃人士介紹,尤其是位于錫澄協同發展區主軸中心的霞客灣科學城,将充分發揮濕地生态資源優勢,積極借鑒華為總部所在地東莞松山湖高科技園區的建設模式,打造具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園區。
錫澄協同發展區的建設,将有力推動市域一體化發展開啟“加速度”。“過去,江陰的發展方向主要是東西向、沿江發展。協同發展區建成後,将加強錫澄兩地聯系,促進相向發展,錫澄協同發展區更将成為做強太湖長江發展軸的重要戰略抓手。”規劃人士翻開示意圖介紹,錫澄協同發展區中部的核心啟動區域,S1線穿城而過,并設有青陽站和徐霞客站兩個站點。“同時,這條發展軸,也是一條承載科技和公共服務功能的‘硬核’軸線。S1線一路往南連上地鐵1号線,可以說,将串聯起霞客灣科學城、梁溪科技城、太湖新城,提升區域協同創新濃度。對惠山新城來說,未來則要進一步集聚優質教育、醫療資源,提升公共服務、商業能級,着力增強對澄南片區的輻射帶動能力。”規劃人士分析說。
錫宜協同發展區
建成後生态面積、河湖水面率隻增不減
保護“太湖綠心”、打造世界級湖區,錫宜協同發展區同樣志存高遠。該協同發展區規劃範圍包括馬山街道以及宜興市周鐵鎮、萬石鎮和芳橋街道,總陸地面積約319平方公裡,湖域面積約281平方公裡。規劃人士介紹,這一協同發展區的建設将重點突出“生态治理”,以大拈花灣項目為抓手,積極探索太湖治理先進經驗,着力打造一個展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承載未來創新經濟功能的協同發展區。
除了促進生态共治,在推動産業轉型發展上也有諸多利好值得期待。在空間布局上,規劃提出了“一灣三帶”的發展布局。“一灣”即環竺山湖區域的“生态人文新灣區”。“三帶”是指以馬山、十八灣、無錫城區串聯而成的“文旅休閑體驗帶”,由周鐵、芳橋、宜興經開區串聯而成的“科創服務産業帶”,以及由周鐵、萬石、宜興西部鄉鎮串聯的“特色智造小鎮帶”。
“其核心,是要打造一個特色創新空間集群。”規劃人士介紹,周鐵鎮是國家曆史文化名鎮,将結合大拈花灣項目重點發展文旅産業;萬石将依托現有産業基礎,向智能裝備制造轉型發展;芳橋将通過優化環境、引導工業更新,大力建設創新園區和高品質社區……未來,還将把大拈花灣、渎村水鄉兩大旅遊度假區打造成省級旅遊度假區,通過一批重大項目的落地,使得錫宜協同發展區真正成為“創新經濟”的重要承載地。
“實踐雄安标準”“借鑒松山湖模式”……規劃文本上的諸多用詞令人為之振奮,展現了對标一流城市建設水平的信心決心和視野。規劃人士還表示,兩份規劃十分注重落實新發展理念。例如,明确到2035年規劃期末,兩大協同發展區城鄉建設用地與現狀規模保持不變,這意味着将加大低效用地騰退力度,加快以強度換空間、向存量要空間。突出生态保護的錫宜協同發展區,更要做到建成後生态面積和河湖水面率隻增不減。
據悉,當前我市正在開展太湖灣科創帶國土空間規劃的編制,提升錫宜協同發展區在科創帶中的融入度、顯示度。霞客灣科學城則将在今年啟動城市設計國際招标工作,歡迎國際設計團隊參與規劃編制,為高品質建設提供有力的規劃管控引導。
(王怡荻)
圖片由市自然資源規劃局提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