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才看的這部劇,看完第一季第一集後,立馬就嫌棄當下在播出的《緻命女人第二季》。第一季的《緻命女人》在時空上進行劇情的銜接很是巧妙,再加上大膽有趣的台詞,很一說,直接沖刷我個人觀看的美劇榜單了,隻是懷着這樣的期待,看到第二季的時候,不免有些失落。
很多人不肯随意就開啟一部英劇/美劇,因為這意味着周期性的期待得到滿足,也意味着我們要像小狐狸一樣,學會等待。可是我們無法預料結尾,也無法确保我們的期望能得到滿足。面對這樣的未知數,很多人選擇不輕易開啟一部新的美劇/英劇。
對于劇情設計突出的第一季《緻命女人》,自然而然地就也對第二季産生期待,可是沒想到第二季居然會變成失望。直到無意中看了《殺死伊芙》才覺得“追”!
很多人關注《殺死伊芙》是沖着雙女主、反派女主的人格魅力去的,比起這些,我更關注的是:是誰殺死伊芙。
一、貓捉老鼠在第一季的結尾裡,可以看到,伊芙沒有被殺死,反而是伊芙給了小變态一刀。這也讓二人貓捉老鼠一樣的遊戲有了一個暫歇性的結尾。
在第二季的結尾裡,可以看到的是,伊芙中槍了,但依舊沒有死。二人之間的貓捉老鼠也暫告一段落。
實際上,二人關系的不斷加深的同時,伊芙内心被壓制的一面也在被喚起。
二、不為人知的陰暗面小變态讓人又愛又恨,恨是因為她殘暴、對生命沒有敬畏之心;愛是因為她敢愛敢恨,并且對于自己所愛之人,也是拼盡全力維護。但她的陰暗面卻也驅逐了很多想愛她的人,卻沒有驅逐伊芙。
相反的,作為一個教師的妻子,伊芙原本是賢良淑德的樣子,做着情報分析工作,但還不至于丢了自己的性命。但随着與維納内拉的糾葛,她内心陰暗面也被喚起。
當自己在地鐵候車時,有個人粗魯地推了她一把,她甚至産生想把那個人推下地鐵底下的沖動。如果說那一刻是惡魔的蘇醒的話,那麼,後續與維納内拉的親密關系的發展,更是讓她内心陰暗面完全曝光。
而這個陰暗面一直存在,隻是被“教師的妻子”、“好人”、“善良的人”這些社會強加的名詞壓制住。這也是為什麼當婚姻出現問題時,面對丈夫尼科一而再再而三地懇求溝通時,她說出的不是自己在巴黎發生的捅人失誤,而是脫口而出地說出自己買了一大堆玻璃,諸如此類無關緊要的瑣事。
三、是誰殺死伊芙雖然當前第四季還沒出來,結局還未定,但故事發展到第三季時,可以清晰地發現,伊芙并不單純是伊芙,她也是社會上的同類群體。
她們被社會裡的條條框框限制住,無法舒張自己的四肢,無法大膽地做自己。于是,她們要嘛成為像科洛林一樣的人,對一切能收能放,活得随性自在,卻失去了真實的一面;要嘛成為了《消失的愛人》裡的那個妻子一樣,用一場精心布置的死亡與那個隻能浮于表面的自己割斷告别,但同時也得遠走他鄉;要嘛是像伊芙一樣,不斷地克制、壓抑自己,直到無法壓抑的時候,退縮,隐藏。
近期一個日本老奶奶在街頭接受采訪時她的笑容吸引住很多人。她說她過着無與倫比的快樂生活,而當記者再次詢問詳情時,她說到,她的丈夫已經去世了,她靠着丈夫的退休金以及子女給的零花錢,每天過得很快樂。而老奶奶的這些快樂似乎也在告訴我們,當她丈夫還在的時候,她那壓抑自己、不快樂的樣子有多難過。
回到問題:是誰殺死伊芙?當我們沒有勇氣突破這些條條框框時,伊芙就是我們,我們就是殺死自己的人,同時,社會加在身上的限制也是幫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