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明代犀牛角杯螭龍圖

明代犀牛角杯螭龍圖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27 16:11:59

明代犀牛角杯螭龍圖?新華社鄭州5月18日電 題:龍形器與黑釉馬:黃河臂彎裡的“龍馬精神”,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明代犀牛角杯螭龍圖?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明代犀牛角杯螭龍圖(龍形器與黑釉馬)1

明代犀牛角杯螭龍圖

新華社鄭州5月18日電 題:龍形器與黑釉馬:黃河臂彎裡的“龍馬精神”

新華社記者桂娟、袁月明

“濁波浩浩東傾,今來古往無終極。”

在中國所有的大江大河中,無論從地理空間還是文化意義上來說,黃河都是一個獨特的存在。

如果從高空中俯瞰,這條全長5464公裡、流經9省區的大河,宛如一條蜿蜒前行的黃色巨龍,從發源地青藏高原,一路浩浩湯湯,向東奔騰入海。

細觀中華文明曆程,時光荏苒五千餘年,黃河不但從未缺席,還将它最深沉的文化印迹銘刻在中原大地之上。

《史記》有雲:“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1959年,史學家徐旭生在“尋找夏墟”的田野考古調查中,發現了位于河南洛陽偃師的二裡頭遺址,拉開了探尋“最早的中國”的序幕。

60多年的科學發掘中,考古人員在二裡頭遺址發現了多項“中國之最”:最早的宮城、最早的城市主幹道網、最早的青銅鑄造作坊……而更令人啧啧稱奇的珍寶,是一件長達70厘米的綠松石龍形器。

現存于中國考古博物館的這件龍形器由2000餘綠松石片組成,龍頭呈扁圓形,青、白玉組成鼻梁,圓餅形白玉為睛,綠松石鼻頭碩大醒目,龍身則呈彎曲狀,中部脊線向兩側下斜,尾尖内蜷,工藝精湛,栩栩如生。

專家稱,這在早期龍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見。

伴随綠松石龍形器出土的,還有一件帶石鈴舌的銅鈴,這與《詩經》中所記載的“龍旂陽陽,和鈴央央”的祭祀場景頗為契合,引人無限遐想。

“這是一座精心規劃、龐大有序、布局嚴整的王朝大都,多項中國古代都邑和政治制度源于此處。”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二裡頭工作隊隊長趙海濤表示,二裡頭遺址對于探索中華文明淵源具有重大的标尺性意義。

“最早的中國”就這樣在黃河柔軟的臂彎中萌發、壯大,并不斷向外輻射影響力。

歲月如梭。其間,奔騰的黃河巨龍在中原大地上反複“翻騰”“扭動”身軀,考驗着他懷中那個年輕民族的智慧與韌性。而生機蓬勃的中華民族則一次次戰勝“水患”的磨砺,像一匹無畏的奔馬,向着繁榮與幸福飛奔而去。

在洛陽博物館,珍藏着一件出土于1981年的唐代三彩黑釉陶馬。

這匹“駿馬”全身黝黑,隻有馬面、鬃尾和四蹄是白色,鞍鞯則是綠、黃、白三色相間,正是文獻中“龍種神駒,四蹄踏雪”的真實寫照,在唐三彩文物中也是非常罕見。特别是它雄健的體态與雄偉的氣勢,強烈地傳遞着一種熾熱、高昂與昌盛的盛唐氣象,展現出一種獨特的海納百川、包羅萬象的中華風範。

“黃河甯,天下平。”新時代中,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千秋大計。

黃河岸畔,河南也錨定了新發展坐标:“天下糧倉”,繼續扛穩糧食安全重任,打造“國人廚房、世界餐桌”;“中原腹地”,不斷強化區位交通優勢,依托“四條絲路”化身“開放高地”;農業大省,用“創新”點燃發展新引擎,提升經濟核心競争力;文物大省,推進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用創意激活文化資源,打造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博物館體系,讓精彩的文化産品不斷“出圈” ……

如今,“母親河”臂彎中的文化寶藏們,正見證着這塊與黃河相生相依的中原大地,抖擻起馳而不息的“龍馬精神”,奔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