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整理這件事,很多人都懷有刻闆印象。認為那是家庭婦女或者職業人群才應該關注的事。毫不隐瞞,我自己在參加讀書會,聽分享老師介紹之前也是這樣想的,直到我了解完整本書,才明白整理真正的意義和價值。
如果你希望通過閱讀瞬間變成一個掌握神奇整理技巧,完成令人啧啧稱贊的漂亮收納作品的話,我估計你很有可能會失望。整本書裡關于整理的方法論特别簡單,簡單到你根本不必當作一門技能去刻意練習。不過你的确可以通過閱讀,達到一種類似宗教般大徹大悟的心靈洗禮,從而擁有這一種前所未有的生活體驗。
關于作者--近藤麻裡惠
這個小姑娘說來即平凡又很特别。她的平凡在于她出生于一個日本普普通通的家庭,孩子當中排行老二。年長的哥哥從小沉醉在電子遊戲世界中,很少和妹妹交流玩耍。而麻裡惠出生不久,媽媽就再次懷孕生下小妹妹,無暇照顧作者。所以可能出于想得到母親的照顧和對母親依戀的情節,小姑娘五歲就立下志願想成為一個能夠照顧全家的“家庭主婦”。
她内向獨立,不善言談也不依賴于誰,很少給别人添麻煩,隻有在面對家裡林林總總的物品時才會輕松坦誠地做自己,并在過程中逐步找到自信。
很小開始她就對報刊雜志上的生活妙招和整理小常識興趣濃厚,在充滿生活智慧和美好的小世界裡陶醉着,成長着。她身體力行,從小就成為家裡的勤務員和班級裡的整理員且樂此不疲,雖然很多同學都積極想成為學習委員,養花員或者體育委員之類的。
所以小姑娘童年受到最多的贊歎就是:這麼小就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真是了不起。
關于整理的困惑--為什麼再怎麼整理我們都整理不好?
在很多人心中,覺得整理應該是一種自然而然熟能生巧的技能。從小媽媽經常會對着頑皮弄亂房間的我們生氣地怒斥,“快去給我好好整理一下”。然而很少有人會将整理的方法當作教養的一部分正式教給我們,長輩們很少,學校裡也沒有專門的課程。我們所有關于整理的認識都是按照自己習慣的方式來進行的,或者簡單的說,我們關于整理知之太少了。
獲得至妙的整理聖經,第一步你需要打開心結
你身邊是否有過這樣的現象,有些人在面臨很多壓力事件,如臨考複習,悲傷失戀的時候總是喜歡通過整理家務在派遣心中的障礙。其實整理好雜亂的房間心理上的混亂狀态并不會消失,整理幹淨後心情的瞬間舒暢隻是一個陷阱,真正的原因是“房間之亂是心亂”。
所以很多房間混亂無章的人,本質上出于他們心裡對逃避現實的本能防備。太過整齊的房間會讓他們心神不定。所以整理本身隻是一個手段而不是目的,從開始整理的那一刻起,我們将被迫重新開始啟動自己的人生。
另外你需要認真“思考一下理想的生活”。麻裡惠曾經有一個年輕女客戶,她的房間毫不客氣地說就是一個“垃圾屋”。她和老師說她想過少女一樣的生活,然而眼前的狀況和她期待的“少女生活”相去甚遠。作者于是讓她閉上眼睛,慢慢設想一下少女的生活具體應該是怎樣的?這位年輕女士的腦海中身臨其境的浮現出理想生活的影像,“疲憊的我回到家,地闆幹幹淨淨,視線範圍内什麼都沒有,房間如同酒店一樣整潔。粉紅色的床單和複古的白色吊燈。我洗完澡在房間點起精油,聽着鋼琴演奏的古典樂,喝着花草茶,做瑜伽。。。”女士具體的描述勾勒出她理想生活的樣子,擁有幸福和甯靜的美好模樣。而隻要在真實世界裡享受了一次這樣的理想生活,我們的日子和人生将從此煥然一新。
整理的至簡原則--确定棄留與将物品歸位
進入本書的重點--“整理的魔法”,如同很多魔咒一樣,整理的魔法原則也很簡單,“确定棄留與将物品歸位”。而且自信的麻裡惠鼓勵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一次性徹底告别淩亂的房間。
不要相信每天整理一點點的說法,選定一個整理節日,讓我們一起來個徹底的大掃除。
“日拱一卒”的方法第一很難堅持,需要有強大的耐心和持久力。其次,零星單一的整理有時候破壞的速度遠遠超過整理的速度,讓你一直無法看到金光閃閃的理想生活,并且滋生挫敗感。隻有一次性徹底的整理才能夠讓你立刻看到結果,從而能長久保持在整理好的舒服狀态,讓身體感受帶領心理感知徹底與原來雜亂的生活告别。
行動第一步:确定棄留--隻留下讓你砰然心動的,其他統統丢掉
人們在生活中總會因無法掌握“何為真正的足夠”而留存過多且無用的物品,究其原因,要麼是“對過去的執念”,要麼就是“對未來的不安”。我們在矛盾和搖擺中喪失了審美和評判價值的能力,不斷堆砌并在廣告慫恿下無休止的補庫存。
擁有的東西越多我們越不知道自己究竟擁有什麼,于是在翻找中疲憊,在疲憊中浪費時間,消耗我們美好的人生。
所以,第一步請将多餘的東西全部抛棄。把東西一個一個拿着手上,用心感受觸碰時是否有心動和幸福的感覺。然後将有的留下,沒有的放棄。你可能會不自信如何獲得那種心動感。簡單說,蘊含心動感的物品你撫摸它的時候會決策很快,手指輕柔,眼睛裡會飽含戀愛般的溫暖和依戀。
在整理的過程中,保持虔誠和感激,讓空氣充分喚醒休眠狀态下的物品,一件一件感受心動并對保留和放棄的物品真誠地奉上感激之情。感謝它們的陪伴讓我們神采奕奕,也感謝它們的提醒讓我們知道什麼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每件物品都有它的使命和價值,無論是否留在身邊,最終都是滿含感恩在别處體現各自的價值,并在機緣巧合的時候換種方式重新回到我們的身邊。
經過整理,相對整理的狀态是保留原來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數量。
整理一定會有個終點,當你身邊被所有心動的物品包圍陪伴,而他們都有各自固定的位置,每次使用完隻要記得及時歸位,理想狀态就可以輕松保持而不必一次次返工了。
透過整理的内涵和意義,讓我們探知更多
1 閱讀完此書,我欽佩作者的自信和面對取舍的果斷。
這可能就是真正投入在一件摯愛事業裡的自然狀态吧。麻裡惠說對于她自己除了整理其他的都不會,而對于生活中的大多數人,我們都有各自值得追求的事業和愛好,無論目标是什麼,都值得我們傾心的付出和執着。
而你如果沒有什麼明确的追求,那麼愛自己,愛生活,愛身邊的人和物品也會讓你沐浴在幸福之中。
2 用心而非用腦,讓我們體會最真的自己
現代人的生活往往習慣了用腦思維去迅速判斷,即時反映,這也是很多人總感覺自己經常會很疲憊甚至麻木。我們的身體消耗熱量最多的就是大腦,所以腦力勞動者盡管一天沒做什麼大體力工作還是會覺得辛苦。
而麻裡惠在整理的時候,會用心體會房間--物品--人 三者之間的和諧與平衡。用手指,心靈去感知能量的流動和心動感。
通過整理她變成了一個哲學家和心靈使者。我們在整理每一個過去的時候都是在為未來的人生清理空間,補充潛力。最重要的不是過去的回憶,而是經曆了過去體驗而生活在今天的真實的自己。
3 感恩的心和儀式感的尊重
麻裡惠在整理的時候不會穿上普通的運動服或者家居服,她會穿着連衣裙和小西裝。慶祝多餘物品的”畢業日“。并且在清理之前跪在地上,雙手合十進行類似參拜神社的禮儀。和房間進行能量的交流。将每一個清理當作一次由内而發的醍醐灌頂。
這難道不就是日本匠人文化的精神所在嗎?無論是“壽司之神”小野二郎,松下幸之助以及稻盛和夫都是胸懷一顆敬畏和感恩的心對待所執着的事業,不敢怠慢更不敢造次。
4 少就是多
人類的遠古的基因将匮乏深深寫入我們的靈魂,讓現代的人吃過多的食物儲藏脂肪,讓我們不加分辨的收藏沒有分寸的物質資料。現代生活倡導極簡,本質上是讓我們開動腦筋去思考何謂知足,何謂剛好。于是我們不再因過多占用而貪婪浪費,因搶奪而面目猙獰。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路徑裡并行不悖,從容自得。
5 在心動物品圍繞下,幸福的人生就此展開
麻裡惠老師告訴我們,她的學員們除了收獲了真心期盼的理想生活,還在整理中,明确了人生的使命和年幼時的心之所向,從而重新确定了人生方向和追求。有的還收獲了光潔的皮膚和纖細的腰身。他們紛紛表示自己的物欲降低了,自己知道所需要的東西已經全部備齊,人和物之間真正建立起聯動。在賞心悅目的環境裡,心愛的必備物品都保持在合适的位置,一切井井有條,一切呈現最自然的狀态,人生的運氣從此獲得轉機。
真正的人生,從整理之後開始。
Tips:整理小竅門
1. 越是擅長收納的人越容易堆積過多無用的東西。
2 不要按照場所收拾,而是按物品類别全部堆放在一起,統一整理。
3 整理的順序是衣服--書籍和文件--小件物品--紀念品,千萬不要弄亂。
4不要把自己不要的物品送給家人
5找到每件衣服,襪品的“黃金點”,用心折疊衣服并豎着排列,讓每一件衣物保持“站立”的狀态
6“微笑曲線”按照衣物的顔色和長短,打亂季節,從左到右,從長到短懸挂衣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