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奶粉沖泡前出現顆粒怎麼回事

奶粉沖泡前出現顆粒怎麼回事

母嬰 更新时间:2024-06-28 14:41:35

在奶粉喂養過程中,爸媽們随時都可能遇到新的難點,比如沖調時遇到泡沫多、挂壁、難溶解、沉澱、浮油、分層等,那麼,這些現象到底是否正常呢?

新手父母不要着急,今天就為大家解開此類謎團。

奶粉沖泡前出現顆粒怎麼回事(奶粉沖泡後挂壁)1

01奶粉沖泡後挂壁

挂壁現象是指奶粉沖調之後奶瓶壁上有一層粉質小顆粒,這種小顆粒就是奶粉裡面的成分未完全溶解于水造成的。因為奶粉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碳酸鈣等難溶或微溶的營養物質,而嬰幼兒配方奶粉中未添加助溶劑成分,所以會産生挂壁現象。

奶瓶的清潔度和材質也會影響挂壁的程度,如果奶瓶内壁不完全清潔或不夠光滑,更易導緻挂壁情況的發生。

此外,沖調方法也十分重要,水溫過高有可能會引起奶粉蛋白質變性而導緻挂壁或沉澱的現象;水溫過低會導緻溶解度差,未溶解物質過多,挂壁現象更明顯。

輕微挂壁屬于正常現象,不會對産品營養和質量産生任何影響,可放心食用。

奶粉沖泡前出現顆粒怎麼回事(奶粉沖泡後挂壁)2

02奶粉沖泡後有泡沫

奶粉基本都是采取新鮮液态奶、濕混加工而成來保證奶粉新鮮度,所以奶粉沖調一般都會産生氣泡,隻是多少的差别。這些氣泡的産生都是物理現象,與奶粉品質沒有特殊的關聯。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影響氣泡多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配方奶粉中的主要優質蛋白就是乳清蛋白,但其特性之一就是蛋白分子表面活性相對其他成分的高,溶解時會增大溶液表面張力,沖調時空氣進入水中,就很容易形成氣泡。而奶粉中乳清蛋白的含量、結構、配方及工藝都會影響泡沫産生的多少。

▲部分脂肪具有消泡的作用,配方奶粉中的脂肪種類及含量與泡沫多少有關,脫脂奶粉比全脂奶粉的泡泡可能更多。

▲外部原因,當用力攪拌奶液或搖晃奶瓶時,更多的空氣進入液體中,泡泡也就越多。所以沖調手法應該輕柔些,不要來回搖晃奶瓶,最好沿一個方向晃動,溶解度好的奶粉可用雙手來回揉搓奶瓶。

同時,奶粉沖調所産生的泡沫也與水的溫度,容器的質地,形狀,光潔程度等諸多因素有關,所以也會有形成的泡沫不盡相同的現象發生。

奶粉沖泡前出現顆粒怎麼回事(奶粉沖泡後挂壁)3

03奶粉沖泡後有奶塊

奶粉沖調後有結塊是因為溶解不完全,可能是由于水溫或沖調手法不當引起的,與奶源和生産工藝也有一定的關系,與奶粉的品質沒有直接關聯。

因為奶粉中含有部分微溶和難溶的營養物質,廠商們已采取一些方法來提高溶解性,比如添加磷脂或改進生産技術,但是也無法完全保證每一批次奶粉都有完美的溶解性。

在遇到奶粉溶解性較差,或因其他原因導緻沖調時有奶塊沉澱時,用勺子、筷子或者攪拌棒來助溶就可以了。

奶粉沖泡前出現顆粒怎麼回事(奶粉沖泡後挂壁)4

04奶粉沖泡後有小顆粒

一款配方奶粉通常由幾十種原料配制生産而成,其中不乏一些溶解性差的原料,比如碳酸鈣。這些原料不溶或難溶于水,沖調時會懸浮在奶液中或者沉澱在奶瓶底部,但是進入人體後,會被人體充分消化吸收。

所以有小顆粒沉澱或挂壁是正常現象,隻要奶液的其他性狀沒有發生改變,則不影響奶粉的品質。

奶粉沖泡前出現顆粒怎麼回事(奶粉沖泡後挂壁)5

05奶粉沖泡後奶液有分層

奶粉的沖調過程首先是奶粉顆粒充分潤濕,随後是可溶性成分溶解,膠體顆粒(脂肪球和酪蛋白膠束)分散在溶液中,形成均一、可供嬰幼兒直接食用的“奶液”。

準确來說,這個“奶液”并不是真正的溶液,而是由真溶液、懸濁液、乳濁液等組成的一種混合液體。沖調後形成的奶液一般比較穩定,但是如果靜置時間太長,穩定性下降,就會出現分層的現象。

另外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較大,如果沖調水溫過低,奶粉在水中的溶解度就會降低,導緻奶粉不能充分溶解在水中,也可能出現分層。

蛋白質的理化性質也會影響奶粉的沖調性和溶解性。在奶粉複原過程中,乳清蛋白經過高強度的熱處理後,變性的乳清蛋白仍可以重新分散到水中形成穩定的懸浮乳液。

但是在複原過程中,酪蛋白一旦吸收了磷酸三鈣造成變性,凝聚後就不會形成穩定的懸浮乳液,而是生成不溶物。如果奶粉中的不溶物下沉,堆積在容器底部,就會出現分層。

奶粉沖泡前出現顆粒怎麼回事(奶粉沖泡後挂壁)6

06奶粉沖泡後有黑色沉澱物

遇到這種情況,一般在幹粉中就可以見到這些顔色的顆粒。這是奶粉在生産工藝流程中常出現的乳糖焦化現象。

這種顆粒是在噴霧幹燥塔中受高溫影響變性而生,奶粉粒密度變小且溶解性下降,沖調時有的便會漂浮于液面。不過這種情況在工藝上會有嚴格把控,你在液面上看到的稀稀拉拉的幾粒算是正常現象。

國家标準要求≤12mg/kg,隻要産品雜質度達到≤6mg/kg,就完全符合國家标準,不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也不是質量問題,可以放心使用。

奶粉沖泡前出現顆粒怎麼回事(奶粉沖泡後挂壁)7

07奶粉沖泡後一層油脂

你可能有時會看見奶液上漂浮着一些黃色或乳白色的油暈,别擔心,這并不是奶粉被污染了,這種現象與奶粉的脂類成分及生産工藝有關。

因為配方奶粉的部分高級脂肪酸是不溶于水的,如DHA、AA、亞油酸、α-亞麻酸等長鍊不飽和脂肪酸,及飽和脂肪酸OPO等。這些脂肪酸在奶粉沖調後,由于不溶于水可能漂浮于奶液上。

有的全脂乳粉可能會呈現出一些黃色的油狀物,這是因為全脂奶粉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

奶粉沖泡前出現顆粒怎麼回事(奶粉沖泡後挂壁)8

08奶粉好溶解添加助溶劑?

我們先了解一下是什麼影響了奶粉的溶解度?

▲奶粉沖調水溫

我們平時喝速溶咖啡,沖泡豆漿粉,會因為過快加入熱水導緻粉質結塊,不易溶解。同樣,奶粉的沖調方式也直接影響奶粉的溶解度。

水溫過高,會讓奶粉中的脂肪析出,吸附其他的奶粉顆粒,形成“疙瘩”樣奶粉團,靜止後的奶粉團浮于水面,使奶粉不易溶解;

水溫過低,奶粉的溶解度下降,且奶粉是膠性混懸液,外層的奶液形成一個張力膜,也會出現“疙瘩”樣的奶粉團,使奶粉無法完全溶解。

奶粉沖泡前出現顆粒怎麼回事(奶粉沖泡後挂壁)9

▲奶粉分子顆粒大小和密度

奶粉顆粒的大小和密度也是影響奶粉速溶性的重要因素,大而蓬松的奶粉顆粒,遇水後容易與水充分接觸,快速溶解;奶粉顆粒太小則不好溶解,容易結成奶粉團。

▲奶粉是否包含有助于奶粉溶解的營養成分

麥芽糊精是一種把澱粉部分水解得到的物質,其原料主要是玉米,大米或精制澱粉類等,可以為寶寶提供能量,加在奶粉等乳制品中,能夠使産品甜度降低,速溶,不易結塊。

卵磷脂,也是一種營養物質,人體的肝髒可以分泌卵磷脂,但嬰幼兒寶寶的肝髒尚未發育完全,為了保持寶寶的活力需要通過膳食适量攝入卵磷脂,所以不少配方奶粉中也會加入這種營養物質。

奶粉中增加這兩種營養成分,都可以讓奶粉的沖調更方便,更易于溶解開,不易結塊,并且沒有壞處。

奶粉沖泡前出現顆粒怎麼回事(奶粉沖泡後挂壁)10

▲奶粉中是否添加了含量較高的活性物質

為保證奶粉中有足量的活性物質,不少奶粉品牌會采用幹法混合的工藝将酪蛋白磷酸肽(CPP)、α-乳清蛋白、活性益生菌、優質DHA等活性物質添加到奶粉裡,這些活性物質也會引起奶粉溶解慢,瓶壁瓶底有白點的正常現象。

▲速溶劑的添加

速溶劑是能夠加速将固體或液體、膠體溶解于液體(包括水)的藥物劑,就跟酶的作用差不多,但添加速溶劑過量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因為它是是化學物品。

但它大大提高其完全溶解速度,使用比較方便,成本又低廉,不過現在國家都是禁止添加的。

綜上所述:根據“奶粉溶解的快不快”來判斷一款奶粉的好壞是片面的。

影響奶粉溶解性的因素多種多樣,媽媽們不必因奶粉溶解性問題對奶粉質量産生擔憂,溶解性隻是奶粉品質的一個方面而已。

奶粉沖泡前出現顆粒怎麼回事(奶粉沖泡後挂壁)11

09沖泡氣泡越少奶粉越好?

奶粉沖調一般都會産生氣泡,隻是多少的差别,。氣泡的産生是物理現象,與奶粉的品質沒有太大聯系。

影響氣泡多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沖調

奶粉沖調所産生的泡沫多少,與水的溫度、容器的質地、形狀、光潔程度、搖晃的力度等諸多因素有關。當用力搖晃奶瓶時,更多的空氣進入液體中,泡泡也就越多。

所以沖調手法應該輕柔些,不要用力地來回、上下搖晃奶瓶,這些都是錯誤的方式。最好手腕用力沿一個方向順時針或者逆時針輕輕搖晃,或者雙手來回揉搓奶瓶。

奶粉沖泡前出現顆粒怎麼回事(奶粉沖泡後挂壁)12

▲蛋白質、脂肪

乳清蛋白的特性之一就是蛋白分子表面活性相對其他成分的高,溶解時會增大溶液表面張力,沖調時空氣進入水中,就很容易形成氣泡。部分脂肪具有消泡的作用,配方奶粉中的脂肪種類及含量與泡沫多少有關。

所以,奶粉中乳清蛋白的含量、脂肪、配方及工藝都會影響泡沫産生的多少。

其實對于給寶寶沖泡奶粉,也是一門技術活,對于新手父母來說,可一定要按照正确的方式給寶寶沖調,這樣才可以在排除奶粉質量的前提下,讓寶寶喝的更健康,吸收的營養更充足。

最後祝願每個寶寶都能平安健康快樂的成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