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科普網】
圖為日照市科技館外觀 (配圖來自該館官網)
日照市科技館位于山東省日照市的奧林匹克水上公園西岸,以“探索、發現、實驗、求真”為理念,收藏并展示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祖籍日照的丁肇中及其相關科學家珍貴的科學文獻、科技文物及科研成果。
該館于2020年6月正式對外開放運營,整體占地160畝,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展陳面積1.2萬平方米,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領銜設計,造型上體現了丁肇中“探索宇宙本源的阿爾發磁譜儀(AMS)”概念,是全國面積最大的雙曲面木紋清水混凝土單體建築。
日照市科技館并不是一個綜合性的科技館,更像是展示丁肇中科學成就的科技類博物館。館内重要的展示内容是丁肇中對世界物理學産生了巨大影響的6個著名實驗設備模型,即測量電子半徑實驗、重光子研究實驗、發現J粒子實驗、膠子的發現、L3實驗和AMS實驗。實驗設備模型大部分按照1:1尺寸精準複原,并從實驗背景、原理、儀器設計、結果等不同方面介紹了團隊的研究過程,展示形式獨具特色。
丁肇中的第一個著名實驗是在1965年開始的。當時康奈爾和哈佛大學的知名教授在測量電子半徑時發現,電子是有體積的。對于這個關乎物理基本觀念的實驗,剛剛拿到博士學位的丁肇中在沒有任何經驗與支持的情況下,秉持求真務實的态度,決定用不同的方法測量電子的半徑。終于用8個月的實驗證明,量子電動力學是正确的,電子是沒有體積的。
以此為開端,丁肇中又開展了一系列重光子性質的實驗,證明高能量普通光可以變成矢量介子。他于1974年發現了J粒子,改變了物理學界長期認為世界上隻有三種誇克的觀念,推動學術界不斷探索、實驗,發現新粒子,進而更新人類對于物質基本結構的認識。
之後,丁肇中将眼光投向宇宙,通過L3實驗模拟宇宙的形成,證明宇宙中隻有三種不同的電子和三種中微子,它們都沒有體積;1994年起,他領導AMS實驗在國際空間站尋找暗物質和反物質,探測宇宙中不曾為人類發現的現象。
這一系列科學實驗模型不僅再現了丁肇中的科研曆程,也傳達出了他求真務實、勇于探索的科學态度和科學精神。
考慮到對大多數觀衆來說,這6個實驗展廳專業性過強。為此,日照市科技館單獨建設了物理展廳,以時間為軸線,介紹了不同時代的人們對于物理學的探究。從物理學發展的視角向公衆介紹物理學基礎知識,普及萬物有理可循及粒子物理學基本概念,繼而介紹丁肇中與其團隊在現代物理學領域的探索和成就,引導人們尤其是青少年親近科學巨匠、暢遊科學海洋。
此外,結合丁肇中諾貝爾獎獲得者的身份,日照市科技館自主設計“物理諾獎那些事——告訴你不知道的物質世界”特色展覽,介紹了諾貝爾獎的來曆、諾貝爾獎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以及物理科學的前沿進展。該展覽入選了全國科普日優質主題展覽,并在全國巡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30日,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等單位公布了140個單位為2022年度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日照市科技館成功入選。這座獨樹一幟的丁肇中科學館正在逐步将弘揚科學家精神與搭建科普平台相融合,正如丁肇中曾說,“讓年輕的日照人了解科學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要做科學,以及科學對以後社會的發展意義,慢慢把日照變成一個先進的科學城市”。
(作者系中國科技館科研管理部助理研究員)
本文來自【中國科普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