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金瓶梅》全書總鍊接,點開從頭至尾完整閱讀
餘杭縣衙初審屈打成招,杭州府衙重審再經曆一番,仍舊屈打成招;
一場場酷刑下來,楊乃武心如死灰;
那種非要洗脫清白的心思開始漸漸隐去,竟然有種盼望一切快些結束的願望——就算死,那也最好幹脆些...
楊乃武已經絕望,他的姐姐葉氏此時卻正在風塵仆仆趕往京城的路上;
妻子詹氏幹脆寫了狀子不顧婦道人家臉面,抛頭露臉直接告到了提刑按察使衙門。
葉氏帶着十幾歲的兒子一路經曆險情,又路遇殺人越貨的強盜,險些母子喪了性命,這些之後再說。
今日隻說詹氏連番幾次趕去提刑按察使衙門,卻總是衙門緊閉,不得鳴冤。
堂堂一省最高司法機關竟然這般做派,讓詹氏着急不已。
不得已在附近住了下來,接連等了十幾天的時間,終于讓她等到了【放告日】。
原來大清不管接理刑事還是民事的各級衙門都有【停訟期】,在停訟期内官府封印,不接官司。
我們上篇曾說過,提刑按察使衙門是做為檢察、公安和法院集合體的一省最高司法機關,它的運作竟然也是這樣敷衍了事,可以想見清末各項制度的腐朽和廢弛。
大清各級衙門停訟的原因多種多樣,農忙期間會停訟、寒冬臘月會停訟、年節期間還會停訟;甚至官吏家中私事也會停訟,原因五花八門,并無一定的規律。
照這樣看這個提刑按察使也就是俗稱的臬台大人應該是個庸官。
實際卻不是。
時任浙江提刑按察使的官員名為蒯賀荪,之前一直在河南做官,蒯賀荪和楊乃武一樣隻是舉人出身,沒中過進士,從七品知縣做起,一路做到了省級三大員級别的高官。
蒯賀荪在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善理民事,并且懂軍事、會打仗,帶兵平定過河南數起叛亂,并且指揮鎮壓過僅次于太平天國起義的撚軍起義,屢次取得大勝。
撚軍起義被同時期的太平天國遮蓋了風采,實際上也是聲勢十分浩大,鼎盛時期也有二十餘萬軍力,縱橫安徽、河南、山東、河北等地,長達十四年之久。
并且蒯賀荪官聲很好,一直到現代,河南很多地方都還流傳有他忠君愛民的傳說。
曆史上同治九年1870年,蒯賀荪剛剛升任浙江提刑按察使,與書中記載一緻。
隻是小說中對他的評價卻遠不如史書中這樣高。
交代完這個蒯賀荪,再說等待許久的詹氏總算等到了放告日,鳴鼓上告。
蒯賀荪接了狀紙,仔細看了一遍,又詳細問了詹氏鳴冤的理由,心中同樣有了主張:一是,時間上有些對不上;
二是,因楊乃武和蒯賀荪一樣同是舉人出身,心中自然有些親近之意。
又見詹氏舉止言語很是得體,并非巧舌的奸猾婦人,倒有些相信。
隻是這樁案子經曆過兩審,案宗整齊、證據完整,又不像有冤的樣子,猶豫再三,到底還是被詹氏因關心丈夫痛哭流涕的悲切模樣打動了心腸。
于是免了上告的處罰,向詹氏說道:“你且回去聽候消息,本官即時差人提吊犯人、證人到衙,再行重審你丈夫的案子。若真有冤,自然給他個公道。”
第二日蒯賀荪一紙文書下到知府衙門,要調楊乃武所有案宗先行察看一番。
卻說餘杭縣知縣劉錫同聽從師爺何春芳的布置,按察司衙門也安置了打探的之人;
自從詹氏告到蒯賀荪面前,劉錫同便已經得到了消息。
蒯賀荪新來浙江,并非江南本地官員,又非湘軍出身,之前官聲清明,一省官員摸不清他的性情。
何春芳詭計多端,也想不出更好的主意,隻得還是走老路——設法送錢。
再送給蒯賀荪幾萬銀子劉家倒也并不在乎,隻是劉錫同這樣的低級官吏想要送進去卻也不易。
想來想去劉錫同又便服跑去知府衙門,請陳魯從中周旋。
此時陳魯已經和劉錫同成了一條繩上的螞蚱,此案若是一旦大白于天下,兩人誰也脫不了幹系。
可陳魯還是有自己的小算盤,他并不打算直接替劉錫同遞錢給蒯賀荪,但陳魯還是願意牽線搭橋,親自前往按察司衙門為劉錫同介紹。
直接送錢和隻是做介紹人有着本質的區别,陳魯仍舊不願将自己直接牽涉其中;何況他也無法确定那蒯賀荪願不願意收受這份賄賂。
陳魯前去拜往蒯賀荪的經過不必多提,隻是隐晦地表示餘杭知縣因為楊乃武的案子想要前來拜訪。
蒯賀荪心知必有緣由,大家都是久經官場的老油條,也不必說破,且等劉錫同的到來就知到底怎麼回事。
劉錫同揣上四萬多兩的銀票,教訓了不成器的兒子劉子和幾句,匆匆趕往提刑按擦司;
此時的劉子和這個浪蕩公子早已明白錢寶生毒殺葛小大的計策是個下三濫的壞點子,葛小大雖然已經不再是他和小白菜之間的阻礙,可官司到了現在,小白菜也徹底搭了進去。
這讓劉子和十分惋惜,有時想起她,眼角還挂着點點淚光。
劉錫同趕到按察司衙門,先是遞上禀帖,四萬兩銀子的莊票直接夾在其中,送了進去。
蒯賀荪打開禀帖見到足足四萬兩銀子,倒也吃了一驚,沉思半響,吩咐衆人退下,隻遣一名心腹之人将劉錫同領到内室。
劉錫同進來,打恭行禮十分謙卑,起身卻換了模樣:“楊乃武那樁案子卑下與知府大人一一查證清楚,實是那詹氏無中生有告刁狀,望大人體諒卑下苦心經營,駁了她的訴狀,不予理會。”
劉錫同這番話倒是叫蒯賀荪頓時放下心來,本以為劉錫同送來四萬巨款不知要拜托個什麼難辦的事情,哪知隻是駁回一紙訴狀不受理而已,簡單的不能再簡單。
蒯賀荪仍舊有些不信:“劉知縣隻為此事?别無它求?”
劉錫同十分肯定:“隻為此事。”
蒯賀荪頓時大喜,這四萬銀子得來真是不要太容易!
雖說他久居官場,深知這樁案子一定有不可告人的内情,可他心中笃定,隻是不允詹氏上告,并不重審,就算今後有什麼差池,也是劉錫同和陳魯的過錯,他卻不擔多少幹系。
如此一來,蒯賀荪這個一向還算清明的官員也難免被巨款拖下水去,一連拖了月餘才把心焦的詹氏提上堂來。
不等她開口,先行喝道:“你這刁賴婦人,本院已打探清楚,你那丈夫楊乃武通奸殺人,自己也已招供,乃是真實不虛的事情,你竟敢擅告這般謊狀!”
詹氏哀求,蒯賀荪一句也不聽:“念你婦道人家初犯,本院法外開恩,從輕處罰,若敢再犯,定然不饒。”
喝令兩旁衙役将詹氏打上二十闆子,攆了出去...
出得按察司,詹氏哭得死去活來,想想救他無望,夫妻不得重逢,頓時生無可戀,擦去淚水決意尋個短見,一同去地府相會也罷。
要去尋死的詹氏又是個什麼結局呢?我們下篇再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