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胃痙攣有後遺症

胃痙攣有後遺症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7 00:11:19

胃痙攣有後遺症?《傷寒雜病論》中的中藥世界(28),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胃痙攣有後遺症?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胃痙攣有後遺症(面對突如其來的胃痙攣)1

胃痙攣有後遺症

《傷寒雜病論》中的中藥世界(28)

特别說明,文中方劑須在執業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經考古人員考證,漢代半夏半升約等于今制42g,中藥一兩為15.625克。我個人建議,使用經方,從小劑量開始,一兩按6克換算。

寫在前面的話

昨天和一位愛好中醫的朋友交流了很久,他感慨我的文章很難找到“陰虛”、“陽虛”,“心腎不交”,“金木水火土”,“心火”,“火克金”這些比較“像中醫”的内容,隻有“心悸”,“心下悸”,“心下痞”,“心下有水飲”,“”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痰”、“老痰“、“水飲”、“腹部抵抗感”、“腹部緊張度”這些幹巴巴,實實在在的詞彙。

而且我寫的中藥,隻有藥效,沒有歸經,更是有許多朋友批評。

當然我寫的東西也是有出處的。因為如果承認《傷寒雜病論》是中醫的話,你去搜索它的全文,處方部分,是全然沒有“五行學說”影子的,即使“陰虛”,"陽虛”這樣的詞彙也隻在近十萬字中各出現了一次。至于“中藥歸經學說”,整個漢唐都是沒有的,這是金元時代張元素,王好古等人開創的。

從整體來看《傷寒雜病論》的風格是描述,重視描述症候群、證象的發生,流動,轉歸和應對之策,不重視建立玄之又玄的概念定義,重視全身體格檢查,和後世的“獨取寸口”之風相去甚遠。

當然,後世中醫花開兩支,一支以金元醫學為代表,擅談五行,歸經,意理深遠,讓人較難理解,一支以中國的黃煌,日本的稻葉克,大塚敬節為代表,重視實證,講究方證對應,藥證對應,力避五行,不談歸經。

寫這麼多,并非厚此薄彼,而是想說,我寫下的這些,不是我的發明,它們是有源流的,是數個國家,幾十代人苦苦求證的結果。

願意讀我這些文章的朋友中,如果有西醫臨床執業醫師,有激烈反對中醫的朋友,他們若按照我文章中描述的規律來運用中藥,也會有效。

因為,這些内容,不需“”,不講究“禀賦”,可理解,可重複,經得起循證醫學的考驗。

當然,我寫下的也會有太多的不足,期待能抛磚引玉。

一個差點失敗的病例

我有一個朋友,在急診科工作。一個周末,他打電話來,說他胃上脘脹滿,讓我給一個方子。

于是我在既沒有做腹診,又沒有看舌脈的情況下,輕率地給了他一個“半夏瀉心湯”的方。

結果,第二天他告訴我,越來越脹了,而且腹痛甚急。

我趕緊給他做了腹診,他腹部緊而滿,劍突下及左上腹壓痛明顯。

我建議他做一個腹部B超看看,再查查血清澱粉酶,和尿澱粉酶。

他是幹急診的,知道我想排除急性胰腺炎,但是他一想到要做一系列輔助檢查就覺得頭痛,想再試一天中醫。

如果是普通患者,我肯定讓他住院詳細檢查了,倒不是因為“中醫”治療突如其來的上腹部疼痛無效,而是這樣做風險太大,一百個患者隻要有一個出現了漏診,就會吃不了兜着走。

在他的強烈要求下,我給開了六種中藥,都是中藥配方顆粒,每種開了6袋。中藥配方顆粒的特點是藥效要弱些,但是相對而言也安全得多。我告訴他,回家後,先各沖二袋喝,若無效,再繼續各加一袋沖服。

第二天,他将所有的中藥都喝完了,拉了點肚子,但腹部已然正常。

我建議大家,對于急性上腹疼痛,不僅要做四診,而且要做基本的“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後,再開中藥,最起碼腹部B超和心電圖是必須做的,原因很簡單,雖然中藥可以貫穿急腹症的始終,中藥治療急症一點也不差,但是,法律風險太大,隻要僅做中醫四診的你,漏診了一個“急性心肌梗塞”或“重症急性胰腺炎”你就玩完了。在你的診所中,準備一台心電圖機是必要的。

患者也不要埋怨你去看病,醫師讓你檢查的項目繁多,這其實是對你,也是對他自己的保護。

中藥對“腹直肌”的松解

中醫誕生在沒有内窺鏡,X光和B超的時代,所以醫師就像面對一個“黑匣子”一般,完全依賴細緻的望聞問切,腹診來推測患者體内的情形,逐步發展成了一種“以外揣内”的診療風格。

通過對“傷寒論”中腹診方法孜孜不倦地研究和實踐,中醫形成了一套缜密的“腹診”和建立在“腹診”之上的治療方法,擅用這套方法的大家很多,比如稻葉克和他的弟子久田寅。

現在我們從最簡單的開始說。

胃痙攣,胃絞痛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腹痛,都會引起腹壁的肌肉出現各種異常,其中最容易出現的就是“腹直肌痙攣”。

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線的兩側,起自恥骨聯合和恥骨嵴,肌纖維向上止于胸骨劍突和第5~7肋軟骨前面。

為了更加直觀,我們上圖:

左右兩側“腹直肌”痙攣疼痛時,“腹直肌”會出現拘急緊張,按起來硬,有觸摸到兩條“細棍”的感覺。

如果你腹診遇到這種情況,心中一定要跳出兩味藥:芍藥,甘草

在《傷寒論》中,芍藥甘草湯的用量是很大的,各為四兩,漢代一兩為現代的15.625克,也就是說,要用到60克左右,至少30克以上才起效。

四兩甘草可補胃氣、生胃津,四兩芍藥則有通順血脈,緩中之效,兩藥配伍,胃津增加,血中津液,脈外津液,肌部津液也得增多,在芍藥的推動下,這些津液運行得更順暢,筋肉得以滋潤,腹直肌痙攣就能得到緩解。

當然實踐中,我發現,光是用這兩味藥,起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必須再加兩味藥:

枳實,陳皮

枳實有破氣,行氣,下氣的效果,能夠破解“留氣”,“氣塞”,“氣痞”這類“氣”被密閉在一個獨立空間中的“氣滞”狀态。

陳皮就是曬幹的橘子皮,也有下氣,行氣的效果。

這兩味藥情況急迫時也可以用到三十克以上。

遇見突如其來的胃痙攣,胃絞痛引起的“腹直肌痙攣、疼痛”,四藥合用,可以迅速起效,極大緩解患者的痙攣,疼痛。如果煎煮來不及,可以直接用“中藥配方顆粒”沖水服用。

當然,很多時候,腹痛不會這麼簡單,除了腹直肌痙攣,疼痛,還常伴有胃上脘急痛,以及脅下脹滿,這時又該怎麼辦呢?這時需要更細心的腹診和觀察。

我們下篇文章再談。

歡迎關注醫師黃繼斌,一個沉溺在中醫古方中的公衆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