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當你精疲力盡地爬上一座高,望着四周各種山石和蔥蔥的植被,這時候前方突然出現一片湖泊,碧藍色的湖面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亦或是在微風吹拂下,湖面蕩起一圈圈漣漪;湖泊、草樹、陽光、山巒交織成一片美妙的風景,像是來到了仙境一般。
這些山頂上的湖泊,通常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天池,在中國古代又叫做“瑤池”。
“早知天池美,何必下蘇杭”,古代詩人早就有感于天池的多姿,發出了“美過蘇杭”的詩篇。
在民間傳說中,更是将天山的天池想象成西王母居住的仙境,可見天池的美豔是世間一絕,是絕無僅有的美景。
那麼,這些美輪美奂的天池是如何“來到”人間了呢?
按照形成方式的不同,天池的種類衆多,斷層型天池便是其中之一。
在我國四川大涼山有有一座山叫羊坪山,其山頂分布着大大小小很多天池,其中最典型的一座是彜海。彜海又稱魚海,當地彜民叫蘇品,其距四川省省會成都約330公裡,距涼山州首府西昌約117公裡,面積1平方公裡。
彜海屬高山深水湖泊,景色迷人,涼爽幽靜,而彜海正是由于地殼斷層形成的。
彜海形成的原因詳細說來,可要歸功于一條規模宏大的斷裂帶了。
通過地圖可以清晰的看到,四川大涼山有一個規模很大的南北向斷裂帶通過彜海,這條斷裂帶導緻了安甯河的形成,所以被學者定義為安甯河斷裂帶。
安甯河斷裂帶的一些分支小斷層從羊屏山内部通過,一方面,斷裂帶兩側的岩石被拉伸撕裂,形成了很多上百米深的河谷。另一方面,斷裂帶拉伸後的岩石與原有位置上的岩石進行相互擠壓,使得部分岩石凸起,形成了比河谷高出幾百米的草坪山。當某個河谷的四周被凸起的岩石封閉起來後,一座由于斷裂帶地殼運動而産生的高山湖泊就形成了,而我們所說的彜海就是該斷裂帶上最大的一個。
冰川型“天池”
冰川型湖泊也是一種常見的天池。
打開歐洲中部的一張衛星雲圖,可以清晰看到圖中的阿爾卑斯山脈,這條山脈把歐洲北部和亞平甯半島分割開,放大地圖将會看到很多細長的純色條帶穿插其間,它們是人們在原來天池基礎上修築起來的一座座水庫,從山脈的中部向周圍發散出去。
那麼,這些冰川是如何“開山劈地”造就了一座座的天池的呢?
歐洲阿爾卑斯山脈海拔較高,而随着海拔的升高,氣溫會不斷下降,當降低到零度以下,山上的降雪将不再融化,這些雪越積越厚,久而久之就形成厚厚的冰川。
這些冰川在重力作用及風力吹動下緩慢的向海拔低處移動。當冰川處于中午溫度較高時融化相對較快,會把沿途經過時冰川腳下的碎石包裹進來,當晚上來臨氣溫下降時,這些被裹在水裡的石塊會被再次冰凍,并稱為冰川的一部分。
而沿途被包裹進來的這些石塊由于棱角分明,會對經過的岩石不斷的摩擦和切割,久而久之,冰川附近的岩石會逐漸被摧毀并形成窪地,這些窪地也被叫做“冰鬥“。
當氣候漸暖時,冰川開始融化并在被破壞的岩石低窪處形成積水,出現了一個個的天池。
火山型天池
除了以上兩種成因外,最典型的天池還有火山天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長白山天池了。
提起長白山天池,大家可能比較熟悉了,長白山天池像一塊瑰麗的碧玉鑲嵌在雄偉的長白山群峰之中,是中國最大的火山湖,也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湖泊。與之相關的傳說也是美輪美奂,據傳說,長白山天池中潛伏着一條“龍”,長流不息的天池水,就是龍吐出來的水。所以,在當地人的稱呼中,長白山天池又叫龍潭,而天池水則被奉為聖水。
之所以稱長白山天池為火山天池,是因為在遠古時期,這裡曾經是一座活躍的火山,即使在16世紀以來,長白山火山仍爆發過3次。
那麼,火山噴發為什麼能形成天池呢?
原來,當火山噴發時,會使得火山口下方大量的熔岩和氣體噴薄而出,在地表下方形成空隙,當地表的一層岩石無法支撐上方山體的重力時,該地塊就會向下塌陷,形成下凹的火山口。待火山休眠後,由于火山口地勢低窪,地表上的河流向此彙聚,降雨也會在此累積,經過千萬年變化便形成了湖泊,長白山天池就由此而來。
長白山天池位于海拔約2200米的長白山山腰,天山天池位于1910米的博格達峰北坡山腰,得益于這些天池的海拔較高,一般不與其它河流流通交彙,使得其與周圍環境相對隔絕,使得“古老”的地質不受外界影響,所以天池中沉積下來的沉積泥砂的性質,就隻和當時的氣候環境有關,這對于研究特定曆史時期的地質及氣候的科研工作者是極其珍貴的财富。
對于研究地質的學者來說,天池内任何蛛絲馬迹的研究價值都能被發揮至極緻。以天池内沉澱的岩石為例,如果沉澱的岩石顆粒細小,說明當時氣候溫暖濕潤,沉積物的顆粒粗大,說明當時的氣候寒冷幹燥,這對氣候學者來說如獲至寶。
這裡是科學驿站,要了解最前沿、最權威、最有趣的科學知識,就點擊關注并留言讨論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