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芝栽培早期多使用斷木法,這個方法需消耗大量的木材資源,也不是很适合推廣,因此現在基本都采用瓶栽法或者袋栽法。袋栽原理和瓶栽原理基本相同,操作過程也很相似,隻是使用的包裝一般是用15厘米×42厘米×0.04厘米的塑料袋,每袋裝幹料約250克。我們着重來學習一下用瓶子如何栽種靈芝。
第1步準備培養基。
成分為鋸木屑和麥麸,質量比大概是3:1,通常采用闊葉樹的木屑,越硬越好,後勁足。楊樹、柳樹等木屑比較松,不易壓緊,後勁比較差,而松樹,杉樹,樟樹和柏樹的木屑,以及黴變的硬木木屑不宜使用。所以沒有木屑的,也可以用甘蔗的渣子,棉籽皮或者是玉米稭稈的渣等代替,按比例稱好木屑以及麥麸後混合攪拌勻稱,各地因地制宜摸索出了許多較好的配方,下面介紹給大家可以參考使用。
①木屑培養基。雜木屑73千克,麸皮25千克,糖1千克,石膏1千克,水160千克。②甘蔗渣培養基。甘蔗渣73千克,麸皮25千克,石白膏1千克,水160千克。③木屑甘蔗渣培養機木屑40千克,甘蔗渣30千克,麸皮35千克,糖1千克,石膏1千克,水160千克。
第2步制作種子。
将配好的培養料裝入廣口瓶或者蘑菇瓶裡,邊裝瓶邊把瓶子要墩幾下,以免瓶下部有空隙,導緻上下不夠均勻,合适的盛量為距瓶口3~5厘米,壓平上表面,然後用直徑大概一厘米的竹竿,在瓶中央從上到下紮一個孔洞,旋轉退出竹竿,以防止把上部的料弄碎,紮洞有利于滅菌徹底和菌絲蔓延,瓶口塞棉塞加防潮紙,這樣用兩層牛皮紙包上也可以滅菌,要求1.2千克壓力一小時,種子器皿制備:将麥麸及水按照質量比為1:2進行配合,混合均勻後裝入培養器皿中稍微壓平就可以了,大概每10克幹麥麸可以裝一個9厘米直徑培養皿,裝瓶時培養基不要太厚,或者降低拌水量按1:1.5就可以了。
第3步接種。
在無菌條件下,把培養好的斜面原種,以接種針挑取黃豆粒大的帶培養基的菌絲,放到麥麸皿中,将菌種稍微往下壓一壓,放在26度左右的環境中培養一個周,白色菌絲基本上就會長滿。
第4步培養。
培養靈芝當然是最關鍵的一步了,可以分為兩個階段,最好設兩個培養室。第1個培養室隻要求适宜菌絲生長的溫度25~28攝氏度,瓶子要豎着放,不能橫着放,以免菌種掉在瓶口,接不上培養基影響發菌,大概10天以後菌絲除了向瓶内延伸五六厘米外,在瓶内培養及表面形成白色的疙瘩狀突起物,也就是種子實體原基。這個時候應該去把蓋拔掉,送到第2個培養室,這個時候瓶子可以橫着放,培養室除了有合适溫度外,還要求空氣相對濕度不能低于百分之70,最好在80%~90%之間,此外還要求有一定的散射光和适當的通風換氣,這樣保證有足夠的氧供應,使靈芝能夠正常分化出芝蓋。換氣要緩緩進行,氣溫低時應該在中午,避免溫度驟變引起靈芝畸形。
這樣之後基本上培育45天到60天左右,靈芝就可以收獲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