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有見過純澈的藍天?”
時間再倒退個20年,那時還沒有霧霾的困擾,那時的河水豐沛......
站在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站在人類命共同體的明天,站在“碳達峰 碳中和”的戰略上,綠色環保發展,減少碳排放已是刻不容緩。
商用車亟待綠色升級 東風先行在衆多碳排放源頭中,商用車行業是個不容忽視的存在。相關數據顯示,商用車行業中,重型貨車保有量雖隻占機動車約2.04%,但NOx排放占到機動車排放的61.84%,占移動源排放的34.56%。
對比乘用車,商用車行業龐大的市場、新能源開發進程面臨的種種問題讓綠色轉型升級更為困難。在商用車行業深耕多年的東風商用車,憑借着多年經驗判斷出了這一發展的“風口”,早在20年前便開始了新能源産品的研發制造之路。
這是經驗老者的先見之明,更是老牌企業社會責任、擔當的體現。
當前消費者對待新能源産品的看法更多的是中立和否定的,商用車市場尤甚。作為萬千卡友謀生的工具,新能源卡車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定是紮根不同應用場景的,在這一點上,東風商用車迅速找到了突破口。
“五化”即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輕量化、共享化就是突破的關鍵,基于新能源的産品力,基于市場基本訴求,打造新能源生态圈。東風商用車意識到新能源的推廣區别于傳統能源,不是靠一輛車解決的,而是一個完整的産業。
決不能走“斷臂治污”的老路,又該如何架構起新能源的摩天大樓?總投入5億元、1800多研發人員參與,巨量的投入能否換來同等的成績?這些随之而來的問題還需要市場驗證答案。
布局多種應用場景 源于可靠“一口吃不成胖子。”
一款産品也不能成為扭轉商用車綠色發展受阻局面的神來之筆。東風商用車在這一問題上看得更清晰、更長遠:通過不斷豐富的新能源産品矩陣覆蓋到更多的運輸場景。
從2000年的混動客車到2021年東風天龍KL EV、FCV牽引車、自卸車産品的上市,東風商用車完成了覆蓋公共交通、城市運輸、市政環衛、限定場景運輸等多種工況下的産品布局,總數達到16種之多,累計交付3000餘輛,多場景市占量持續保持第一位。
市場保有量是新能源商用車研發進程中的關鍵一環。一方面,優質的産品樹立了良好的市場口碑,驗證了東風商用車産品生産制造、試驗全過程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多領域的批量交付使用更是進一步升級産品的“數據庫”。
為了來到多種新能源齊放的這一天,東風商用車自2012年便開始深入研究。混合動力、氫燃料、純電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持續創新。以混動為例,東風商用車完成了P1到P2的升級,達到了節油10%左右的效果,并且還在繼續優化。
一切源于可靠,成就的一切才能高于可靠。
綠色解決方成就綠色運力 未來已來在資源高度整合,更強調企業核心競争力的當下,東風商用車深知,隻靠産品說話是單薄的,這也是綠色解決方案誕生的初衷。綜合性一體化的解決方案能夠一次性完成運力綠色化的平穩替換,更全面、更專業、也更便捷。
解決方案的底氣來自東風商用車打造的新能源生态圈,也來自于不斷升級的自主技術。
電控、電機、電池作為純電的三把巨斧,是東風商用車持續攻克的目标。電控系統的全自主設計,把思想牢牢握在手裡;電機投入研發,把動力提升起來;電池納入規劃,為新能源更多賦能。
在未來,我們還将看到東風商用車不同新能源技術路線、不同定制化産品在不同領域中發光發熱。
2021年被譽為電動卡車元年。純電技術的提升和電池成本的下降,讓行業看到了更多可能。如果這時候有人問新能源還要不要做?卡車e族想所有人會毫不猶豫地回答你:“你已經來晚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