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農家洋芋美味可口

農家洋芋美味可口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5 19:19:27

“青洋芋”的火爆人生

(短篇小說)

作者 | 黃立新

“青洋芋”是村裡皮土順的外号。他本是百十裡外深山裡的人,父母早亡,來給皮家做上門漢。不說上門女婿,是因為女方死了丈夫,留下七歲、三歲兩個兒子,家族為了兩個孩子成長,就介紹他來入贅。個頭一米七五,長得白淨,為省錢經常刮光頭,青色毛根光亮一片,嗓子響亮。

逢集時候縣裡農技員在供銷社屋檐下立起從學校借來的大黑闆,宣傳農技知識。趕集的農民老中青圍了裡三層外三層來聽講。正在宣講世界五大主要糧食作物之一的馬鈴薯的生長條件、豐産要領。說“馬鈴薯”因酷似馬鈴铛而得名,也為學名,“土豆”是外号,叫“洋芋”是因為從外國引進來的,像芋,咱東北、河北稱土豆,華北稱山藥蛋,西北和兩湖地區稱洋芋,江浙一帶稱洋番芋或洋山芋,廣東稱之為薯仔,在湖北西北一帶被稱為"土豆"。

皮土順高聲說:叫來叫去就是洋芋嘛!誰不愛吃?

農技員看他一眼說:發青的洋芋不能吃。那有毒,吃了輕者會導緻口腔嘴角發麻,重者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甚至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等情況。

皮土順高聲說:喂!你說的不對。前些年自然災害沒啥吃,青洋芋我煮吃燒吃,品涼!還不是好好的。他胸膛一拍,站起來,環顧聽衆。

農技員看着他,淡然笑笑說:你看你那頭,本身就是個青洋芋嘛!

圍觀者都大笑了。他用手摸一摸自個的光頭,低頭也笑了。從此人們見他,就稱呼他青洋芋。他也不置可否。

農家洋芋美味可口(青洋芋的火爆人生)1

婚後老婆又生育一兒一女。他個高力大飯量好,在家家吃不飽肚子的年月,老婆給他限量,首先給孩子們舀好才給他舀飯。他肚子餓,就喜歡給人家幫忙,最起碼能吃飽。冬天建房的、雨後修補屋頂的、甚至打旱胡基、拉船柴、挖苕窖、修廁所、殺年豬的,隻要他看到聽到,主人不請,他也主動上門幫忙,因有力氣,嘴巴也甜,村民喜歡。就是衣服補丁打補丁還是自己坐在門前大樹下縫補的。有人戲逗他愛穿花衣服。他笑着說:老婆忙,沒時間補,晚上煤油燈光線暗看不見。

晚飯後看到有一口鍋巴,他笑着求主人讓他拿回家給孩子吃。拿回家讓老婆去分,給四個孩子每人扳一塊。老大老二趁父母不注意,搶走老三和小女兒的。女兒哭着跑到他面前訴說,他揚起手巴掌對着兒子說你你你!老婆哼一聲瞪他一眼後,拿起掃把去追打老大和老二。兩個早已跑遠了。逢集去街上,看到買李子、杏水果的,蹲在旁邊問價格随手捏二顆嘗嘗,閉眼歪嘴吐舌頭刺溜刺溜搖頭說:酸!酸得淋牙哩!回到家能變戲法給幾個孩子掏出水果來。

有一次他收工走在最後,蹲在洋芋地裡,順手掏幾個洋芋想放在清湯寡水的拌湯鍋裡面,讓娃們能吃飽,被路過的駐村幹部發現,念他是貧農,開大會僅僅被點名批評。

深秋時節隊裡像往年一樣支起由幾根木椽釘在一起的小橋,方便村民過河。首先要搬移幾塊大石頭做底座。一塊大石頭一面平整,三面光,不好綁繩子移動。他給隊長說:你去買幾個蒸馍來吃,我有辦法。他一口氣吃了八個大蒸馍,别人吃三個四個就吃飽了。他把鐵絲擰成米字型,套在石頭光滑面,在平面處放二根木棒,和鐵絲頭綁紮緊;然後在木棒兩頭綁上拉繩,他一邊扶、推一邊用自己的響亮嗓子喊口号:一二!加油!一二!加油!暴鼓的眼珠和咬牙發狠的表情,感染村民手拉肩背拉繩按節奏齊力使勁,石頭竟然被推移五十多米。大家坐在河岸喘口氣,說:白蒸馍沒有白吃啊!

别人飯後下一盤棋、納幾回方,他偷偷觀看。如果被老婆發現,或者老大老二看見後跑回家一說,老婆就拿上擀面杖連噘帶罵來吼他回家挑水或倒尿罐。以後如果再有人玩,馬上提醒他:青洋芋,趕緊回去吧。他嘿嘿一笑說:不怕!晚上床上收拾她。聽的人白他一眼說:就嘴硬。

老二在學校和同學打架,被同學戲罵:青洋芋,穿個褲子漏屁股,端着木盆喝糊糊,吃了三碗肚咕咕,蹲在地裡掏洋芋,掏來掏去是青洋芋。老二就哭着回家告訴媽媽。媽媽去學校問是哪個同學打罵的,追到教室扯住同學胳臂要去見老師和家長論理。他跑過去,拉開老婆說:娃娃家,不要計較,一會兒就好了。

老婆轉身罵他:黴你媽的屁!欺負我娃就不得行!你還不給固崗?

他笑着給走過來的老師說:小孩子吵架是常事。

看老師批評學生,他拉老婆回家,老婆邊走邊批罵,他趕緊扛起水擔去挑尿水了。

農家洋芋美味可口(青洋芋的火爆人生)2

分田到戶第一年秋收時,他把收割的第一袋稻谷馬上曬幹去打米機上加工回來,讓不要放任何蔬菜,就做純大米的蒸飯(米飯),他不要菜,足足吃了三大品碗。一口口說:真香!以前紅苕、洋芋、蘿蔔繭繭把我吃怕了。政策好啊!

沒想到下午肚子痛得哎呀哎呀叫喚,送到醫院檢查是急性闌尾炎,手術治療。

三個兒子都是結婚三天後就分家另過。女兒出嫁後,剩下老兩口過日子。一時覺得清靜許多,感覺不習慣,他讓老婆去領孫子孫女來家裡玩。老婆說:兒媳婦嫌咱不講衛生,不讓小孩來玩。不來就不來,我們清閑一下,一輩子累死了。他嘿嘿笑一下,看老婆一年四季穿着黑色青色灰色衣服,常年腰系黑圍裙,上面星星坨坨污垢,自己衣服裡長外短打補丁,說的也是,就不再多說。

冬天他去山裡幫人家點種木耳割柿餅想賺幾個零花錢。三兒子看街上老人搶購一個鄉下來趕集人的烏藥,說老人吃了暖和,買一斤回家給媽媽。一再叮囑烏藥烏藥要煮五鍋水才能吃。不知道煮了幾鍋水,還是記錯了,反正中毒死了。三兒子去山裡叫回他,進門就被老大老二埋怨沒有好話。罵他野跑不在家,罵老三不給煮好。他和三兒子不出聲,默默操辦喪事。

這以後他一個人在家生活,逢年過節女兒來看看他。這麼多年家裡幾乎沒有誰來串門聊天,他感到寂寞,就每天扛一把鋤頭轉地頭,看到有人就搭話聊天,找借口說事,把自己的旱煙袋打開掏出煙葉給對方抽。看到孫子孫女跑着玩,就攔住蹲下說:走!爺去給你買香的吃。孫子孫女說:我媽不讓啊,回家要打我的。他看着孫子孫女掙開手,跑遠了,失落的臉上挂着發僵的笑容。他早早吃了晚飯去别人家看電視,去人多地方閑聊。大夥說:青洋芋現在自由了,沒人管你了。他臉露笑容,吧嗒吧嗒抽煙,吐出的煙霧在面前和頭頂慢慢散失,像他模糊的記憶。

老二在鄉政府門前站台準備乘坐三輪蹦蹦車去城裡辦事,急着想上廁所,就去鄉政府院内,蹲在廁所聽到兩個幹部互相打招呼:

看你今天不高興啊?

鄉長讓我幫他老婆找一點土蜂蜜治病,我去哪兒找啊?

哦!那是不好找。

老二聽到後出來去找鄉長,說自己親戚家養土蜂,給他找一點。鄉長高興問他是哪個村的人。他馬上回家和老婆一路去老丈人家要了五斤,沒有像樣家什裝,就找瓶子找塑料壺,大大小小裝一口袋,又裝一點山藥,第三天悄悄給送去。三個月後他被提為村會計。他對任何來辦事、問詢的村民都笑臉禮貌接待,對上司安排的工作鼎力完成,博得大家好感,誇贊他平易近人,沒有架子,不愧是知疼知熱為村民辦事的好幹部,應該早早當上多好!他笑着回話:咱都是農民,不是官員,能為大家服務,能被大家認可就是我的榮幸。

誇兒子的話傳倒“青洋芋”這裡,他笑得合不攏嘴。二兒子寫了入黨申請,二年後被批準,職位也升高,他家裡就不時有串門的來了。有拿一條煙的,提二斤肉的,打一件毛衣的,買一雙鞋的,甚至還有女人來幫拆洗被子後給縫上的、洗衣服的。他出門穿衣馬上周溜整潔了,肩膀上不再挎一個旱煙鍋,兜子裡裝着帶把的香煙。老二有一天晚上突然來到,他驚的馬上站起來,還招呼兒子坐下。老二黑着臉說:以後誰再給你東西,你要想我好,就不要收,堅決退回去。誰有事直接來找我。不讓你穿破爛衣服,但你也不要穿高級的衣服,保持你以前艱苦樸素的樣子,對我更好。你懂我的意思嗎?能聽明白嗎?這袋子裡是從送給貧困戶的衣服裡面挑揀的,你個子高,還難碰到合适的。

他驚訝、木讷地回答啊!好!知道怎麼做了!你放心吧!我不是糊塗人!

有一個村民割了二斤大肉,提了二瓶好酒來給他,他高聲拒絕,硬是一路追一路喊到人家家裡。這下子以後沒有人敢來,怕丢人。一時在鄉幹部裡傳為美談。有人偷偷放在他院子裡,他不知是誰,就悄悄給老二拿去。老二也不出聲,默默收下。

鄉裡新來領導,推行種植烤煙帶動村民發家緻富。村民聽了種植烤煙的多項操作步驟和溫度、肥料以及時間節點,感覺麻煩,又擔心收購烤煙時候等級上不去,賺不到錢,更不說建烤煙爐子,幾天幾夜觀察溫度,所以落實效果不明顯,就讓幹部帶頭,分配種植面積并建烤煙爐。鄉長首先帶頭種植五畝,建好爐子,想找一個人來照看。鄉長不可能不幹工作,專門來料理吧。老二就讓在家的老三去幹。老三不去,老二找他去給老三做思想工作,一定要同意。他找到老三,老三說家裡土地還忙不過來。他說我幫你去地裡幹活。老三終于答應了。他就時不時去幫老三家幹農活,飯都不吃,回家自己做飯吃。有村人開玩笑問:你兒媳婦昨天煮肉了,你咋不去吃?他笑着高聲說:吃了!盡給我加肥肉,膩得吃不進去啊!

他轉身走了以後,問他的村民嘴巴一撇,說:哼!兒媳婦明明蒸面皮,哪裡煮肉?我诳你,你還說的跟真的一樣。

農家洋芋美味可口(青洋芋的火爆人生)3

老二工作博得鄉裡滿意,順利做了村長。地裡莊稼黃了綠,綠了黃,一年又一年。村裡變化大起來,建房的,拆舊翻新的,從新劃撥村道路的,買車的、創業喂雞喂牛養鴨子養娃娃魚等。“青洋芋”的三個兒子建了最高樓房,買了村裡最好小車,日子就這樣紅火起來。

可“青洋芋”突發疾病,送醫院住院檢查治療,隻有女兒在身邊陪伴。醫生診斷後說有幾種病:心絞痛、胃病、急性膽囊炎,讓動手術一個個治療。看了治療方案,大腹便便起來的老二,穿着西裝、皮鞋黑又亮,習慣了一手叉腰,就問老大。老大說:你說咋搞就咋搞。老三說聽你的。女婿來對老婆發火:你三個哥哥都不來侍候,你天天守在這裡,家裡日子還過嗎?

三個兒子隻說出院在家、中藥保守治療,老人動手術不好,慢慢将息了。最後聽說疼死在家裡。老二對老三說:放在你家裡辦理喪事。一切支出算我的。

這下子老三承辦喪禮酒席,主動來幫忙的人很多,男女老少,平常不見面不說話的人都來了,來的人主動找活幹,要活幹,各盡其責,還請來娛樂班吹吹打打唱起來。出殡日早上,突然來了一輛執法車輛停在門口,老二不等報信的人說完,匆忙摘下頭上的孝帽,丢在院内從後門溜出去。原來是有人舉報給火葬場,來人檢查情況。有好多人義憤填膺出來幫他們說話,執法者為難。這時候老二電話打過來說:支持國家政策,拉去火葬。我們村幹部要模範遵守帶頭執行。執法者誇贊說:不愧是村幹部。

第二天縣電視台來專訪老二,上了本縣新聞。說老二以身作則起模範帶頭作用,頂住家族壓力,火葬了父親。這下子村裡第一個進火葬場的“青洋芋”的故事就火爆起來。

三年後,老三正在墳頭指揮主動來幫忙給他父親立碑的匠人、小工、打雜的人怎麼幹,怎麼按圖紙要求施工,其中三個人先後接到電話,隻聽回答:啊?真的嗎?不會有假吧?好!知道了!

幫忙的人互相悄悄耳語起來,有的說家裡有急事;有的說身體不舒服;有的說家裡來客人了,總之找理由斷斷續續離開走了。剩下老三在墳頭納悶:今該咋回事啊?

不一會兒,老三手機響了,對方說要收取制作石碑的錢。老三說:你不是說送的嗎?不要錢嗎?

對方說:那是看在你哥的面子上。現在你哥被抓了,就沒有面子了。

(圖片素材來自網絡)

—END—


【專欄作家】黃立新,在報刊和網絡發表有散文和詩歌作品等,現居深圳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