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秋雨
讀餘秋雨先生的作品,一點都不輕松。
他觸及到的,總是一些沉重的文化命題,和一些沉重的文化人物。在遠古曆史的塵埃裡,他總能夠摩挲出背後的艱辛。讓人想敬而遠之,卻又不自覺地沉淪其中。
比如孔子,孔子的周遊列國。
孔子周遊列國圖
翻開餘秋雨的《中國文化課》,在塵土飛揚的路上,你一定會遇到孔子。
沒有聖人的萬丈光芒,隻有凡人的不屈和彷徨。
而此時,孔子和他的學生正被陳、蔡兩國圍困于山野,已經七天沒有飯吃了。孔子問子路:詩雲“匪兕匪虎,率彼曠野”,我的道不對嗎?為什麼會到這個地步?
我們不是野牛也不是老虎,為什麼隻能穿行曠野無法停步(劇照)
孔子是個清醒的追夢人。
他固執地走在路上,明知道自己的道隻會被諸侯忌憚,而不會被他們接受。
偉大的孔子自知其偉大,所以他堅守着自己的理想,哪怕遇到圍追堵截。餘秋雨讀懂了孔子的情懷,他寫道:
孔子對于我們最大的吸引力,是一種迷人的“生命情調”——至善、寬厚、優雅、快樂,而且健康。
餘秋雨的語言深刻而美麗,把孔子的困窘都描繪得詩情畫意。他理解孔子也尊崇孔子,在他筆下,孔子像一座高山,在坦然接受南坡的陽光,也欣然接受北坡的風雪。
南坡的陽光,北坡的風雪
這種濃濃的悲傷,從老子西出函谷關開始,到孔子這裡就濃得化不開了。
餘秋雨是博學的,曆史從他的眼前一幕一幕飄過,他信手拈來,每一幕都扣人心弦。
餘秋雨是多才的,漢語言的魅力被他挖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平實的叙述中,樸實的語言總能演繹出厚重的底蘊。他用他的如椽巨筆,精緻刻畫。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忙碌而遠大的雄心,也會被溫柔和美麗所吸引
而最悲傷的事情,即将發生。
餘秋雨怎麼也不願在這裡過多着墨。這個老人已經太累,太不容易了。他沉重的寫道:
然而,太陽總是要西沉,黃昏時刻的西風有點凄涼。
何止是凄涼?
《孔子》劇照
停下來的孔子,已經68歲,風霜雨雪卻趁虛而入,要再次錘煉這位老人的堅韌。
哀公十四年,這一年,要了孔子的半條命。
這一年,獨生子孔鯉離世。還沒有從失去妻子的痛苦中掙紮出來,孔子又經曆老來喪子的痛苦。
孔鯉(劇照)
這一年,顔淵離世。顔淵是孔子最心愛的弟子,是亦子亦徒的關系,以至于已經油盡燈枯的老人仰天長歎:“噫!天喪予!天喪予!”
這一年,還有更要命的事件發生了:
《左傳》: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鋤商獲麟,以為不祥,以賜虞人。仲尼觀之,曰:“麟也。”
此時,孔子的靈魂随着仁獸麒麟之死而枯竭了,他歎道:“吾道窮矣!”
西獲麒麟
寫下“西獲麒麟”後,孔子就罷筆停止了對《春秋》的編撰。
魯哀公16年夏曆4月,孔子似乎預示大大去之期不遠了,顯得非常平靜。
餘秋雨用同樣平靜的筆墨,異常平靜的寫道:
那天他想唱幾句。開口一試,聲音有點顫抖,但仍然渾厚。他拖着長長的尾音唱出三句:
泰山其頹乎?
梁木其壞乎?
哲人其萎乎?
唱過之後七天,這座泰山真的倒了。連同南坡的陽光、北坡的風雪,一起倒了。
《孔子》劇照
讀到此處,#渝讀網#我流淚了。為孔子的命運,也為餘秋雨的文化情懷。
一個人的命運悲慘成這樣,哪怕是一個普通人都讓人唏噓不已,更何況是千古聖人孔子。
天地不仁,并沒有對偉大的人物有絲毫垂憐。
獨立天地,怆然涕下 《孔子》劇照
千裡古道,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萬裡西風,獨立天地,怆然涕下。
在寫作孔子時,餘秋雨用墨很儉。就像追思一個至親至敬之人,想回憶又怕回憶。
閱讀餘秋雨的作品,每一次都像是在接受“洗禮”,有醍醐灌頂的觀照,也有強心健腦的體悟。
5000年文明紛繁複雜,博大到普通人無從着手,幸虧,我們有餘秋雨先生。
餘秋雨在浙江桐廬
在當代的傳統文化傳承和發揚上,餘秋雨是獨一無二的。
他的一系列文化作品,包括《中國文化課》,不僅可以讓我們無限接近中國文化本身,而且還可以讓我們感受到餘秋雨本人的文化智慧和溫度。
#頭條熱搜#想了解更多中國文化,想了解文化大師的風采,可以讀一讀餘秋雨的集大成作品《中國文化課》和最新作品《老子通釋》:
在很多人心中,寫給餘秋雨的一封信
中國最年輕的大學校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