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該怎麼說家鄉話?十多年來,研究淮安方言,成了退休以後楊冬寶先生的“主業”,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80後該怎麼說家鄉話?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十多年來,研究淮安方言,成了退休以後楊冬寶先生的“主業”。
淮安話的特點和難點是語音的“訛衍”。
楊先生的“辨訛求正法”抓住了核心,把準了方言研究的鑰匙,打開了淮安話研究的命門。
他精心打磨鍛造了淮安方言專著《地道淮安話俚俗口語彙釋(暫定名)》的同時, 還寫了一個解析考據淮安話的小冊子《辨訛求正釋淮語——楊冬寶辨析淮安話》。 小冊子彙入了楊先生從音訛角度考證出來的好幾百個“訛衍”而來的這些“音訛詞”。
通讀該書,發現楊先生對很多多年以來似是而非的“淮安話”的考證解析确有獨到的見地。他的研究,揭開了很多“耳熟能詳、難以确表”的地道“淮安話”的“真面目”,也掀開了淮安話研究的一片新天地。讀者随着他的思路,也可以興趣盎然地洞察或遊覽方言探究這片神奇的天地,獲得對“淮安話”曆史和文化蘊含的新的認知。
在淮安話裡,常會聽到一些讓人聽了有點摸不着頭腦的詞彙,如:把人朝綠燈[六砧、六墩]上送、不成二萬、不瓤敢、三-不來、是三不是三、四六大天、塌taê毀些個、推闆、哇烏嗗叽、宛頭貼杆、窩内雞-兒、無影照起腔[造機槍]、稀打羅岡;等等。這些詞的共同特點是:耳熟能詳又難以确表。也就是說,人們對這些詞,既難以讀準其語音,也難以确定其形體,更難以對它們做出準确的解釋,它們的音、形、義,可能十個人會有十種不同的表達。可是,這絲毫也不影響它們長期而客觀地存在,也不影響它們長期被人們接受和運用。
作為一個有興趣研究家鄉方言“淮安話”的老淮安人,一直保持着對鄉土語言文字濃厚興趣的楊冬寶先生,從基層公務員崗位上退居二線直至退休以來,一直在搜集整理淮安方言,并進行反複深入的研究。多年研究中他發現:一些詞語的“耳熟能詳,難以确表”,正是淮安話和很多方言的共性。它們都給人以“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的感覺,這些詞,或者“有音而無字”,或者“有字而無意”。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長期“口耳相傳”不斷“以訛傳訛”所緻。人類自有語言開始的很長時期内,由于文化知識的貧乏、傳播手段的落後和專業研究的缺失,語言傳播的重要甚至唯一手段就是口耳相傳。“口耳相傳”必然導緻“以訛傳訛”,很多詞彙在“以訛傳訛”中發生錯訛,音形義也必然出現無可避免的變異轉移。他稱這種語言現象為“訛衍”,可以說,方言本質上就是語音訛衍的産物。開頭列舉的那些原汁原味的“淮安話”詞彙即屬此類。
這些詞中的一些字,字音是模拟的也是模糊的,沒有恰當且确定的字去标記;他們的用字是随意的也是多變的,因而也無法捉摸揣摩其準确含義。在長期的方言研究中,楊先生越來越關注這類詞,他覺得:越是難以用文字準确表示和難以準确通俗解釋的詞語,越有“來頭”,也越有必要去搞清它。多年來,他在搞清楚這些詞上下了很大功夫。因為他認為:這些詞彙是“淮安話”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們既是理解和傳承“淮安話”的難點和障礙,更堪稱“淮安話”的“原生态标本”或“特質基礎内核”。他們都是方言“以訛傳訛”進而“訛衍”出來的地方産物,是一種“語言土特産”。
楊先生認為:方言語音的訛衍幾乎無處不在,方言詞語音的模糊、用字的混亂,詞義的費解就是在反複“訛衍”中形成的。他告訴我,他上世紀七十年代在上海,看到姑姑和一些老人沒事上街賣一種市井女性喜歡佩戴的噴香的小白花骨朵。姑姑把這種東西拿給他看,他當時不認識這種花,問姑姑叫什麼花,姑姑一個勁地告訴他:“叫玻璃花”。少有閱曆的他知道這個稱法有誤,但難以作出糾正。後來到了七十年代末期到處傳唱小調《好一朵茉莉花》,才知道那花叫“茉莉花”。姑姑出生在蘇北農村,和絕大部分蘇北農村老人一樣,因為不識字,叫不出事物真正的名字,就根據大體語音加上自己的理解,叫出一個自己能懂的名字。與此類似,蘇北民間一直稱這種花為“饅頭花”。俗語詞“栀子花、茉莉花”在淮安民間口語中則幾乎都說成“芝-麻花,饅-頭花”。楊先生說,這就是典型、地道的語言飛白訛衍現象。
楊先生還風趣地說,我們本地的一些專業人員在這方面也“難以免俗”。前些年,江蘇電視台“天氣預報”欄目有個播音員,總是不适當地、過于誇張地把“其他地區”作快讀處理,說成“掐qā地區”,但誰都知道,她說的是“其它地區”。
楊先生還舉出淮安本地的例子,說在淮安市區的一些車站,總聽一些人不住嘴地喊“爽!爽!爽!”、“倯!倯!倯!”“幻!幻!幻!”,外地人根本不懂。其實,這是在招徕乘客,告訴人家他們的車子往什麼方向,“爽”是“沭陽”的變音,“倯”是“泗洪”的變音,“幻”是“淮安”的變音。這是因為無數次反複這樣喊,嘴說油滑了,又因為搶客搶時間,顧不了準确表音吐字了,加之長期約定俗成,大家都懂,長期如此,語言“訛衍”無形中形成。
過去,很多民間的所謂方言記錄都是以“拟音”為主,通過“拟音”,原始、客觀地記錄和表達方言詞彙,導緻同樣一個詞,會出現不同的表述和書寫形式,且難以甚至無從做出解釋,因而總是不求準确(也很難準确)、随便标記。而楊先生的研究,卻一反常态,抓住方言語音“訛衍”這個命門,盡可能弄清這些詞究竟應該怎麼說,到底應該怎麼寫,從而弄清他們的本義,還其原本真實的面目。
為了弄清這些詞,楊先生多年孜孜不倦,從周邊方言着手,旁征博引,比對研究,下了很大功夫。楊先生“透露”,他除了查閱大量網上文字資料比對研究以外,還有一門書外功夫,那就是“咀嚼玩味”。比如,考證淮語中“宛頭貼杆(音)”這個口語詞,他用能想到的無論哪些字眼都不能準确表達它,于是肯定這個詞來自其它方言,又無可靠資料可查。為了搞清楚它,他就用了“咀嚼玩味法”;兩三天時間,白天夜晚他都用揚州方言和吳語發音在嘴裡反複咀嚼這幾個字,結果在一天清晨終于玩味出“好妥帖啊”四個字。他又請一個方言QQ群裡的蘇州好友用地道吳語說出這四個字,結果和他“咀嚼玩味”出來的吳語發音一樣。至此,他才最終确定這個詞的“本來面目”,它就是“好妥帖啊”!。
當然這種“咀嚼玩味”不是憑空想象和主觀臆斷,而是建築在對周邊方言和淮安話深入研究基礎之上的。在此基礎上反複咀嚼,觸類旁通,才能玩味出這些詞語的真意。
楊先生的這種研究方法可稱“辨訛求正法”。我有幸先睹了楊先生的研究成果,并和他有過多次零距離的接觸,感到他的“辨訛求正法”确實抓住了核心,把準了方言研究的鑰匙,打開了淮安話研究的命門。楊冬寶先生精心打磨鍛造的淮安方言專著《地道淮安話俚俗口語彙釋(暫定名)》即将殺青。同時,還有一個副産品即将問世,就是《辨訛求正釋淮語——楊冬寶辨析淮安話》。這是一個解析考據淮安話的小冊子,彙入了楊先生從音訛角度考證出來的好幾百個這些“耳熟能詳、難以确表”的“音訛詞”。透過楊先生的解析,并通讀了他的《辨訛求正釋淮語——楊冬寶辨析淮安話》的小冊子,發現楊先生對很多多年以來似是而非的“淮安話”的考證解析确有獨到的見地。他的研究,揭開了很多“耳熟能詳、難以确表”的地道“淮安話”的“真面目”,也掀開了淮安話研究的一片新天地。讀者随着他的思路,也可以興趣盎然地洞察或遊覽方言探究這片神奇的天地,獲得對“淮安話”曆史和文化蘊含的新的認知。
為飨讀者,現列舉一些他“辨訛求正”的最常見且又最典型的淮語方言詞,按它們的首字音序為序展示如下,供大家賞析:
“把人朝綠燈[六砧、六墩]上送” ——“肉”字發音解迷團:
境内常用詞。意即把人引入歧途或絕境;但由于長期以來以訛傳訛,很多人弄不懂“六砧、綠燈、六墩”的确切表達及意思,這句話也很難準确标記。研究中,聯系吳語中“肉”的讀音,反複咀嚼,觸類旁通,才弄清“綠燈(六砧、六墩)”,實際上是“肉砧”音訛。淮安東南以及揚州、鹽城往南直至吳語區,“肉”字都讀為“lóu、lanô或ranô”音(字母上加“ˆ”号的為入聲,下同),lanô與“六、綠、陸”音同,“肉lanô砧”即被訛為“六砧、綠燈”;高郵、寶應一帶因寶應有很多傳為古墓的高土墩,即當地口語中的所謂“九裡一千墩”,更訛其為“六墩”。“肉砧”,即斬肉切菜的闆子,比喻險地或絕境。故此語系由吳語“把人朝肉lanô砧上送”訛衍而來,形成音訛。 “肉lanô砧”一詞的“訛衍”是搞清這個詞語的焦點,而一旦明了,問題迎刃而解。
“不成二萬”——解開“二萬”破謎局:
境内常用詞。意指做事或做人不周正、不像樣子,“二萬”究為何意?經查有關資料,二萬乃指傳說中的城隍老爺的侍衛周二爹的妻子,俗稱“周阿[二]嫚” 民間作為“周正人”的化身或代指,塑其像不端曰“不成阿[二]嫚”。原來,“不成二萬”就是“不成阿[二]嫚”一語音訛,即指說話做事或某樣東西很不象樣或不是應有的樣子。
“不瓤敢(音)”——撇開“瓤杆”辨“瓤敢”:
境内常用詞,但長期以來詞形不定,詞義解釋也很勉強,以緻有人談到該詞的意思,說是與稱秤秤杆子翹起<謂之硬掙>有關,寫為“不瓤杆”,謂其意為秤杆子翹高些,實在是望文生義,牽強附會。楊先生經過長期反複咀嚼玩味發現,這裡的“敢(音)”,實質僅是一個音。後來接觸到“尜尜、夵夵”這兩個詞,他眼前一亮:這個“敢”的音,不就是“尜尜、夵夵”快讀之音嗎?“尜尜夵夵”極言其小且少。“瓤敢”,就是“讓尜尜夵夵”的快訛,意思是“讓一點點一點點”。境内尤其是小孩請求人相讓,多說“讓一尕尕、讓一夵夵不行嗎?”不肯相讓,則說為“不能讓一尕尕(夵夵)、尕尕(夵夵)不讓”,漸而訛為“不讓尕-夵-”,快訛為“不讓敢-、不瓤敢-” ,後遂轉義為“不弱、不軟”等意,本意反而棄用。由此可見,對于該詞語的一切其他的牽強附會的解釋都是不可取的。唯有從詞語訛衍角度做出的上述這種解釋才是科學的,也才符合方言發展衍變的實際,更符合淮語“快讀訛衍轉義”的特色。與之類似的還有一個詞“不瓤筋[丁]”,從“不瓤”可見,其意本為“不讓丁點兒”。訛衍後表示“不簡單、不讓勁”等意思。
“見顔鬧[言撓](音)”——識破“顔鬧”辨真義:
境内常用詞。意即明顯看到效果。口語說為“見顔鬧”或“見言撓”,如:謂人做事效果差往往說“你這樣弄不見顔鬧(言撓)”。人人會說,就是很難有人說請它的确切意思和表達形式。而其實,隻要稍加咀嚼玩味,即發現它其實就是“見應驗了”合音。是淮語“快讀訛衍”的一個較為典型的例子。
“老實幹旦[爛] ”:——“幹旦”原來是“疙瘩”:
境内常用詞。圍繞其意思的解釋有過很多說法,楊先生的淮安方言初稿也曾假設過幾種解釋,此不贅述。楊先生經過多方查找比對,認為它就是四川方言“老實疙瘩”音訛,“幹旦[爛]”即“疙瘩”的拟音。指說話做事不尴不尬,不合人情事理,讓人難以接受。境内“老實人說幹旦[爛]話[做幹旦[爛]事]”的熟語就是由此訛衍而來。楊先生說,過去就字解字,對這些詞語的解釋分析都是不合語法邏輯的,也是難能說的通的,現在這樣的解釋簡單、明了、說得通,既科學又站得住腳,合情合理合語法。
“流鳅[琉球]人(音)”——“流鳅”竟然是“琉球”:
境内稱劣質貨、質量差的東西為“流鳅[琉球]貨”,還引申出一個詞叫“流鳅[琉球]人”,俗指體質差者。“流鳅”究作何解,無人得知,而究其實,“流鳅”即“琉球”, 可能由于其産品質量差而有該詞,且漸以之代指劣質的東西。此語可見,史上“琉球”與中國來往之密切,淮安作為當時中國東部沿海要地、壯麗東南第一州、運河四大都市之一,和琉球的交往也當十分密切,于是産生了這個特殊的“國際化詞彙”,淮安話的開放性、創造性由此可見。
“潑頭場-”似地——“潑頭場”裡找“蒼蠅”:
境内常用詞。意指場面亂七八糟尚未收拾好。“潑頭場”是個無解的詞語,故而也很難對整個詞做出準确的解釋。經過咀嚼玩味,覺得它應該是“沒頭蒼蠅似地”快訛,本意是亂哄哄地沒秩序,音訛漸而轉意為“場面亂七八糟沒收拾好”雖然詞意發生些許轉變,但意思是相通的。
“是三不是三”——“是”不是“是”而是“筮”:
境内常用詞。意為:“一開始就…、沒怎麼樣就…、不管怎麼先…”等意。但觀其詞形,卻看不出其詞素與詞義之間有何聯系相通之處,通過上網檢索“…三…三”這一結構形式,發現“筮三蔔三”這一文辭,至此蓦然發現,這個“是三不是三”,其實就是文辭“筮三蔔三”的訛衍。因為,古代行事均須先占蔔,有筮、蔔兩式,筮或蔔若未得吉兆,可重新進行,故筮蔔儀式一般均要進行三次,遂有“筮三蔔三”之語;但又不可超過三次,即所謂“筮蔔不過三”。“筮三蔔三”經飛白音訛,演變為“是三不是三”,其語義與“凡遇事無論如何先……”的意思切合共通。
“四六大天”——“四六”二字解迷團:
境内常用詞,其意難表。楊先生查找資料發現,四川話有“睡四六床”之語。本意罵人是豬,因豬圈尺寸多為四六之數,“四六床”即谑指豬圈,意即整天吃過了就一個勁死睡。境内“四六大天”實為“四六大殿”訛衍,而“四六大殿”也是指的豬圈,和“四六床”是同義谑指,漸而形成此語,其意謂人處境優裕,過得快活。
“塌taê毀些-個(音)”——咀嚼“塌taê毀”辨真味:
境内常用。意思是遇事以錢彌補平衡,且多和“認倒黴”連用,經過咀嚼玩味,它其實乃“貼晦氣”一語訛衍,意即:認晦氣,拿錢往上貼。境内有多個俗語表達相同的意義,如:花錢免災、破财消災、财去人安樂,等。
“推dei[退]闆(音)”(音)——“推來扳去”是“怠慢”:
雖為外來詞而境内常用。關于這個詞的意思,有人竭力描述“一推一扳”的劃船扳槳動作,試圖從此入手,加以解釋,顯為望文生義之舉,既顯得勉強生硬,也叫人很難接受。楊先生認為,“推闆”實質上就是吳語“怠慢”一詞飛白音訛,音訛轉義後在“怠慢”的基礎上又衍生出“不尊重或貶低人”的意思,作動詞用,如:坐-伽裡推[退]闆人;意即在家裡怠慢人;又引申為“檔次低”的意思,故用指“較差”之意,作形容詞用,如:這種比那種推[退]闆些個,所以價格也小一些。因為音訛,一個簡單明了的詞竟然“推來扳去”弄不清楚意思;而由“訛衍”入手,詞義明了,疑難冰釋。
“窩内雞[雞-兒](音)”:——“窩内雞”是“自己人”:
境内常用詞。意即“自己人”。境内有“家住城門[門朝]西,都是窩内雞”的俚語。為什麼把“自己人”說成“窩内雞”?這個比喻是怎麼形成的?讓人百思不解。有了其餘幾個詞咀嚼玩味而得解的經驗,經過同樣的咀嚼玩味,楊先生發現,“窩内雞兒”竟然就是吳語“唔奴幾額<我們幾個>”音訛。這正合“我們自己人”這個意思。于是,它的詞義及其表達形式立刻迎刃而解。
“哇烏嗗叽(音)”:——“哇烏嗗叽”有文意:
境内常用,是一個訛衍自文辭的有來頭的口語詞,也是一個最為典型的淮語方言詞。所表示的意思是:“蕪雜、雜亂、烏七八糟”。經過搜查,與“哇烏嗗叽(音)”這個語音相關聯的文辭有“搜孤刮異,搜奇抉怪、搜孤刮奇ji、挖孤刮奇ji”等多個,意思都是“搜索新奇的,挖掘罕見的”。經過咀嚼玩味,“挖孤刮奇ji”與之音近,意思也是挖掘和搜刮各種奇異的東西,經口頭音訛後轉指“所涉對象蕪雜、烏七八糟、雜亂不堪”。漸而,“哇烏嗗叽” 這個音和“所涉對象蕪雜、烏七八糟、雜亂不堪”的意思相互結合,形成了一個典型的方言俗詞。 這就是本詞訛衍轉義的合理思路,也無疑是這個詞語的唯一正确而科學的解釋。但作為淮語中最具地方特色的詞語之一,在切實肯定其來源和意義的基礎上,“哇烏嗗叽”這一寫法因其影響深厚倒可以考慮保留,當然,也可以有其他寫法,如“窪污嗗叽”等,逐漸地或者說在正規文書中采用“挖孤刮奇ji”這一形式,讓其逐步走向前台,回歸正位。
“無影照起腔[造機槍] ”——“無影”何必亂“起腔”:
境内常用,意為“無中生有、無端制造出話來”。而至于到底怎麼寫則無準确統一表示。經查閱資料,這句話訛自唐代韓愈、孟郊的詩《城南聯句》中“無端逐饑[羁]伧” 的詩句,“饑[羁]伧”,指粗野的饑民或羁旅在外的流浪人。鄉人想表達“無中生有、無端制造出話來”這個意義,生硬拟音,飛白轉義訛為“起腔”,且賦予自己想表達的“無中生有、無端制造出話來”這一意思。這一訛衍,純因鄉人不認識字加上一些人讀書一嘴蒜皮且不求甚解造成的。
“習[析]裡霍托(音)”——“霍托”之說非“胡說”:
境内常用。義為“輕浮、張狂、言行迷蒙、不穩重、感到玄乎”。但是不知到底如何标記,甚至疑為民間胡嚼瞎說。而實際上,它并非胡嚼瞎說,而是頗有來頭,它是“稀裡糊塗”一語的音訛。吳語有“鹘突(糊塗)”一說,其意曰不聰敏,“霍突”就是“鹘突”的生硬拟音。古今筆記小說等多有該詞的運用實例。還有一則資料更說明其原委。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卷一“方言篇”,舉明代中葉流行南京之常用語曰:“南都(指南京)方言,言人物之長曰‘苗條’,美曰‘标志’,蠲曰‘乾淨’,不蠲曰‘龌龊’、曰‘邋遢’,…;其不聰敏者曰‘鹘突’、曰‘糊塗’…”。……皆吳方言也在使用的詞彙。這進一步證明,“習[析]裡霍托”就是“稀裡糊塗”的音訛。
“稀打羅岡(音)”——“信馬由缰”-“稀摟剛”:
境内常用詞,意指稀松散漫、随便放浪。經查資料,該詞淮北說為“稀摟剛”、漣水北部說為“西馬由江”,其中“江”即“缰”音,訛為“gang”音,既為j、g不分的吳語發音孓遺,又符合境内古音發音習慣。故該詞當為“信馬由缰”的飛白訛衍轉義,也是一個有來頭的詞。如此解析,意義則說得通。
“小飯量”——“消費糧”乎“小飯量”:
“小飯量”一詞是淮安話在當代發生訛衍的一個典型例子。他是五十年代新名詞“消費糧”的音訛。當時,在談到集體分配時總要用到一個名詞“消費糧”,即生活必須的口糧。地方幹部生硬地不求甚解地使用這個時髦語詞,普通群衆因為不懂這個詞的詞義,但又知道它和切身利益密切相關,聯想到其計劃性和數字小的特點,即模仿說成“小飯量”,形成這樣一個帶有時代社會色彩的飛白音訛詞。那時人們問年均口糧多少,都說“你們那塊今年分多少小飯量?”長此以往,這個詞就人為訛衍出來了。從這個例子,我們似乎看到很多似是而非的淮安話詞彙産生的情景和過程,也可以認識什麼叫“訛衍”。
“一半見似似的”——“一半見”者“見識”低:
該詞境内常用。說某人和某人計較或大人和小孩計較往往說:“别跟他一半見似似的”。如果僅從字面求解,則“一半見”難有恰當解釋,全詞意思也難以落實。經過咀嚼玩味,可以确認,這個詞是“一般見識”一說的訛衍。“别跟他一半見似似的”就是“别跟他一般見識”的訛衍。
透過楊先生對這些詞語的辨析,我們看到了他對家鄉淮安方言熱愛和研究之深,也看出他在方言難點解讀方面的辛勤付出,這些辛勞和付出,都凝聚在他辛辛苦苦寫成而尚未面世的《地道淮安話俚俗口語彙釋(暫定名)》和《辨訛求正釋淮語——楊冬寶辨析淮安話》這兩本書中,我有幸先睹,相信大家尤其是熱愛淮安、熱愛淮安文化的朋友們也會熱切期待!
(解懷宇)
編輯:王世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