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農村的小夥伴肯定都見過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幹涸了很久的池塘、河溝,夏季經曆過一場大雨之後,過不了多久就會發現裡面有小魚在遊動。
這時候很多人都很疑惑,水裡的魚到底是哪裡來的?
家裡懂行的人往往會以“有水就有魚”,“千年草籽,萬年魚籽”等說法進行解釋,但這短短的兩句話似乎并不能消除我們心中的疑惑。
那麼魚卵離開水到底能活多久?“萬年魚籽”的說法又是否靠譜呢?相信這兩個問題的答案一直是很多網友們都期待揭開的謎底,現在我們就用一篇文章和大家聊一聊這些問題。
水裡的小魚到底哪裡來的?要了解上面的疑惑,我們先來看看幹涸已久的池塘中,重新存水之後,裡面的小魚到底是哪裡來的?
生命不會憑空産生,有魚必定會有魚卵。
最直接的說法就是土壤裡面存有尚未孵化的魚卵,當河水幹涸之後,埋在土裡的魚卵進入休眠狀态,等到降水後再次孵化出來,這樣的解釋對一些之前有魚類生活的水域來說,完全能說得過去。
但是問題來了,一些從來沒有生活過魚類的地方,一旦積水超過一定深度,過一段時間也會有小魚孵化出來,這個問題又怎麼解釋?
在這裡我們不妨提出幾個假說,看看哪個更靠譜。
1、被其它動物帶過來的。鳥類、蛙類等動物在遷徙的過程中,将其它水域中的魚卵帶了過來。比如,青蛙在遷移的時候,身體上粘着其它魚類的受精卵,麥穗魚等小雜魚往往會有向其它水生生物身上産卵的習慣。
2、從其它水域主動遊過來的。對于兩個相互隔離的水域,魚類想要完成遷移存在一定難度,但有一種“會走路”的魚,具有翻山越嶺的能力,可以遷徙到另外一個完全隔離的水域,這種魚就是過山鲫。
除了過山鲫之外,其它魚類能從另外一片不相連的水域遷移過來的概率很小。
3、土壤裡面有保存了很久的魚卵。這片區域的土壤裡含有很久以前的魚卵,積水後孵化成小魚。這就是家裡老人們常說的“萬年魚籽”,土壤裡面可能藏匿着很多年前的魚卵,積水之後一旦條件适宜,就會孵化成小魚。
對于上面三種假說,小編認為靠譜程度第一種情況的概率最大,第二種情況存在一定可能。
第三種則是我們今天要探讨的另一個問題:魚卵離開水之後,能存活多久?“萬年魚籽”的說法到底靠不靠譜?
魚卵離開水之後,還能存活多久?關于“萬年魚籽”的說法,往往和“千年草籽”連在一起。而“千年草籽”已經被證實為真實存在的東西,例如一些沉睡了上千年的蓮子,經過人工培育之後仍能發芽、開花。
但草籽作為植物,壽命和動物有着天壤之别,那究竟是什麼理論支撐着“萬年魚籽”之說?
編者查詢多方資料,并未找到這樣的佐證。
按照一般魚類3-10年的壽命來看,魚卵的存活時間超過其自然壽命應該是一個小概率事件。明白這一點其實就不難弄清楚上述問題的答案:“萬年魚籽”隻不過是一種誇張的說法。
但在幹涸的池塘中,如果條件适宜,部分魚類的卵也會存活一段時間。比如我們常見的麥穗魚、鲫魚的卵,在池塘幹涸之後可能會存活幾個月時間。當雨季來臨之後,它們便會孵化成小魚,這也是我們看到一些幹涸很久的魚塘,會再次出現小魚的主要原因。
非洲的鳉魚就很有說服力!
為了适應幹旱的環境,鳉魚進化出了耐幹旱的能力,在旱季來臨之前它們會把魚卵産進河底的泥土裡,魚卵最長甚至可以存活1-2年,等到再次降雨時,幼魚便會破殼而出。
就算這種耐幹旱的鳉魚,魚卵的存活時間也不過數年而已。因此,“萬年魚籽”的說法并不可信。
不過,也不排除會有極端特殊的情況存在。在極寒的條件下,被快速冷凍的魚卵,會不會在數千年之後孵化?例如北極、南極的冰層中,如果存在數萬年之前冰凍的魚卵,有沒有成功孵化的可能性?
研究表明這種情況存在的概率非常小,按照人類目前的技術和認知,如果想要讓一個細胞沉睡數千年之後能夠再進行複蘇,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内将其溫度下降到零下196攝氏度,在不借助現代科技的情況下,這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因此,“萬年魚籽”隻是一種誇張的說法。在自然條件下,魚卵保存一年以上還能繼續孵化,已經算是一個奇迹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