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課程與校本課程是什麼關系?中小學為什麼要開校本課程?校本課程的姓名是什麼?姓校即基于學校,為了學校,在學校中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難道不是為了學校嗎?有但不全是更要體現國家意志的普适性、目的性,即要塑造什麼樣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所以我們現在強調核心素養,強調五育并舉,強調立德樹人,家國情懷地方課程要體現地方特點,傳承發揚地方文化,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學校課程與校本課程是什麼關系?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中小學為什麼要開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的姓名是什麼?姓校。即基于學校,為了學校,在學校中。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難道不是為了學校嗎?有但不全是。更要體現國家意志的普适性、目的性,即要塑造什麼樣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所以我們現在強調核心素養,強調五育并舉,強調立德樹人,家國情懷。地方課程要體現地方特點,傳承發揚地方文化。
國家課程是我們的主食,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是輔食。主食好不好吃,合不合口胃?這裡就有一個适應性問題。有的學生覺得吃不飽,所以要拓展加深,有的學生消化不良,要降高減量,這就是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對國家課程進行适當的調整丶改編等。但在主食之外,學校還可以自己獨立開發一點有益的輔食和零食,與主食調和一下,這是校本課程的第二種情況。但都是從本校實際出發,為了學校,為了學生。所以校本課程它姓校。
既然姓校,那麼校本課程就應該有學校特色,就應是滿足本校學生的需要與個性發展。要培養的是我們國家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搞建設,除要有一定文化知識與技能之外,重要的一點,要有一個好身體,好體魄、好品德。因此在嘗試對國家課程校本化的同時,我們更注意開發特色化,自編自創校本課程。
因此,校本課程應具備學校的特色性,越鮮明越好。
從營養的角度看問題,校本課程應注意營養的全面性,食材的安全性,即校本課程要體現知識的綜合性,要跨越學科的鴻溝,打破學科的壁壘。國家現在重提德體勞五育并舉,更要實現五育的融合發展。要跨界,要有多維意識。手機原來是隻打電話的,後來不斷跨界發展,功能越來越多,手機也越來越重要,離開它我們感覺活不下去了。柯達原來是專業做膠卷,後來就倒閉了。小米主業是做手機的,現在要跨界做汽車了。在強調綜合性的同時,也要注意食材的安全性問題。比如不同專業知識背景跨界後,有可能傳達不準确不正确的知識,特别是意識形态上問題不能犯錯誤。例如,我們學外語不是崇洋,它是交流的工具,學習的工具。我們不應傳達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我們可以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
另外我注意到校本課程體系、完整性問題,既然是課程,是選修課程,在注意學生的興趣趣味性的同時,應該是有學校規劃設計之内,有方案,有計劃,有綱要,有課時,成系列的,而不是随意的。
技術是為内容服務,是輔助作用,為五育并舉融合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但教學改革的方向不是技術。技術運用的好,确實能夠增強交互效果,确實能夠提高課堂效率,确實能夠改進教與學的方式。我認為不能唯技術,課堂教學改革不是走向技術主義,重點不在教學形式,教學程序,教與學的時間分配上,重點應該是通過技術輔助教學,更好地促進知識的價值轉化、意義的達成及其所引起的學生的變化,學生的成長。
做一個好廚師,用好食材,做好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