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産車和合資車的區别真的很大嗎?放在十多年前,飛度還賣十多萬的那會,大夥是甯願買一輛合資小型車也不願買一輛國産中型車的但是時光鬥轉星移,過去一年,自主品牌已經以43.24%的市場份額,遠遠甩開德系、日系、美系、法系等競争對手,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國産車和合資車的區别真的很大嗎?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放在十多年前,飛度還賣十多萬的那會,大夥是甯願買一輛合資小型車也不願買一輛國産中型車的。但是時光鬥轉星移,過去一年,自主品牌已經以43.24%的市場份額,遠遠甩開德系、日系、美系、法系等競争對手。
打心眼裡,大家對自主品牌的态度是報以認可的。
不過掙錢這事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更何況買車分分鐘就是以十多萬起步的,再怎麼着,也得好好思考一下。在拿着十多萬的時候,“選合資還是選自主”就成了一個老大難的問題。而且對于如何選擇,大家是衆說紛纭:
“自主品牌就是外觀好看,三大件還是不行”
“自主品牌性價比高,買合資就是買品牌而已”
“買合資才是省心,國産車修車修怕你”
大家的說法就像是煙花從嘴裡蹦出來一樣,怎麼蹦都蹦不完。很顯然,我們很難從中得到一個滿意的答複。于是,我們今天就試着從科學、客觀的角度去分析一下“十多萬的預算,到底買自主品牌還是合資品牌?”
教授找來了一份由汽車之家(研究中心)聯合中國最大的汽車市場咨詢公司——益普索汽車在2015年發布的《汽車之家2015年乘用車新車質量報告》。這份報告的意義在于,能夠非常簡單且直觀地告訴我們“這兩年生産的國産車,在質量穩定性上跟合資品牌有多大的差距。”
圖中的數據單位PPH代表着:每百輛車中,出現故障的頻率(個數)。例如PPH是200的話,就表示每一百輛車就會有200個故障。
自主品牌的前4名,分别為觀緻(159)、東風風度(185)、MG(315)、廣汽傳祺(317)。正如大家所熟知的那樣,近年來頻繁以質量品控作為産品賣點的傳祺、觀緻都名列前茅,看來廠家的宣傳并沒有水分。
總體上來看,自主品牌的PPH平均值為443。
而合資品牌的前4名(排除掉豪華品牌),分别為本田(197)、豐田(215)、日産(224)、起亞(268)。數據的表現幾乎和大家想的一模一樣---開不壞的本田、豐田毫無懸念拿到了較好的成績。
總體上來看,合資品牌的PPH平均值為269。
從上面的數據來看,我們能夠發現雖然這兩年自主品牌的研發、制造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新車質量的穩定性仍然較合資品牌有着一定的距離。其中,刹車異響、底盤異響、怠速抖動成為了被投訴最多的故障。
當然了,買車從來就不是一件能夠簡單定奪的事情。好不好看、空間大不大、動力強不強、價格高不高….是一件需要多維度綜合考慮的事件。所以,我們需要再細化、深入進行考慮。
假如我們拿着8萬塊,在自主品牌裡,能夠購買到寶駿510、長安CS15等小型SUV;而換到合資品牌,則能夠買到飛度、POLO等小型車。
拿寶駿510作為舉例,8萬元足夠買到頂配車型。不僅擁有ESP車身穩定控制系統、上坡輔助等安全配置,還配備了一塊面積相當可觀的全景天窗。而且整車的做工、用料,也讓人滿足。而作為8萬級代表的飛度,擁有着出色的動力以及空間,但它也有着一個無法回避的缺點---缺少ESP車身穩定控制系統。無論如何,安全都是最重要的,教授我自然更推薦寶駿510。
如果拿着10萬塊,在自主品牌裡我們能買到寶駿560、哈弗H6、長安CS75等一系列的緊湊型SUV;而如果選擇合資品牌的話,則能夠買到朗逸、英朗、科沃茲等緊湊型轎車。
拿長安CS75為例,十萬塊已經能夠買到1.5T版本的中配車型。無論是安全配置亦或是舒适性配置都有着相當不錯的表現,1.5T發動機也能夠提供卓越的動力感受;而英朗是目前十萬級合資轎車裡頭性價比最高的一款,配備ESP車身穩定控制系統等安全配置,但在舒适性配置上則顯得乏善可陳。如果你是基礎的家庭用戶,選合資轎車也不過為。如果你對舒适性有較高的要求,則可以考慮自主品牌的緊湊型SUV。
如果拿着13萬,在自主品牌裡我們能夠買到哈弗H6、榮威RX5、傳祺GS4等緊湊型SUV的高配車型;而如果選擇合資品牌,則可以買到朗逸(中配)、缤智(低配)等車型。
在13萬的價位裡,自主品牌緊湊型SUV在配置、尺寸上具有着無可匹敵的優勢,産品的功能性已經完全超越了我們的正常用車需求。而合資品牌方面,像朗逸這類車型則能夠提供讓人滿意的配置;像缤智這類小型SUV,除了沒有自動擋提供以及配置稍低以外,安全配置還算及格。不過把購車預算定在13萬區間的消費者,一般都對車輛的穩定性以及行車品質有一定的要求,而這方面也是自主品牌車型或多或少所欠缺的。此時,如果不是對配置有着過分的追求,不妨考慮合資品牌。畢竟花十多萬買一輛車回去,開個兩三年開始各種異響,會讓人心裡産生極大的心理落差。
在上個月,國務院正式确立了“中國品牌日”這一國家性的節日。目的就是為了讓各大的自主品牌深刻認識到正向研發、嚴謹制造是中國工業發展的未來,也讓更多的消費者開始重新接納自主品牌。但是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經曆持續的時間、精力的投入。到那時,或者我們就不需要再如此糾結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