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冬季釣魚如何調漂呢?最常用的調漂方法好像是調平水釣兩目或者釣一目。
之所以這樣調漂主要是因為,在冬季釣魚人多使用蚯蚓、紅蟲之類的蟲餌或者拉餌垂釣。這些餌料比重比較輕,使用的魚鈎也多為小号鈎重量也很低。
如果采用調高釣底的方法調漂,那麼鈎餌的重量無法将浮漂拉入水中,鈎餌在水中就是懸浮的狀态。冬季我們主要以釣鲫魚為主,鲫魚屬于底層魚類,到了冬天基本不會上浮。鈎餌不能到達水底,餌料入水之後就懸浮在魚的頭頂,魚兒難以發現釣餌自然不會咬鈎。
因此冬季釣魚調漂,為了保證鈎餌能夠順利到達水底,需要将浮漂調鈍一些。但是冬季魚兒吃口很輕,浮漂如果太鈍魚咬鈎後沒有動作也不行。所以調平水釣一目或者兩目這種稍微鈍一點的方法就成了首選。
冬季之所以要調平水,還有兩點好處:
第一,正确調平水之後,雙鈎都能到達水底,不用再去做其他調整,這對于新手和不太會調漂的朋友來說非常友好;
第二,調平水之後浮漂偏鈍,浮漂不會出現一些小動作,可以過濾掉很多虛假信号。雖然這樣調漂可能會錯過一些魚口,不過當發現浮漂有動作的時候提竿基本都能中魚。
調平水的方法不難,和正常調漂一樣的步驟,不過有些釣友調平水之後發現自己的魚口還是很少,會錯過很多正口,這又是什麼原因呢?我認為主要是犯了兩個錯誤:
一是浮漂完全沉入水中。當調平水之後,看起來好像漂尖和水面平齊,其實這是因為水的反射出現的假象,真實情況是漂尖已經沉入水底。我們在調漂之後整個浮漂就會比正确的調平水更鈍,子線在水底的彎曲度很大,當有魚咬鈎之後看不到浮漂的動作。
二是漂尖正好和水面平齊。這種調漂看起來很準确,浮漂的漂尖正好和水面平齊了,但是如果我們用的是蘆葦材質的浮漂或者巴爾衫木的浮漂,在水中浸泡的時間長了會吃水,浮漂就會下沉;或者漂身上會粘一些垃圾雜物,也會導緻浮漂下沉。那麼這種情況就和第一種情況類似了,調漂後浮漂是很鈍的,也會錯過很多魚口。
正确的調平水方法,我認為應該是漂尖露出水面一點點,大約為八分之一目到四分之一目之間。如果使用納米浮漂不會吃水,那麼漂尖就可以露出的少一點,如果用巴爾衫木、蘆葦之類的會吃水的浮漂,就要讓漂目露出的多一點。
除了以上這些,還有幾點注意事項,釣友們可以作為了解:
第一,調平水之後浮漂是偏鈍的,為了讓魚咬鈎之後浮漂能夠盡量靈敏一些,使用的子線要短一些。例如用蟲餌垂釣時子線對折後的長度在10-15厘米左右即可。
第二,調漂時一定要将風線壓入水中,否則風線會影響浮漂靈敏度。在其它季節風線的影響可能無所謂,但是冬季魚口很輕,一點點影響就可能讓我們錯過魚口。所以,細節一定要做好。
第三,冬季常使用長竿釣遠,為了看清浮漂會使用加粗尾,但是加粗尾浮漂靈敏性比較差,釣友們可以選擇上兩目加粗的浮漂。那麼調漂時就要注意一定要将加粗尾露出水面,這個時候調平水就不是讓漂尖剛剛露出水面了,而是要讓加粗尾全部露出水面,讓細尾剛剛露出水面才是正确的。
冬季雖然調平水的情況比較多,但是不同的地區魚情并不相同,因此釣友們千萬不要照搬,一定要結合實際情進行調整。
另外冬季垂釣因為魚口輕,所以一些平時不注意的細節這時候一定要放在心上。有的時候别人比你釣的多,可能就是在細節上做的比你好,細節決定成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