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第三課,漢字裡的神明
《說文解字》中的6個跟神明相關的文字。
(6個跟神明有關的字)
一個一個來。
1、禮。繁體的禮是“禮”。《說文解字》中的字形如下:
(禮的小篆)
《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履也”,其實就是鞋子,原文不是這個字,而是“履”的古文字字形,字形中有一個“舟”字,因為鞋子的形狀象一條船,因此,履的原字形是這樣的:
(履的本字字形)
《說文解字注》給了解釋說:“履,足所依也。引伸之,凡所依皆從履,此假借之法”其實,《說文》本身的解釋“所以事神緻福也。”在字義的解釋可能更靠譜些。遠古之人,鞋子算是較鄭重的場合才會穿的,表示尊敬、正式,因此,向神明表達敬意的“禮”,就用了“履”字。
當然,還有一種解釋,說禮字的本字是“豊”,是描寫古代的祭祀禮器,既然是祭祀,就免不了要擺放禮器給神明表達敬意,同時擊鼓、祭酒,因此給“豊”添加了表達神明的“示”字成為“禮”,這種解釋認為是擺放禮器給神明看就是“禮”,同時擺放禮器也是為了向神明表達敬意,這就是“禮”的本義,這種解釋也說得通。
另外,“豊”字很容易與豐收的豐的繁體字“豐”相混,要注意。兩個字是完全不同的字,字形不同,字義也不同,有些地區在表示豐的繁體字時也用“豊”,不嚴謹,也不規範,在篆刻用字中,一定要注意這個微小的區别。
2、禧。《說文解字》說:“禮吉也”《說文注》說:“行禮獲吉也”。通過行禮獲得吉祥,吉利,稱“禧”。為什麼是表示神明的“示”加了一個“喜”來表示呢?喜是樂的意思,古人認為高高興興,快快樂樂地向神明表達敬意就可以獲得吉利吉祥。
(禧的小篆)
3、禛。這個字與上一個字造字原理一緻,《說文》解釋:“以真受福也”。向神明真心誠意地表達敬意是可以獲得“福”氣的。古漢語裡的“真”主要是指“誠實”,表主觀上的老實,主要是态度,而不是客觀上的真實。因此形成了這個字,強調敬奉神明的誠心誠意與誠實。“真”的字形解釋,是“仙人變而登天也”(這跟下面的貞有很明顯的區别),這也是與上天的溝通方式,因此“禛”的本義就是“以至誠感動神靈而得福祐”。
(禛的小篆)
4、祿。在《說文注》裡,解釋了“《詩》言福祿多不别;《商頌》五篇兩言福,三言祿,大恉不殊。”即,福和祿這兩個字基本同義,沒有區别。 但為什麼還要造兩個字呢?
(祿字的轉變)
其實,我們看甲骨文和金文的祿字,就是上天所賜的東西,也就是說,這裡的“錄”來自上天,什麼是“錄”呢,古文字裡,錄同“錄”,黃金的顔色在黃與綠之間,近綠,因此與綠同聲,“錄”引申有黃金的意思,上天賜予的黃金,就是“祿”,後來因為這個“錄”不是直接獲得的财富,而是通過其他途徑(比如當官獲得俸祿),因此“祿”也主要來形用祿位、俸祿;而“福”不同,後面我們會說到,“福”字則是左面一個表示神明的“示”,右邊一個錢袋子的象形,直接表示富有,上天直接賜予财富,而不是官職官位。所以,祿與福是有區别的。
5、禠。這個字念si一聲,跟褫是不同的,區别就在于左邊的部首不一樣。“禠”的左邊是一個表示神明的“示”。虒是這個字的讀音,表示有角的老虎。虒是行于水中的靈獸,先民們認為有了它可以保祐風調雨順,谷物豐收的。因此,上天賜予虒,當然是有福氣的象征。
(禠的小篆)
(虒的形象)
6、祯。這個字《說文》解釋的也簡單,就是“祥也”但有了祥字為什麼還要造這個字呢,或者說有了這個字為什麼還要造祥呢?當然有原因,左部的“示”當然就是神明,神仙,右邊的“貞”,在遠古并不代表貞操貞潔,而是表示占蔔用的蓍龜,或者是一種錢币,“貞”,就是上面一個蔔,下面一個貝殼的貝,貝殼其實也是财富的象征,同時也用來占蔔。蓍龜這種東西的作用是每當人們有了疑問,就會用它來占蔔詢問,以期通過不同的卦象與上天溝通,這裡加上神明,是期望上天給予吉利、吉祥的卦象。因此這裡說“祯”就是“祥的意思”,
(祯的小篆)
祯跟祥是有明顯區别的,“祯”是人們希望神明賜予蓍龜以好的卦象,而“祥”則是人們通過向神明獻羊,請求贖罪和表示服從(羊是溫順、馴服的象征,後面說到祥字會詳細說)。
(蓍龜)
這一節的字和以後要說的“示”部的大部分字都跟神明有關系,先民們始終想從神明那裡獲得幫助,并想積極地與神明溝通,而這種思想,大量體現在豐富的以“示”為部首的漢字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