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廣東電視台引進了一部非常優秀的動畫片——美國動畫《藍精靈》,在放映的時候,它的主題曲格外吸引人、似乎充滿了魔性,凡是看過一次,幾乎都會不知不覺的哼唱起來。
“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藍精靈、他們活潑又聰明、他們調皮又靈敏、他們自由自在生活在那、綠色的大森林、他們善良勇敢相互都關心哦...可愛的藍精靈、哦...可愛的藍精靈、他們齊心合力開動腦筋、鬥敗了格格巫……”
不少人認為,這首歌是美國動畫的主題曲,我們隻是制作了中文版,和《花仙子》、《聰明的一休》、《阿童木之歌》一樣,其實,這首歌從譜曲到作詞完全是原創,而且由當時的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歌舞團的兩位團長親自操刀、創作而成。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且聽娓娓道來。
2、重視1983年,美國引進了一部在比利時非常有名的漫改動畫——《藍精靈》,包裝之後進行公映,廣東電視台也引進了這部優秀動畫,并準備為這部動畫配上中文主題曲,于是廣東電視台特别邀請廣政戰士歌舞團來創作。
團領導認為這是為孩子們實實在在地做事,從上到下非常重視,于是由團長瞿琮作詞、副團長鄭秋楓譜曲,在很短的時間内完成了《藍精靈》的主題歌。
兩位團長先是對動畫做了一番功課,正所謂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美國公司制作的這部《藍精靈》其實是引進自比利時,而改編動畫片前,是一部非常有名的漫畫,作者是比利時漫畫家貝約。
貝約在1949年創作了一部漫畫——《卓漢和皮威》(Johan &Pirlouit),漫畫的内容是類似于《唐吉坷德》式的科幻故事,一對性格搞笑的主仆在充滿了荒誕要素的中世紀中展開冒險。
1958年,一直在比利時的漫畫雜志《斯皮胡》上連載的《卓漢和皮威》加入了新配角“藍精靈”,這是一群一蹦一跳的小家夥,渾身藍色、喜歡吃一種精靈莓的果實,數量有100多個,藍精靈一出現便立刻喧賓奪主,讀者們紛紛來信想看更多“藍精靈”的故事。
于是,藍精靈成為主角正式登場,貝約為他們畫了生活場所和生活習慣,于是,平時住在蘑菇房子裡的藍精靈在比利時受到熱捧、人氣飙升。
比利時将這部漫畫改編成動畫在當地電視台播出,引起了美國動畫公司的注意,美國人引進後進行了改編,并于1983年正式上映。
了解了藍精靈的曆史之後,瞿琮團長幾乎是一氣呵成,隻用了半天時間就寫出了這首歌的歌詞,有意思的是歌詞的開頭,瞿琮使用了中國古老傳說的一個傳統開頭,“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個廟”,隻不過換成了更适合國外的版本,“在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
3、尾聲
瞿琮團長因為《我愛你、中國》而獲得過魯迅文學獎,1988年,他再次獲得這項殊榮,獲獎歌曲正是這首《藍精靈之歌》。
在送審評選時,評委最初以為這是一首國外歌曲、不符合評選标準,瞿琮特别解釋後才平息了這場誤會。
時至今日,已經過去将近40年,兒時的歡樂和回憶即使已經遠去,但這首歡快的歌聲還會經常在耳邊響起。
“一時的努力會變成永恒的榮譽,人生要不斷嘗試,因為你不知道奇迹會發生在什麼時候。”——瞿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