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起初我還以為,甄嬛千方百計阻止玉娆做皇妃,是不願玉娆再成為純元的替身,或擔心年輕貌美的玉娆跟自己争寵,後來才發現:其實,這兩條都還不算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甄嬛根本沒好意思透露出來,因為實在太令人難以啟齒了。
那麼,玉娆身上到底有什麼缺陷,竟令甄嬛如此忌憚、并深以為然呢?
1、玉娆是潛在的情敵與威脅原著中,皇帝是十分看重玉娆的,大概玉娆長得比甄嬛更像純元。而且,當時的玉娆正值妙齡,顔值自然比甄嬛更勝一籌。
所以,皇帝亦想給玉娆賜名“婉”字,跟“菀”字諧音,這個字來源于一首詩,是某人追憶亡妻的。
甄嬛聽到這個字,不由得渾身一激靈,皇帝是有立玉娆為後之心啊?而且,皇帝還曾賜給玉娆一枚鴛鴦玉佩。據蘇培盛說,皇帝非常珍愛那枚玉佩,幾乎不離身。就連甄嬛也沒舍得給,包括甄嬛最得寵的時候。
自從見到玉娆後,皇帝卻把他平時視為珍寶的玉佩給了玉娆,不得不令甄嬛後背發涼,細思極恐。
後宮中,手足相殘的例子太多了。比方純元與宜修,還有野史中的武則天與她的姐姐。甚至包括當今太後,太後當初與果郡王的生母舒太妃,也曾親如姐妹,但最終怎麼樣呢?還不是把果郡王當作人質養在自己身邊,卻把昔日的好姐妹囚禁在安栖觀,終身不得自由?
也别說太後了,自己與浣碧又何嘗不是如此?她們也是一脈相承的姐妹,浣碧不也曾對她背後捅刀麼?姐妹相殘的例子太多了,甄嬛不願再步她們的後塵。
況且,甄嬛自以為,不出“意外”的話,隻要扳倒了宜修,自己就是名副其實的後宮之主,與皇後之位隻有一步之遙。
自己身邊有兩位皇子,還生了兩位公主,是為皇帝生孩子最多的嫔妃。端妃與敬妃雖然資曆老、家境好,卻都沒有孩子。就連宜修也沒有嫡子,這樣一來,太子也隻能從自己的兒子們裡選,無論誰做太子,甄嬛都是名正言順,底氣十足的太後,至于宜修,彼時也隻是個挂職的太後而已。
在這樣的前途背景下,甄嬛自然不願意再出意外了。玉娆要是跟她形成競争關系,反而讓她左右為難了。除掉玉娆,于心不忍,放任玉娆,又不甘心被玉娆搶盡風頭。甚至還極有可能被玉娆後來者居上了。
與其到時候設法應對,還不如防患于未然,把這種可能扼殺在萌芽之中。
2、玉娆缺心眼兒,會給家族帶來滅頂之災以上的擔心隻是其中之一二,最主要的是後面這條。
不知道大家看出來沒有,玉娆有點兒沒眼色、而且嚴重“缺心眼兒”。
若不是因她長得像純元,又是甄嬛的妹妹,恐怕早就被賞賜“一丈紅了”。
比如說“滴血驗親”那個橋段。當時的玉娆不由分說闖進現場,跑到甄嬛身邊質問皇帝:“甘露寺的姑子不止靜白一個,皇上也該聽聽别人的,皇上已經廢了我姐姐一次,難道還想廢第二次?”
玉娆這番舉止言論,哪裡像個受過教導的、官宦家的大小姐,分明是個不知禮數的鄉村毛丫頭。帝王面前哪有你說話的份兒?更别說出言譴責了。不說别的,就憑她進門不給帝後行禮叩拜,就足可治她個大不敬之罪。景仁宮也是她一個無名無份的外戚擅闖的?還跑來責備皇帝,你算老幾啊?
要不是仗着長得像純元,令皇帝色令智昏,她方才這番行為言論都夠得上杖斃了。
還有,後來皇帝在禦花園看到她與甄嬛在遊逛時,與她寒暄幾句,問她住得還習慣嗎?她卻話裡話外說宮裡不好,不自由,禮數多,不如自己家裡好。吓得甄嬛面容失色,忙把她掩在身後,替她圓場,以緩解皇帝的尴尬。無知而莽撞的玉娆,哪裡懂得“君心叵測”、喜怒無常啊!
這還不算最過分的,最過分的是:後來果郡王被賜死,浣碧也撞棺而亡了,他的兒子元澈就由玉娆和允禧撫養。一日,玉娆帶着元澈進宮與弘堰一起玩,恰好碰見皇帝。
皇帝誇這孩子長得好,乳母說:元澈與弘堰長得很像,就像親兄弟一樣。皇帝頓時感到晴天霹靂一般,追問了一句:“你說什麼?”玉娆卻并不查看皇帝的臉色,還生怕皇帝聽不清,強調了一遍:“乳母說他們長得像親兄弟呢!”
結果,便發生了皇帝發起的第二次滴血驗親,不過,這次是秘密進行的,皇帝甚至還招來了殺手夏刈。
話說,還有比玉娆更缺心眼的嗎?她說話做事從來不過腦子,也不懂得審時度勢察言觀色。以這樣的智商,真要做了皇帝的女人,後果該多可怕?
最初皇帝貪新鮮,或許會處處優容,可一旦新鮮勁過了,開始膩煩了,玉娆是很容易被皇帝或情敵抓住把柄治罪的。搞不好還會連累家人,讓甄家陷入萬劫不複之地。像她這種情商低又缺心眼的孩子,甄嬛怎敢讓她進宮涉險、引火燒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