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江漢街現狀?姚正國(藍衣)和郭斌(綠衣)督促樓長注意垃圾收運時間 記者王慧純 攝,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武漢江漢街現狀?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姚正國(藍衣)和郭斌(綠衣)督促樓長注意垃圾收運時間。 記者王慧純 攝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0月3日訊(記者王慧純 通訊員李軍)10月2日上午11點,江漢路協管班長郭斌在群裡收到一家餐飲商戶發來的消息,“路長,店門前有垃圾桶,麻煩盡快收運。”他連忙和江漢路中山大道城管執法中隊隊長姚正國趕往江漢路地鐵站C出口。
在交通路花樓街口三聯書店樓下,兩人看到路邊擺着十幾個垃圾桶。今年4月,上海三聯華中首店落戶江漢路步行街,除了書店,還有多家網紅餐飲商戶進駐,臨街的幾家茶飲、甜品店排着長隊,郭斌忙拿出手機拍照取證,“這難怪商戶有意見,影響生意啊”。他稱目前江漢路實行定時定點垃圾收運機制,由環衛工人逐一向沿街商戶收取垃圾,上午三聯書店大樓生活垃圾的收運時間是11點半。
書店經理侯傳玉匆匆趕來,他解釋因假期人流量大,垃圾産生得快又多,保潔提前将垃圾桶拖出來了。姚正國說:“馬上調轉運車過來。假期垃圾多,我們會和環衛那邊溝通,這段時間來勤一些。”
有噴淋降塵設備,排隊顧客不受裝修粉塵影響。 記者王慧純 攝
說話間,群裡又有消息跳出,郭斌告訴侯傳玉,“又是你們這裡,有個店長說隔壁裝修有粉塵,怕影響排隊的顧客”。大家往前走了幾步,看到臨街有一家麻辣燙正在裝修,旁邊就是“茶顔悅色”的顧客長隊。記者注意到,沿街一條門面的屋檐上都有噴頭正噴出水霧。侯傳玉見狀說,“我們開了噴淋降塵設備,我跟工作人員說一下,把噴頭開大”。1分鐘後,噴淋出來的水霧明顯變大,站在太陽下也有幾分涼意。
目前全市推行城市綜合管理路長制,按責任區設立路長,實行包保責任制,定路定崗定責定人。在“江漢路城市管理溝通群”裡的177人中,有沿街超過150個門店的店長,有負責三聯書店大樓城市管理問題的“樓長”侯傳玉,也有全天在街頭巡查的路長郭斌。“江漢路人多,事多,有了這些店長、樓長第一時間傳遞信息,協調聯動,可以協助路長更快速處置基層城管問題。”姚傳國介紹。
郭斌為老人指路。 記者王慧純 攝
郭斌給記者看他的微信運動排行,頭一天他走了近2萬步,在朋友圈裡僅排12位,他驕傲地說,“前十幾乎都是我們城管隊員,冠軍走了4萬步”。郭斌是江漢路三級路長,職責為每日巡察,發現和督促解決轄區日常問題。姚傳國是江漢路一級路長,“我是協調解決‘疑難雜症’的”。上個月三聯書店的電子大屏遭到附近居民投訴擾民,他接到投訴後多方協調,這回正好來看看解決情況。侯傳玉稱,問題上個月已解決,“我們通過後台調試,将大屏的亮度降到10%,那位居民再沒投訴了”。
郭斌展示10月1日的微信運動排行榜。 記者王慧純 攝
站在街頭等垃圾收運車的十來分鐘裡,姚正國和郭斌被問了三次路,指了兩次廁所,“麥當勞有衛生間,或者您到地鐵站裡也有”。郭斌調侃:“一天解決的事數都數不過來,嘴巴要講幹。”
姚正國告訴記者,目前路長制在該街區推行良好,“現在我們江漢路中山大道的路長群裡,一天能有1000多件事件反饋上傳,通過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和信息化支撐,大大提升了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效能。我在考慮,還想在群裡拉幾個居民。我們這條街很有幾位善于‘挑刺’的能人,有了他們參與共治共建共享,更能為我們瞄準痛點,補上‘漏洞’”。
11點15分,垃圾轉運車到場,工作人員快速将垃圾卸上轉運車,拖走十幾個堆積的垃圾桶。見街頭恢複幹淨有序,姚正國、郭斌又開始馬不停蹄地巡查。
【編輯:丁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