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耳朵頻繁發癢卻什麼也掏不出來

耳朵頻繁發癢卻什麼也掏不出來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3 11:15:00

耳朵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個部分,聽覺感受器和味覺感受器位于内耳中,外耳和中耳合稱為位聽器的附屬器,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兩部分,外耳道的皮膚上生長着較多的耳毛和腺體,分泌物質保護耳朵,避免外界細菌和灰塵的入侵。

耳朵癢,癢是外耳道皮膚感覺,受到輕微刺激引起感覺是外耳道皮膚病主要症狀之一,症狀有時持續存在也可以突然發作。

有時候耳朵突然發癢,就會特别想掏耳朵,很多人認為這是耳朵裡有耳垢,但卻什麼都掏不出,這也讓很多人感到困惑,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是因為什麼原因導緻的。

耳朵頻繁發癢卻什麼也掏不出來(卻啥也掏不出來)1

耳朵的作用有哪些?

1.收集、感知聲音

人體耳部的重要功能就是收集、感知外界聲音,耳廓收集周圍環境的聲音。并通過外耳道傳遞到鼓膜,以及中耳腔聽骨鍊,進一步傳遞到内耳,轉化為電信号,被大腦所感知。

聽覺器官是一個非常靈敏的傳聲器,它不僅能感受到聲音,還要對聲音訊号做出具體的分析,比如:聲源的方向、聲強的大小、音質的好壞、頻率的高低等等。

耳朵頻繁發癢卻什麼也掏不出來(卻啥也掏不出來)2

2.平衡功能

耳朵的重要的功能是平衡功能,起到這種功能的主要是内耳前庭器官,如果患者的内耳前庭器官出現了疾病狀況,就有可能會引起患者出現眩暈的症狀表現,出現視物旋轉感,不能站立或行走,需要采取積極的對症治療、改善措施。

3.當支架

戴眼鏡、戴耳飾、戴口罩,耳朵起一個支架功能,時間過長會給耳朵帶來一定壓力,但這些負擔相比于聽力來說,都是九牛之一毛。

時常給耳朵一些休息,緩一緩再戴回來,就不會引起佩戴時間過長造成的局部缺血。其中,眼鏡、配飾、口罩的選擇有很多,盡量選擇重量較輕,适合自己耳朵承重的較為妥當。

耳朵頻繁發癢卻什麼也掏不出來(卻啥也掏不出來)3

4.保持美觀

耳朵分布在頭顱的兩側,對于維持面容是一個重要的器官。雙側對稱的耳朵可以維持樣貌的正常,部分患者因為種種原因出現了耳廓畸形,是造成面部缺陷的重要因素。

耳朵頻繁發癢,卻啥也掏不出來?醫生:或“暗示”這4個問題

1.外耳道濕疹

外耳道濕疹多由于反複、經常掏耳等不良習慣或者内耳疾病引起,如化膿性中耳炎引發鼓膜穿孔,膿性分泌物對外耳道産生刺激,進而出現外耳道濕疹。

患者常自覺瘙癢,進食刺激性食物或飲酒後瘙癢症狀會加重,皮疹多表現為外耳道發紅、黃色漿液性滲出或者油膩性的痂屑。由于外耳道病情不易觀察,如果出現外耳道瘙癢或者流水等症狀,應首先到醫院就診,明确診斷。

耳朵頻繁發癢卻什麼也掏不出來(卻啥也掏不出來)4

2.細菌、真菌增多導緻的炎症

外耳道炎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之一,尤其在濕度大,溫度高的環境,如:多雨季節,或是遊泳、泡澡、洗頭後,此時容易使耳道皮膚變得溫暖潮濕,給細菌、真菌提供了一個非常适宜的生長環境,就會出現耳癢、疼痛、灼熱、聽力減退等症狀。

如果在感冒後出現耳朵癢的症狀,很可能是由上呼吸道感染經咽鼓管途徑引起的中耳炎。

耳朵頻繁發癢卻什麼也掏不出來(卻啥也掏不出來)5

3.螨蟲

耳朵很癢卻掏不出任何東西,可能是耳朵裡面的螨蟲所導緻,好多人都不會相信耳朵裡會有蟲子。

螨蟲是以人的皮屑為生的,人體每天都會出現大量的皮膚代謝物,它們都是螨蟲賴以生存的食物,如果不及時清潔,螨蟲會大量的繁殖,這時皮膚就會發癢。

耳朵頻繁發癢卻什麼也掏不出來(卻啥也掏不出來)6

4.老年性糖尿病

老年性糖尿病患者因為體内脂肪和血糖代謝異常,很容易會引起多種糖尿病并發症,而皮膚瘙癢是糖尿病的常見症狀。

如果糖尿病患者不注意飲食,吃太多甜辣類食物、過敏性食物,加上經常熬夜,作息不合理的話,就會導緻血糖控制不好,容易出現皮膚瘙癢症狀,其中就包括耳朵瘙癢。

耳朵頻繁發癢卻什麼也掏不出來(卻啥也掏不出來)7

保護耳朵健康,這5點你一定要知道

1.調養精神

人在情緒波動過大時,腎上腺素劇增會使血液循環加快,耳朵的内耳小動脈有可能發生痙攣造成供氧不足,嚴重時患者會頭暈目眩,發生突發性耳聾。生活中要盡量平穩心态,保持良好的情緒,可以适當學會冥想、運動來調節精神狀态。

耳朵頻繁發癢卻什麼也掏不出來(卻啥也掏不出來)8

2.盡可能地維持耳道幹燥

大家在洗頭發或洗澡的情況下,我們的水分很容易進到耳朵當中,那樣就非常容易造成耳部的細菌滋生造成耳廓的瘙癢。

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維持耳道的幹燥,假如實在是維持不了的話,在洗完澡之後可以用棉球悄悄的占據一下耳朵當中的水分。

耳朵頻繁發癢卻什麼也掏不出來(卻啥也掏不出來)9

3.不要勤掏耳朵

如果我們經常使用耳機聽歌,或是聽其他東西,耳朵是比較容易産生更多耳屎,還會偶爾伴随着癢,經常帶耳機的那段時間就會感覺這樣。總想去掏耳朵,也總會有時不小心弄疼耳朵,容易弄傷。而且經常掏耳朵拿着舒服的感覺容易上瘾。

自發的掏和戳反會起到相反作用,而且還會将耳垢推向内耳。耳鼻喉專家建議不要去做耳燭。

4.掏耳不要過于用力

在看耳朵時一定不能過于用力,本身耳朵的内部結構環境就比較敏感脆弱,毛細血管衆多,如果在掏耳朵時太過用力就會造成耳朵受損出血的情況。最好是采用棉棒的形式進行擦拭,以及轉動的方式掏出雜物。

耳朵頻繁發癢卻什麼也掏不出來(卻啥也掏不出來)10

5.遠離噪聲及持續高強音現場

日常生活中,汽車鳴笛聲、KTV裡的音響聲、MP3裡的音樂聲等過大都會“傷耳”,我們應該養成良好的用耳習慣,減少噪聲對耳朵的影響。

掏耳朵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1.選擇幹淨的工具,比如挖耳勺、棉棒等。

2.動作要輕柔,因為一不小心就會損傷外耳道,造成感染。

3.避開别人,找一個安全的地方,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當你掏出耳朵時,如果突然被擊中,這很可能會造成意外傷害并打破鼓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