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上海徐家彙地區監測到的戶外最高氣溫,達到了40.9攝氏度,這是什麼概念呢?上一次上海出現如此高溫,還是在100多年前。
根據上海氣象台,目前上海已經出現了“百年高溫”,連日來的極端熱浪,追平了1873年以來的上海最高氣溫記錄,而且考慮到目前還沒有迎來三伏天,所以,這極有可能不是上海今年最高的氣溫,簡單來說,就是更熱的日子可能還在後面。
7月13日,南方多省發布高溫預警,除了上海之外,四川、江蘇、浙江、雲南、重慶等多地,都持續出現4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天氣,氣象專家也表示,今年我國多省的持續高溫,的确具有極端性,今年的熱浪比往年來得更早,持續的時間更長。
那麼,為何今年會出現極端高溫,這是什麼原因導緻的呢?
根據氣象分析師的介紹,今年我國南方的持續高溫,主要與從今年6月下旬開始持續走高的“副熱帶高壓”有關。
據悉,副熱帶高壓又被稱作“高溫使者”,它的走勢強弱,直接對我國夏季氣溫造成影響。作為一個龐大又穩定的暖性系統,如果副熱帶高壓在一個地方出現了長期盤踞的情況,那麼,當地就會出現持續性的悶熱天氣,而且由于濕冷空氣進不來,也會導緻當地天氣一直晴朗少雨,時間久了,旱災也會随之而來。
舉個例子,在2013年的夏季,我國南方多省也曾出現過類似的極端高溫,當時貴州等地還因此發生了特大幹旱,背後的主要推手,就是副熱帶高壓。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南方高溫持續不退,一個過去不被人們關注的“夏日殺手疾病”——熱射病,也開始被大家熟悉。目前,南方多地都已經出現了多名熱射病患者,情況也都很嚴重。
那麼,什麼是“熱射病”?它和高溫天氣有何關系?
過去一周,我國浙江、四川、上海等多地,都出現了“熱射病患者”,患者年齡也是從20多歲到60多歲,這些人的特點,都是在高溫的環境中待了很長時間,從而嚴重中暑。
或許有朋友會覺得,中暑并不會有多嚴重,然而如果是熱射病,那麼,死亡率可是高達70%以上的,比方說在我國四川,近期就有熱射病人經過搶救無效後去世。
根據專家介紹,當患上熱射病,那麼,就代表體内熱量過高,人體的氣溫調節功能已經徹底失控了,這時候,受到高溫的影響,體内的神經組織、各個器官等,就都會在高溫的烘烤下受損,例如很多熱射病患者在就醫的時候,通過檢查,他們體内的髒器,就好像是“被煮過”了一樣。
據悉,除了戶外工作者之外,在極端高溫的天氣裡,老弱病殘孕等,也同樣是很容易中暑,出現熱射病的,因此,在炎炎夏日,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溫,即使在夜晚也要注意,因為極端高溫的天氣裡,夜晚的氣溫也會在30多攝氏度,同樣也是容易中暑的。
那麼,南方高溫何時才會結束?還會再出現極端高溫嗎?
通過氣象預報,南方這一輪的持續高溫,最快也要從7月16日開始,才會伴随着“北方冷渦”的靠近,而漸漸得到緩解。
此外,在7月16日之後,南方多省也将在7月末之前,都會出現持續性的降雨天氣,多地甚至會出現暴雨,這也讓不少網友都表示,今年我國夏季的氣候變化,是暴雨和高溫交替登場,擔心等到今年8月進入三伏天後,氣溫還将持續走高。
正常情況下,三伏天都會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間,由于如今全球氣候異常,極端天氣開始趨于常态化,因此,不排除我國南方在本輪高溫過後,還會出現極端高溫,大家也要多關注當地的天氣變化情況,多注意防範。
那麼,今年既然是一個“熱夏”,是不是意味着我國今年冬季還會出現“冷冬”呢?說起來,今年的氣候高壓也與從2020年出現後,就一直沒有離開的“拉尼娜現象”有關。
一般當它出現的時候,對我國氣候的影響,就會是“熱夏冷冬”,而且根據氣象學家的分析,“拉尼娜現象”有可能要到2023年才會離開,所以,對于北半球的影響也将持續。
現如今,地球的氣候開始變得越來越“怪”了,朋友們,你們覺得這會是什麼原因導緻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與我們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