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常收到系統推送的互動參與話題,很多關于婚姻離婚率、背叛等等,今天借此話題做一份自己的所聞所閱,所見所曆,用你我之問分享生活美好!目的有兩個,第一回應我為何取名“聞閱之問”;第二借以大家的智慧簡析話題的答案,也是集N多的互動參與而沒來得及參與的一次性回答,以示對頭條朋友們的感謝。
過去的十幾年裡,我國的離婚率基本一直呈上漲趨勢。2020年,我國結婚登記814.3萬對,離婚433.9萬對,離婚占結婚比例高達53.3%。同時,結婚率則逐年下降。婚戀問題成為社會的主要焦點。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一結果?
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富不過三代”,這句話真的有一定根據嗎?
為什麼在育兒上,母親會比父親更投入?
人類文明演化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在新的曆史節點下,新興思潮噴湧而來、各種聲音争論不斷;我們該如何回到人類身體本身,從生物學的視角重新理解人性、愛與婚姻、社會與文明?
人類學視角:到底什麼是生物演化?為了搞清楚什麼是生物演化,我們先要談談演化生物學。演化生物學是專門研究生物演化的學問。根據達爾文的演化論,所有生物都是演化的産物,演化是理解生物奧秘的鑰匙。在深入達爾文的物種演化論之前,我們有必要追根溯源,弄清楚什麼是演化。
演化譯自英文“Evolution”一詞;它最根本的意思是“變化”,其次是“分化”。
什麼是“變化”?
在生物學的視角中,它是指一種生物變成另外一種生物的過程。我們每個人都曾看到過這種變化,例如毛毛蟲變成蝴蝶……
“Evolution”這個詞的第二層含義是“分化”。分化是指一種生物在不同的空間内可能會變成兩種不同的生物。所以,“變化”指的是在時間範疇内發生的事情,“分化”指的是在空間範疇内發生的事情。
我們将“變化”與“分化”這兩個不同的概念相加,又能創造出新的意義,即“生命樹”。
那麼,什麼是“生命樹”呢?
“生命樹”即共祖說,它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來自于同一個祖先。下圖是達爾文在1837年所做的筆記,我認為這時他已經意識到了生物的演化過程。
接下來,我們來分析達爾文《物種起源論》中的唯一一張插圖。
在這張圖中,最上層代表的是現生生物,即我們現在可以看見的生物;而下面代表的則是它們演化的過程,呈現出一種樹狀的關系。換句話說,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同出一源,在時間中變化,在空間中分化,最終呈現出生命樹的形态。
下圖是德國演化生物學家艾倫斯特·赫克爾做出的生命樹圖。從19世紀末到一戰前,赫克爾一直都是全世界最知名的演化生物學家。
在了解了生物演化論中的變化、分化以及生命樹這三個重要概念後,你就會發現這一套理論可以解釋生物世界中最重要、最明顯的兩個特征:适應與歧異。
适應就是每一種生物似乎都配有适當的裝備,從而在它生活的環境中生存下去;而歧異則代表着生物的多樣性。
但地球上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種不同的生物呢?這需要我們從生物演化論的發展來理解。
一個更大的視角:從自然史看生物演化談生物演化論,我們必須從另一個英文詞彙着手,即“Natural History”。
但“Natural History”這個詞的意思經曆了曆史上的變化。英文源自拉丁文,拉丁文又源自古希臘文;因此,我們要從古希臘中查找“Natural History”這個詞的意思。在古希臘文中,“History”的意思是研究,“Natural History”則可以理解為自然研究的記錄,可以翻譯成中文的“自然志”一詞。
直到18世紀,“Natural History”中的“History”一詞才有了現代的意義,“Natural History”也從“自然志”變成了“自然史”。自然史是指過去的自然、現在的自然與未來的自然,它們之間互不相同。此外,自然史中的“自然”二字也有兩層不同的含義:一是指地球,二是指地球上的生物。也就是說,自然史既代表着世界是不斷變動的,也代表着生物是不斷變動的。
問世于18世紀的自然史,在當時直接挑戰了聖經年代學的權威。在西方,聖經年代學是非常神聖的學問,它的任務之一是推算造物主創世的時間。我們知道,《聖經》中的創世時刻是在公元前4004年;而如果我們接受聖經年代學的說法的話,那麼整個地球、甚至整個宇宙的曆史就都不超過6000年了。
與之相對,如果我們從自然史出發,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結論。
自然史是指自然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這一概念源自地層學的研究。
西方人研究地層學得出的一個結論是地層關系等同于曆史關系。堆疊的地層就是地球的曆史書,每一個地層都代表着一個曆史時代;低地層距離現在較遠,高地層距離現在較近。
要想推算地層的年代或地球的年齡,一個基本假定就是我們肉眼所看到的現象全部都是自然力量造成的,如河流沖刷、雨水沖刷、風力侵蝕等,并且這些現象都可以被觀察和測量。因此,學者們早就推算出地球的年齡絕不止6000年。
科學家還發現,地層中有生物化石存在,每一個地層都有獨特的生命組合,生物組合的不斷變化代表着生命史的變遷。所以,地層學和古生物學在一開始就結下了不解之緣。
回過頭來看,自然史就是地球史加上生命史,曆史成為了理解自然、組織自然的關鍵變項。
那麼,自然史的根本問題是什麼呢?
是物種起源問題。這個問題具體内容包括地層内的生物項(生物組合)為什麼在不斷地變化?為什麼地層内不斷有物種消失,也不斷有物種新生?……
拉馬克在18世紀末提出生物進化論,他認為,生物一直在進化,生物與非生物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生物有内在的驅力。拉馬克的生物進化論是一種直線進步論,生物朝着完美的境地不斷變化,這其實反映的是18世紀啟蒙時代的進步史觀。
此外,拉馬克還将地質學中的時空關系轉化為價值關系。他認為,高地層的生物,或者說較為年輕的生物,是高等生物;反之則是低等生物。
與拉馬克不同,達爾文的演化論并不強調“進步”這一概念。1859年,達爾文出版《物種起源論》,并針對物種起源問題給出了答案。達爾文認為,古代生物消失不是因為滅絕,而是演化成了不同的物種。
演化的機制是“物競天擇”?No,還有“人擇”那麼物種是如何演化的呢?
達爾文的物種演化理論叫做“天擇”,即在沒有人類幹預的情況下,生物個體的繁殖機會不同,有的多、有的少、有的則毫無機會,“适者”才能生殖。由天賦來決定生殖機會,所以叫做“天擇”。
與“天擇”相對的是“人擇”,即由人來決定生殖的機會。事實上,達爾文的演化理論以人工育種經驗為模型,比如馴化糧食和家畜,使用的手段就是“人擇”,從而來解釋地層中生物組合的變化。
但無論是天擇還是人擇,達爾文演化論的前提都有兩個:一是個體之間永遠存在差異;二是生物的生殖潛力大于生活資源,即使世界上隻有一種生物,它仍然會演化,個體之間也會發生激烈的生存鬥争。
由于生活資源在不斷變化,所以适應環境才是硬道理,不适應就會被淘汰。因此,達爾文的生物演化論強調的是“适應”,而不涉及“進步”。
生物吸收養分、排洩廢物,隻要生物活着就會破壞自己的環境;那麼,環境在不斷變化,生物也就非演化不可。
有性生殖的困局:“富”不過三代生物的生殖離不開性。關于性,我們需要區分兩個概念:一個是Sex,即性本身;一個是Sexuality,即與Sex有關的解剖、生理以及行為。我把它翻譯成性象。在弄清楚這兩個概念之後,我們再來談生物的定義問題。
生物的“生”不是活着的意思,而是生殖的意思,這也是生物和非生物最大的區别。我們可以通過一副對聯理解其中的含義,即“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生活的目的在增進全體人類的生活”。可以說,“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這句話就是生物學最根本的原理。
生物有兩種生殖模式:一種是有性生殖,一種是無性生殖。最單純的生殖方式是無性生殖,一切的選擇都在于自身。但有性生殖卻需要一些前提:首先,必須要找到異性;其次,必須要說服異性。
與無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授人以柄,操之于人”,基因遺傳效率大幅度降低,所以說“富”不過三代的背後,是最簡單的生物學原理。有性生殖最明顯的結果就是“性擇”,即異性成為了驅動演化的機制。
雖然無性生殖是最原始的生殖模式,但是有性生殖卻是生命世界的主流生殖模式。為什麼會這樣?
到目前為止,這一問題仍然是演化生物學之謎,或者叫“有性生殖之謎”。一個比較流行的說法是,生物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化,每一個物種都生活在其他物種創造的環境中,于是每一種生物都被迫演化;所以說,生物演化其實不為争先,隻怕恐後。簡單來說,有性生殖是創造變異的機制,而變異就是希望。
兩性關系由什麼決定?接着,我們主要來探讨有性生殖的基本事實。
首先是生殖分工。兩性生産的生殖細胞不同,雌性的生殖細胞是一個完整的細胞,但雄性的生殖細胞是不完整的;因此,雌性的生殖細胞有潛力單獨發育成一個胚胎,而雄性卻不能。
其次是兩性必須要合作。因為兩性的生殖細胞起始點不同,所以要合作,但合作必然孕育着背叛;更麻煩的是,兩性的生殖利益不平等,這就使得背叛成為了常态。因此,有性生殖的根本困難就是難以防止剝削與背叛。
如何防止剝削與背叛呢?要麼是雙方損益相等,使得對方不願背叛;要麼是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使得對方不敢背叛。結果就是,有性生殖的演化變成了兩性鬥争的曆史。
此外,我們還發現,人類雖然是哺乳類的一種,但人類卻有其獨特的性象。
從性征上來看,人類女性持續地維持性征,且無發情期。人類女性在青春期後就擁有了乳房,且終身不退;但例如貓、狗等其他哺乳類動物中的雌性在不生養孩子的情況下,沒有乳房。在兩性關系上,人類的兩性長期合作,共同撫養子女;但其他哺乳類動物都是由雌性來撫養子女。
無論是人類還是其他哺乳類動物,哺乳類的雌性身體都是一具自給自足的生産機器。哺乳類雌性全身心地投入到生産中,雄性微小的投資等于雌性全身的負擔,所以兩性的親職投資存在嚴重的失衡。在哺乳類生物中,對于雄性而言,雌性無異于生産機器;因此,作為明确的生産機器的雌性就成為了雄性全力争奪的對象。
而且,在哺乳類動物中雄性的體型大于雌性;自然而然地,雄性也就更容易施暴。但值得注意的是,雄性欺負雌性不是演化的結果,而是演化的副産品。其次,雄性之間的生殖成就有巨大的差異,有的是妻妾成群,有的則成為絕戶。
此外,哺乳類的生殖生理是體内受精。結果就是,雄性的交配行動與其生殖成就脫鈎,這就導緻了信息的不對稱;男性無法絕對無誤地判斷孩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為了對抗這種信息不對稱,男性想出了種種禁锢女性身體的方法,讓女性保有絕對的忠誠,如古代的深宮大院。
為什麼會出現婚姻?
在哺乳類中,人類的兩性關系很是獨特。首先,人類直立行走,身體結構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骨盆成為了承受體重的結構。下圖呈現的就是黑猩猩骨盆和人類骨盆的對比情況。
人類骨盆的特殊性導緻女性的生産過程非常緩慢且痛苦,因此,在每一個人類社會中,女性生産都離不開他人的協助,這就是所謂的“兩性合作”。
那麼人為性發明的社會功能是什麼呢?
我們先從兩種不同的黑猩猩談起。一種是Chimpanzee,一種是Bonobo,翻譯成中文都叫黑猩猩;它們在200萬年前互相分化,和人類共享同一個祖先。
我們知道,性的生物功能是生殖,但與人類一樣,Bonobo也為性發明了社會功能;它們用性來當作社會互動的潤滑劑,以各式各樣的性遊戲來緩解社群内部的沖突;另外,雌性還利用性來結盟,從而讓雄性難以欺負。
至于人類,人創造了新的社會關系——夫婦,也就是說,夫婦關系是由性來定義的。從這一層面來說,Bonobo和人其實并沒有多大差異,隻不過Bonobo是開放式的性關系,而人是私密式的性關系。
哺乳類的常态是雄性為争奪雌性彼此暴力相向,可是人類用人文創制來解決色的問題;人類發明了婚姻,婚姻制度才是人類社會的基礎。然而,從人類學聯姻理論來看,婚姻卻成為了家族間政治聯盟的手段,反而與當事人無關。這樣一來,要如何維持婚姻呢?
在古代,婚姻受到各種社會力量的約束,例如在傳統的熟人社會中,他人的評判就可以作為一種約束力量。相反,在現代社會,婚姻以愛情為基礎;但愛情是難以捉摸的,一個人可以莫名其妙地愛上另一個人,也就可以莫名其妙地不再愛那個人,愛情反而成為了抛棄的借口。
所以說婚姻在現代社會中變得非常不穩定,這就是相信愛情的結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