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實的世界中尋找恐龍是怎樣的體驗。
本月初,一款小衆的古生物學家模拟器《恐龍化石獵人》(Dinosaur Fossil Hunter)登陸了Steam。在遊戲中,玩家可以扮演一名古生物學家模拟發掘古生物遺骸、同時為自己的博物館搭建恐龍骨骼展架。
這款遊戲可能對大部分人來說僅僅是“模拟器宇宙”的一粒小小塵埃,不過對我來說卻充滿了新鮮。因為,除了恐龍愛好者的身份,我還是貨真價實的恐龍研究者。
我想結合這個小小的遊戲,來和大家聊一聊在真實的世界中尋找恐龍是怎樣一個體驗。
在《恐龍化石獵人》中,遊戲一開始你會置身于一個展廳,裡面展示着幾種在北美地區比較常見且大衆辨識度都很高的種類:似鳥龍、腕龍、異特龍和埃德蒙頓甲龍。不過這部分的内容我想放到最後再說。
首先我們在遊戲中會看到,“你”,一個恐龍愛好者,在8歲那年的野外撿到了一塊恐龍化石的碎片(雖然旋即他就弄丢了······)。
主人公八歲時候撿到的化石碎片
那麼現實中可以遇到這樣的事情嘛?如果在某些特定的地方,那也許還是挺容易的。國外一些撿到恐龍化石甚至因此改變命運的人是存在的,不過我們還是先講講國内的情況。我國其實是名副其實的恐龍大國,大部分省級行政區都是發現了恐龍化石。一些省份尤其的多,以我的研究區域雲南為例,這裡的早侏羅統的地層廣泛發育,在化石豐富的楚雄州,幹農活發現一些恐龍牙齒或者化石碎片是一件不稀罕的事情。
搜尋化石時在田野中發現的恐龍骨骼
在遊戲中,“你”在20歲的時候鼓足勇氣報名了一個區域性恐龍研究的志願者活動,并且成功當選,成為了整個遊戲的開端。在我國的話,更多參與到古生物研究的人還是研究者本身,而協助挖掘的則是非常熟悉當地環境并且一直參與挖掘的老鄉們。
至于是否應該在這之間穿插一些志願者作為科學傳播的紐帶,我想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事情。在我看來,愛好者是否可以成為志願者可能取決于人手數量和知識水平,脊椎動物的化石相比來說還是數量不多,志願者的存在也許會對化石造成一些不确定因素。不過我也曾耳聞研究者為了自己手上化石的唯一性而親手砸了在野外發現的保存完好的新标本,所以我想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事情。
在結束了遊戲中無聊的拼木質恐龍的步驟後,“你”開始真正的以一名志願者的身份進行前期的發掘工作。主人公的身邊有着搭好的簡易帳篷,裡面可以進行一些初步的硏究,以及睡覺。
遊戲中的簡易帳篷
現實中不一定會出現這樣的帳篷。有些野外挖掘的地方可能距離城鎮很近,尤其是在黑河騰沖線的右側。所以我們的野外工作可以當天去當天回,或者在鄰近的城鎮住下。去年暑假我就是在小縣城住了半個月,旁邊的華萊士已經是縣城裡為數不多的品牌快餐了。
說回正題,作為志願者,“你”第一步的工作是駕車前往一個指定區域,去勘探那裡的岩石是否蘊藏者化石。很多人其實比較好奇,恐龍化石究竟是如何能夠發現找到的呢?
這裡想給大家普及一個概念:地層層序律。用最簡單話來說就是在沒有任何地質運動的情況下,老的地層要比新的地層更靠近底部。與之對應的化石層序律則是說每個時代都有與之對應的生物,演化關系上祖先類群比後裔類群出現在更早的地層中。
比較水平的沉積地層,可見層理
建國以後開展了大規模的地質勘探,地層基本是探明的。那麼已知恐龍出現的時間是三疊紀晚期到白垩紀末期,這段時間所代表的的地層有可能會存在恐龍。不過還需要注意一個很簡單的點,化石存在的岩石絕大多數是沉積岩,沉積岩大緻分為海相和陸相兩種沉積類型,而恐龍是生活在陸地的生物,在海相地層中去找就有點刻舟求劍的味道了。尋找恐龍的原理是全世界都通用的。“你”既然知道了地點,第一步是要到達現場。化石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像開盲盒,所以前往現場的路并不一定是順暢的。
遊戲中我們需要駕駛越野吉普車并且需要下車清理阻礙前進的樹木或者石頭。對研究者來說,會開車尤其是手動擋的車是一個優勢技能。雲南因為人口相對比較稠密,村落之間相聚不遠,彼此都有水泥路相連,條件可能會好一些。如果是在新疆或者内蒙等地,出野外也許意味着進入真正的無人區。這樣的野外是有一定危險的,而且條件會相對差很多。不過目前囿于研究區域的限制,這樣的野外暫時還沒有參與。當“你”到達指定的區域後,便要開始在可能存在的地層中尋找化石的蛛絲馬迹。遊戲中所體現的尋找化石的手段比較符合美國作為強國的實力,尋找化石居然可以使用探測器(其實是地面穿透雷達GPR啦)。
傳說中的GPR
因為此前從未聽聞使用這個方法尋找化石,我特地搜尋了一些資料,大緻了解了其工作原理。大緻來說,GPR是利用向地下發射電磁波,根據介質所反射回的時間和強度都有差别,從而發現于圍岩不一樣的物體。此前很少用在化石的尋找中,哪怕有文獻的支撐,受用的範圍我想也不會特别大。那麼就當這個在遊戲中是為了簡略尋找的過程吧。畢竟尋找化石是很費經曆且需要大量經驗的。在遊戲中體驗現實世界的枯燥無味,這絕對不是好的模拟器所應該做的事情。
當你在GPR中尋找到與圍岩不盡相同的物體後,用旗子插在附近作為标記。當檢查完一整個區域後,回收标記物的同時,用鏟子和鋤子剝去圍岩,露出可能蘊藏化石的岩石。随後用石膏打包放在箱子中,準備帶回營地。
遊戲中的大緻步驟
現實中哪有這麼簡單!在去年野外過程中,也确實發現了一隻保存了後半部分的恐龍(包含了部分背椎、薦椎和尾椎),但是我們的發掘過程可能更依賴于經驗。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與導師和我在山上掃視四周,然後發現了山體上的出露的部分(我這個菜鳥是壓根看不出來)。
能看出圖中埋藏的化石嘛?我反正不太能
之後便是申請挖掘。得到許可後便帶着工具進行發掘工作。我們的工具比起遊戲中要顯得不是那麼先進,除了大号的地鑽和柴油發電機,其他的工具可以說是簡陋,比如簸箕、一塑料袋的502膠水以及随處可見的廢舊報紙。
熱火朝天的挖掘現場
當工人把化石從圍岩上鑿下來以後,初步的清理工作已經開始了。這個步驟在遊戲中進行了簡化,并沒有直觀的體現。普通大衆在博物館看到一具具恐龍的骨骼或者骨骼模型展示,會認為研究的全部都是這些骨骼。其實不然,保存恐龍的圍岩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整個挖掘工作圍岩的信息都會被記錄。
圍岩的記錄工作
比如哪兒是頂哪兒是底(即時代新舊,頂指代距離我們時代更近的地層,底則反之),化石挖掘的位置在什麼地方,都是需要詳細記錄的。當骨骼初步從圍岩上剝離後,需要記錄這塊骨骼相對于全身的相對位置,經驗豐富的人可以大緻判斷是哪個部位的骨骼。用水筆清晰明了的記錄在骨骼上,然後用舊報紙将其包裹住。随後放在簸箕中,人工運往停在附近的越野車上。
遊戲中當“你”找到化石之後,你會在就地用石膏打包并且運回研究基地。現實中也是與之類似,不過在打石膏之前,會先用舊報紙或者舊麻布包裹化石。
用報紙簡單包裹化石,并标注相關信息
畢竟,切割石膏的工具可是不長眼的,要是沒有緩沖,經驗欠缺的新人很有可能把化石也鋸到。像是雲南這樣化石資源有點過分豐富的地方,每件标本打包運回北京是不現實的。所以大部分的化石其實留在了當地,也許裝架展示(如恐龍谷),也許放在标本存放室,等待後續的硏究。這一等,也許就是幾十年。
準備後續處理的恐龍骨骼,也許很長時間不會有人來研究
當化石運送到室内,真正的清理工作随之開展。這可能是遊戲的重中之重。你需要先切開石膏,給化石初步的清掃,随後如果親自動手,将會有酸劑軟化、清除沉積物、清洗、拼接和裝架的工作。當然這些步驟完全可以交給工作人員,隻需要最後的裝卸即可。遊戲中,這應該是最接近辨認化石的部分,如果做的足夠精細,是完全可以做一個教學類程序的。
拼裝開始,遊戲中根據難度不同會有不同的提示
拼裝結束
現實中化石的清理可能也是一件繁瑣且枯燥的事情。當你從存放标本的地方拿出标本,首先要做的就是拆卸石膏。這個可是個體力活,盡管有電切割機,盡管裡面包裹了石膏,工人們還是會建議使用小鋸子親自動手鋸。
如果是小型的标本還好,以我研究的蜥腳形類為例,這些小家夥動辄都是五米以上的體型,到了時代更晚一點的則已經變成了十幾二十米的小型巨物。它們也是這個地球陸地上存在過最大型的生物了,哪怕是一個骨盆,光是重量就已經超過我了,更何況打上了石膏。所以我在室内整理的時候,一天能把一個石膏鋸開已經是很快的速度了。這個過程中,也會不可避免的造成化石的輕微受損。
石膏的拆卸工作,非常耗費體力和耐心
好不容易鋸開以後,工人會教我在化石的表面噴上一層清漆,作用是為了對化石和圍岩進行加固。而在拆卸過程中受損的化石,如果破碎面比較小,用502簡單塗抹粘合即可。如果是大的斷面,則需要用到粘合劑和固化劑。整個過程像是泥瓦匠在砌牆。這個過程中産生的味道真的會造成一些不适。
打上了清漆的胫腓骨
清漆風幹了的化石在需要的情況下終于可以進行精修了。你看到的化石外圍其實都是圍岩,它會緊緊地包裹住化石。這個時候需要用到氣泵筆(姑且這麼叫),将附着在化石表面的圍岩一點點震掉。這是一件相當考驗技術的活,作為一個新手我還不是很好馴服自己的手,所以這些活還是主要是工人們在做。
修理前後的明顯對比
遊戲的最後,是讓“你”設計展館的内容,包括恐龍裝架的姿勢。顯然,遊戲中你是身兼多職,實際工作中這部分是交給博物館的設計,并不是研究者的工作(也許布展的時候會參考我們的意見)。這裡想要說一下遊戲中的牌子,也就是前文所提到一開始出現的場景。
出于閱讀文獻的習慣,我試着将系統語言設置成英語,展示牌的内容出現了一些變化。可見如果是成品的話,至少中文内容上還需要好好琢磨一番。
埃德蒙頓甲龍的中文展示牌翻譯不準确,且缺少了種名這種關鍵信息
最後,再展示一下現實裡完工的裝架标本是什麼樣吧:
黃氏雲南龍的正型标本,同時也是展示的裝架标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