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北京冬奧精神 推動藝體融合發展”——新時代舞蹈與體育發展座談會現場 中國藝術報記者喬燕冰 攝
“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未來”。4月8日,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尤其是用20字概括的北京冬奧精神,在社會各界引發熱烈反響。為更好地學習貫徹重要講話精神,砥砺再出發,一起向未來,4月11日,中國舞協在中國文聯文藝家之家舉辦了“弘揚北京冬奧精神 推動藝體融合發展”——新時代舞蹈與體育發展座談會,中國文聯書記處書記(挂職)、中國舞協副主席黃豆豆,中國舞協主席馮雙白,中國花滑協會主席申雪等出席會議,中國舞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羅斌主持座談會,與李莉、關金林、隋文靜、韓聰、彭程、金揚、楊芳、張曉歡、沈鴻飛、黃峰、陳丹等來自中國花滑協會和國家花樣遊泳隊的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馮英、夏小虎、柳斌、吉成章、費波、李響(線上參會)、胡曉、段妃、蘇鵬、周遊等中國舞協有關方面負責人、舞蹈界專家、藝術家、編導一起,圍繞“舞蹈視角下的體育藝術崛起”“奧運人才培養與舞蹈之探究”“藝體融合的路徑與未來”等議題展開深入座談,共同探讨舞蹈與體育的相互促進和深度融合發展。
與會人員合影
中國文聯書記處書記(挂職)、中國舞協副主席黃豆豆
中國舞協主席馮雙白
中國舞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羅斌
中國花樣滑冰協會主席申雪
“實現藝術的覺醒”
在花滑這項技術與藝術交織融合的競技體育項目中,如果說技術磨練提升是可參照甚至可被量化,那麼藝術追求不僅無形可循甚至無邊無限,這無疑是花滑最大的挑戰和尋求突破的關鍵點。而自2019年中國舞協與中國花滑協會開啟戰略合作讓舞蹈藝術深度介入花滑以來,尤其是北京冬奧會雙方共同努力取得佳績,也讓彼此探索更多可能和潛能。
花樣滑冰國家集訓隊教練關金林
花滑國家集訓隊教練關金林講述了如今在國際賽事中摘金奪銀的中國花滑曾經曆的筚路藍縷的藝術探索之路。“早期音樂的使用比較落後和粗糙,往往是簡單将一個或快或慢的節奏剪接在一起,把音樂亂剪一通”,“所謂編排就是技術動作 簡單滑行,把音樂充滿,再加上點藝術表現,無非是擡一下頭、手、腿,甚至隻是用手畫一個圈,僅此而已”。關金林透露,伴随比賽規則的改變和中國花滑的成長進步,無論音樂使用、動作編排都在不斷提升。“随着節目的編排難度增加,也到了最重要的,即對于表演情感的投入需求越來越強。在早期表演時,是從‘面無表情’到非常不協調的微笑,再到内心發展成有一些故事,然後表演開始投入,這是多年來演變的過程。現在頂級運動員的節目中已經不單單需要漂亮的動作,更加注重表演的情感投入,他們内心必須有故事,由心而出的動作才更有感染力,才更能征服人。”關金林說。
2022北京冬奧會花樣滑冰雙人滑自由滑比賽冠軍韓聰
實現藝術的覺醒,思考如何用自己的身體感染世界,這是隋文靜的感悟,也是她和韓聰這對冬奧冠軍一直在努力實踐的。韓聰直言,非常希望舞蹈老師幫助他們挖掘情感和心靈上的東西。同時他認為,在藝術的浸潤下,運動員還需要像演員那樣解放天性。“在運動員中,往往小男生、小女生手拉手都覺得很尴尬、很别扭,更談不上‘内心戲’,這樣給一套《卧虎藏龍》的動作,他們可能隻展示一套架式,卻傳遞不了内在精神。”韓聰希望未來可以形成針對運動員的藝術教學體系,幫助他們提升藝術素養和水準。
北京花樣遊泳隊主教練、國家花樣遊泳隊集體項目主要負責教練張曉歡
“以前我們通常說一個好的花樣遊泳運動員必須是一個好的泳者,現在我們意識到,好的花樣遊泳運動員不單是一個好的泳者,還要是一個好的舞者。”北京花樣遊泳隊主教練、國家花樣遊泳隊集體項目主要負責教練張曉歡介紹,花樣遊泳陸上時間不能超過十秒,且隻有在水中躍起和踩水動作這些部分能出水,所以不僅要求運動員手上的大幅度動作,肩關節的柔韌性、動作的創意編排和表現力等是緻勝法門。
中央芭蕾舞團編導費波
作為中國舞協選派指導花滑國家集訓隊運動員舞蹈專業訓練的專業師資成員,中央芭蕾舞團編導費波坦言,通過雙方合作更深入了解花滑與舞蹈的共通與差異,在陸地上和在冰面上感受完全不同,對賽事規則以及冰面動作要領的陌生也成為二者融合最大障礙。花滑人舞蹈藝術素養的提升應一點一滴從小做起。在啟蒙階段、人才培養的最初階段就應将各種藝術訓練植入選手身體中,讓它們像種子慢慢成長、開花,因此需要舞蹈和體育在藝術和技術層面更長久地不斷碰撞和融合。
花樣滑冰集訓隊北舞組主管教練楊芳
而事實上,藝體融合人才培養在舞蹈界與花滑界之間已經具體實踐并開花結果。花樣滑冰集訓隊北舞組主管教練楊芳介紹,2018年5月,中國花滑協會與北京舞蹈學院聯手創辦花樣滑冰跨界跨項集訓隊,對從北舞附中挑選的52名具有舞蹈功底的學生進行滑冰培訓,最終選定6人進行專業的冰舞訓練。經過不懈努力,已在全國花滑專業賽事中獲得多個獎項。2019年北舞附中開設了花滑實驗班,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楊芳表示,幾年來在花滑協會和舞蹈學院的努力下,不斷在跨界跨項新理念新嘗試中找到适合幫助冰舞選手快速成長的各種方法與模式,希望讓孩子們在舞蹈熏陶下,把骨子裡對舞蹈的感覺盡快生長出來。
期待“中國風”寫入“規定舞”
無論是被譽為冰上版的“隻此青綠”,還是冰上上演的《夜宴》,“中國風”不僅是奧運健兒在冬奧賽場上不時上演的“中國式浪漫”,也成為花滑和舞蹈人交流中一個頻頻出現的關鍵詞。
2022北京冬奧會花樣滑冰雙人滑自由滑比賽冠軍隋文靜
“希望有一天能在國際大賽上演繹國粹京劇和戲曲,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給世界。”這不僅是作為教練的關金林内心的渴望,也是隋文靜和韓聰等運動員一直在摸索的方向。但很多國際裁判看不懂中國文化元素,要如何突破?“冰舞中有不同風格的規定舞,在前兩年有一個國外冰舞運動員因為出色的Hip-Pop風格表演,自此将Hip-Pop風格寫入花滑的規定舞中。如果中國小朋友從小學習花滑,慢慢把自己的風格變成獨一無二的,在世界賽場上争取裁判認可,可能有一天在花滑冰舞賽場上就能看到所有外國選手都在滑中國風格,那一天值得我們全力以赴努力,也是我接下來想做的事。”隋文靜說。
國際滑聯級裁判員、首都體育學院教師陳丹
以多年前一位中國選手曾在國際賽場上以《十面埋伏》充滿中國特色的身體語言,在高難度的技巧下征服裁判獲得那個年代男子單人滑最好成績為例,國際滑聯級裁判員、首都體育學院教師陳丹表示,中國花滑發展的這三四十年中不斷挑戰、不斷創新,努力把中國元素帶入以歐洲人為主導的花滑世界中。希望通過藝體融合發展,體育和舞蹈完美地結合,能夠涵養中華文化,推出更多有中國特色的作品,更好地用中國語彙講好中國故事。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舞蹈系副教授蘇鵬
同樣是中國舞協選派參與花滑國家隊做舞蹈與花滑共建的北師大藝術與傳媒學院舞蹈系副教授蘇鵬介紹,“當時我準備了大量的中國古典舞動作素材進行教學,想尋找切入點。但發現這種方式似乎并不理想,甚至給運動員和我都帶來了困擾。”由此啟發蘇鵬對舞蹈之“力”、冰上之“力”與中華文化内在聯系的思考,比如是否可以依托花滑冰與刃之間的流動與頓挫、徜徉與急停、盤旋與沖刺、緩沖與失重等體現中國書法藝術的精魂,依托花滑比舞蹈極緻得多的空間流動性與空間線條感,在冰這張紙上創造出書法狂想曲。
中國舞協副主席、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英
關于藝體融合的路徑和未來,中國舞協副主席、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英指出,要增強中國文化自信,在強強聯合、資源互補的前提下,充分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代中國精神。“中芭的藝術發展方針是有三足鼎立的宗旨,即傳承好古典的、創作好民族的、發展開拓好現代的。無論是體育比賽還是藝術領域,不斷向前行時,我們一定要站在自己腳下這塊厚重的、蘊含中華民族燦爛文明的土壤上,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特色之路。我相信無論是花滑、花樣遊泳、藝術體操以及舞蹈藝術,我們有信心能夠跻身于世界一流行列,共同建立體育和藝術的話語體系,在國際賽場和舞台上擁有我們的話語權。”
中國花滑協會競賽顧問、裁判員委員會主任黃峰
研創适合花滑從業人員的特色舞蹈課程,提高從業者的舞蹈賞析、創編、表達能力;研發提升、豐富中國運動員節目内容的訓練方式方法,發掘不同級别運動員的身體及情感表達潛能;跨界合作研發先鋒表演模式,探索中國特色藝術表現形式走向世界的創新路徑,這是中國花滑協會競賽顧問、裁判員委員會主任黃峰給出的藝體融合的展望。
藝體融合催生“花滑精神”
“偉大的事業孕育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推進偉大的事業。”的重要講話精神感召和激勵着大家,将北京冬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攜手聯動、藝體融合,共創未來,成為花滑人和舞蹈人的共識。
“無論是運動員還是舞蹈演員,都要牢記一句話:‘走下領獎台,一切從零開始。’這句話包含着我們對超越和創新的共識,也包含着我們對未來的共識,而藝體融合、跨界跨項正是我們努力超越自我、攜手創新發展的有益嘗試。我們正在共同努力的,是對冬奧精神的發揚,為我們今後收獲更多合作成果、取得更大突破,做好了鋪墊。”黃豆豆表示,衷心希望中國舞協和中國花滑協會保持知重負重、直面挑戰的昂揚鬥志,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種困難挑戰,通力合作,共克時艱,繼續推進戰略合作生根發芽、開枝散葉,拓寬合作路徑和渠道,鞏固成績,擴大成果。希望中國舞協在配合花滑隊員的各項比賽,選派專業師資指導花滑進行舞蹈專業訓練、比賽節目編排、音樂解析與表達,提升運動員藝術修養和藝術表現力外,還要着眼長遠,立足于機制創新,探索常态化合作,雙方通過探索奮鬥,發現和培養更多跨界的優秀人才,補齊短闆、提升弱項、互相幫助,既要追求舞蹈藝術多點開花結果,更要實現體育藝術全方位崛起,全方位實現藝體高質量融合,為共同推動中國舞蹈事業、冰雪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和實現文化強國、體育強國建設目标貢獻力量,用奮鬥鑄就輝煌!
“北京冬奧會表彰大會後,中國冰雪也開啟了2026意大利米蘭冬奧備戰周期的新征程。今天的活動是我們開啟征程的加油站,是我們出發的新起點。我們要把今天座談的認識成果和精神成果,轉化為行動成果和實踐成果。我們要以重要講話為指引,結合意大利米蘭冬奧會備戰啟動實際,大力弘揚北京冬奧精神,将專家和老師的意見建議進行梳理,全面細緻進行研究,拿出貫徹落實的實際舉措,為中國花滑備戰新征程,開好局,起好步,打下紮實基礎。”申雪說。
“今天是體育界給舞蹈界上了非常生動的一課,這一課也是關于北京冬奧精神的一課。”馮雙白表示,探索中國特色的藝術表形式怎樣走向世界,能夠被世界所認可,藝體融合已見成效,未來需要朝着更加大膽、更加多元融合的方向努力。同時,馮雙白強調,在全媒體、新媒體時代的氛圍和環境中,數字媒介和影像等技術對于體育和藝術動作技術、表演風格等的發展都在産生越來越深刻的影響,也對運動健兒和舞者提出了更大挑戰與更高要求,必須迎難而上實現更大突破。“奧運賽場上,一個特寫鏡頭切進去,隋文靜最後靠在韓聰的肩上要流淚的那一瞬間我自己眼淚就下來了,那是什麼力量?是現代新媒體鏡頭下的美麗,讓我們看到了感情的力量,也是藝術的力量。”
羅斌表示,“40年前,中國女排第一次奪得世界冠軍時中國推出了‘女排精神’,這種精神延展到老百姓口中成為一句話——人生能有幾回博;40年後,北京冬奧會傑出的表現被認定為‘北京冬奧精神’,希望在中國舞蹈和中國花滑共同努力奪得北京冬奧賽場上的輝煌之後,雙方的合作能夠在未來取得更多成果,并生發出一種‘花滑精神’,屬于藝體相融的一種精神,這種精神的核心表述應該包括舞體相和,共創未來,這是我理解的體育和舞蹈藝術融合的景象。”
北京舞蹈學院芭蕾舞系教授胡曉
花樣滑冰集訓隊北舞組運動員代表沈鴻飛
青年舞蹈家李響線上發言
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藝術院碩士生導師、一級演員段妃
中國舞協街舞委員會常務理事周遊
(作者:中國藝術報記者 喬燕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