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讀者後台留言,說他祖上是光緒時期的舉人,墓碑上寫着“候選知縣”,問禦史“候選”與“候補”有什麼區别?
如果對清史了解不是那麼深入的話,一般是分不清這兩者區别的。通常情況下,“候補”這個詞出現的頻率更高,而“候選”在通俗讀本中并不常見,多見于官方史料和一些專業書籍中。雖然兩者僅為一字之差,但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清代官員的任職程序比較複雜,正式入職之前稱為候補、候選,這些人僅僅是獲得了官員的身份而沒有正式入職。因為主要是講知縣的任職情況,所以其他的職官略過。
各省知縣出缺,吏部就會啟動铨選程序,競争知縣崗位的大緻有八種:一為進士出身“榜下即用”知縣;二為大挑舉人;三為拔貢、優貢朝考成績優異者;四為軍功保舉人員分省試用者;五為各省督撫明保人員經引見奉旨以知縣用者;六為丁憂開複、處分開複及病、養銷假回省者;七為捐納人員分省試用者;八為其他分發人員。
以上八類人員,就構成了廣義上的候補知縣。不過具體到铨選的時候,又分為兩種情況。一類是經過吏部考核直接任命的,另一類則是不經吏部铨選而分發各省的。
如果是經過吏部铨選而分發各省的,那麼就屬于候選知縣,他們到省後是不需要再經過督撫的考核,拿着吏部的憑證就可以直接上任的。
而經過地方督撫考核的這部分人,則稱為候補知縣,他們雖然也會在吏部注冊,但卻不能馬上到任,而是需要經過試用,合格後方能就任。
清代的知縣大部分都屬于候補任職,吏部将分發各省試用的人員分為幾個班次,其中有“候補知縣”一班。分發各省以知縣候補的人員中,以進士即用知縣、大挑舉人、捐納和軍功人員最多。
以上候補人員中,以進士即用知縣的班次最優,此外,丁憂開複、處分開複及病、養銷假回省而過去曾擔任過知縣的候補人員次之。至于大挑舉人、貢生、捐納、軍功人員,因未曾擔任過實缺,且有些乃異途出身,所以候補的時間很長,即便是實授,也多為簡缺。
需要注意的是,各省的候補人員都需要經過一個試用期,即所謂的“以知縣試用”,時間為一年,到期時由該省督撫進行甄别,合格後方能實授;如不合格,督撫可題請将其改為教職,又或是退回吏部。
朝廷有明文規定,所有分發各省的候補知縣,如果不經過試用,又或是試用期不滿,不得補實缺。一旦出現問題,督撫就要受到處分。
說到這裡就有一個問題,候補知縣在試用階段具體是幹什麼呢?大緻說來,候補試用人員分為“輪委”和“酌委”兩種。
“輪委”就是按班次和到省時間依順序委署,通俗地說就是按出身和先來後到為原則;“酌委”就是候補知縣表現突出又或是立有功績,可以不按照程序進行任用。
不管是“輪委”還是“酌委”,候補知縣都會被任命為代理或署理知縣,具體管理某一縣的事務,其工作職責與正式的知縣并無不同,有固定的俸祿,無非就是多了一個試用的頭銜。
分發各省候補的知縣,如果沒有進入試用階段,那麼就要無限期等候。期間,督撫也會安排一些臨時差事,比如辦理各種發審、赈災、清查保甲等事務。
這種情況是比較常見的,尤其是在一些突發情況下,可以彌補督撫衙門人員不夠的缺陷。同時,候補知縣又可以通過臨時差事獲得曆練的機會,督撫也可以借機考察他們的辦事能力。但更重要的是,一旦獲得臨時差事,則可以領取有限的薪酬。因為按規定,候補知縣是沒有俸祿的。
分發各省的候補人員,如果沒有被實授、試用,也沒有被委以臨時差事,那麼就會陷入生活窘迫、狼狽不堪的境地。唯一的辦法就是舉債,時人對于這種情況多有描述:
“需次之員,遠者萬餘裡,近者亦不下數千裡,傾家挈室,閑職赴省,歲周不得差,則富者告貸,貧者典鬻。得補缺矣,則初任每以多試以簡缺,盤項先虧,責後賠前。私債既充,加以公項,公私交迫,進退狼狽……”
分發各省的候補人員,候補期間欠下的債務稱為“肚子”,舉債的候補人員在實授後除了償還本息外,還附有其他條件,債主往往會派出賬房師爺以及各種長随,稱“帶肚子師爺”、“帶肚子二爺”。
顯然,這些人到了地方後,隻能是敲骨吸髓禍害百姓,這種情況必然會導緻基層吏治的腐敗。
說到這裡,各位應該清楚了候選與候補之差别了,開篇讀者提出的問題也有了答案。他祖上是候選知縣,如果通過吏部铨選後,到省以後就不必坐冷闆凳,也不需要試用,直接就可以到崗就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