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俗話:“十裡不同俗” 。農曆新年是全國性的慶祝活動,但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做事方式。南北風俗差異最為顯着。這裡有十個最有趣的例子。
小年:竈神節新年前一周,中國家庭的傳統習俗是祭祀一位被稱為廚房的神,即家庭的保護神。這天燒了一張竈神的紙像,将神靈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家中的品行。
在北方,這個節日在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慶祝,而在南方,這個節日是在農曆臘月二十四慶祝。據說,這種差異源于曆史上官吏和朝廷在23日慶祝小年,而24日是為普通公民保留的。在南宋時期(1127-1279)之前,中國的帝都位于北方,這也是北方人繼承23日慶祝小年的傳統的原因。
除夕夜除夕夜,中國家庭聚在一個屋檐下,共同敲響新年的鐘聲。南方的中國家庭在這一天享用豐盛的自制盛宴,圍着餐桌聊到深夜。在北方,家庭傳統上整天一起包餃子,以及圍在電視機前觀看一年一度的央視跨年晚會。
肉與魚
在南方,清蒸魚是除夕餐桌上的必備品。魚的中文單詞“yu”聽起來與“剩餘”一詞相似,這就是為什麼吃魚被認為是吉祥的原因——尤其是在擁有豐富海鮮傳統的南方沿海地區。
相比之下,北方菜肴更有可能以豬肉而不是魚為特色。例如,豬肉碎與糖、花生、棗甚至真錢一起用作餃子餡,象征着繁榮。
正月初一在北方,除夕包好的餃子在正月初一吃。吃餃子被認為是繁榮的預兆,因為餃子的彎曲形狀類似于傳統的金元寶。
而南方人喜歡制作年糕,一種用糯米制成的丸狀蛋糕,以及湯圓,一種帶有甜餡的飯團甜點,通常是芝麻粉。
大年初二
按照慣例,已婚婦女與丈夫的家人一起過年,并在農曆的第二天回到父母家中吃午飯。
在北方,有句家喻戶曉的說法:初一吃餃子,初二吃面。面條的光滑質地意味着未來一年順利。
與此同時,在南方——特别是在廣州和香港等粵語地區——大年初二還有另一場名為“開年飯”的大餐,可以在家裡吃,也可以和朋友或同事一起吃。
大年初五
大年初五,商店和企業重新營業。在北方,重開伴随着鞭炮,以驅邪驅邪,擺脫過去一年的厄運,而在南方,老闆傳會向下屬發放裝有現金的“利是紅包”。
紅包紅包,普通話叫紅包,廣東話叫“利是”,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給個紅包給你的意思!是長輩送給未婚晚輩的現金禮物。在北方,給予的金額往往更大。100 元人民币通常是最低金額,而非常近的親屬,例如孫子,可能會收到 1000 元人民币或更多。
在南方,紅包金額通常較小,10元左右。然而,雖然北方人傾向于隻給他們的家人發紅包,但在南方接受紅包的範圍要大得多,那裡的禮儀規定紅包應該發給你經常接觸的任何服務人員——例如門衛,清潔工、保安、理發師等。如前所述,在南方,老闆也會給員工發紅包。
傳統舞蹈
農曆新年期間,通常會在街頭表演儀式性的民間舞蹈。舞獅舞龍在中國南方很常見,尤其是在香港。舞獅由隐藏在獅子服裝中的兩名舞者表演。更雄偉的舞龍,需要多位舞者組成一個舞團,操縱色彩斑斓、起伏不定的龍身。
在北方省份,您可以期待看到由穿着鮮豔的舞者在鼓和鑼聲中表演的秧歌,以及在高跷上表演的舞蹈和運動壯舉。
祭祖
在南方,傳統上,家庭在新年期間參觀寺廟以向他們的祖先緻敬。除了燒香祈福外,他們還可能會帶來食物供品和放鞭炮。
相比之下,北方人的習俗就比較簡單了。除夕夜,北方人在家中為祖先燒香燒紙。有時,他們會跪在祖先的紀念碑前,并在其前供奉食物。
裝飾最後,北方人和南方人的裝修習慣略有不同。在北方,用紅色的紙做的複雜而美麗的剪紙是很常見的。另一方面,南方人更喜歡展示盆栽金橘和微型橘子樹,以及蘭花和牡丹等花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