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矛盾沖突都一定有一個核心點。
這個核心點常常有兩個,一個是我們在溝通中存在的問題;一個是我們在最初的關系,比如成為夫妻之前就存在的問題。
而之後出現的這些問題,其實基本都是在這兩個問題上延伸出來的。
所以,在處理矛盾沖突的時候,要學着去抓我們的核心問題。
那比盯着那些衍生問題,并去跟它們較勁,其實更重要。
我們通過一個案例來理解核心問題和衍生問題。
小A跟男友談了三年戀愛,談婚論嫁時兩人因為彩禮的問題談崩了。
雙方父母都堅持按照各自地區的風俗來辦,小A和男友也自然的站隊自己的父母,誰也不讓誰。
多次溝通未果後,兩邊就這樣拖着,既不讓步也不解決。
後來,男友開始與家裡安排的相親對象見面約會。
小A知道後,是又氣又急。畢竟兩人沒有正式的分手,男友這樣相親算什麼?
然後兩人又因為這件事起了很多的争執,多次鬧得不歡而散。
從而兩人糾纏的重點也從彩禮問題轉移到了你“到底愛我還是更在意相親對象?”。
男友相親的事情,相當于是繼彩禮之後,又在他們感情上重重的砍了一刀。受傷之後,兩個人又因為溝通不到位,加上處理又不到位,隻是胡亂的包紮了一下傷口。
然後就拖着,不去想辦法讓傷口快速愈合,反而是去糾結去争辯,傷口包紮的方式,是應該系成甜美的蝴蝶結還是打個酷酷的結。
慢慢的,傷口開始化膿,生瘡。
這時候,他們的每一次争吵其實都是在向對方傳遞“你不重視我,你不認可我”。
雖然我們用這樣的一種比喻的方式來看待他們之間争吵的焦點,其實覺得還蠻可笑的,對吧?
但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在現實中真的是這樣做的。
我們會不斷的用一些細枝末節的争吵來回避關系中真正的核心沖突。而這些細枝末節的沖突,其實是由我們沖突的核心問題衍生出來的,它們是枝葉相連的。
如果我們真正的沖突沒有被解決,那這些細枝末節的沖突就會不斷的以一種新的形式出現。
那案例中,小A和男友的核心問題是什麼?
是彩禮問題,對吧?同時,從彩禮事件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小A和男友彼此還沒有成熟,還沒有從自己原生家庭保護的羽翼下很好的走出來。
雙方都沒有以一個成年人的姿态去面對,去溝通,去解決各自父母在彩禮問題上的争執不下。
所以,彩禮真正的核心問題,其實是小A和男友。
雙方父母有分歧,其實是特别正常的,這不是問題的關鍵。更重要的是,他們兩個人,在那個分歧出現的時候,他們可不可以以一個成年人的姿态站出來。
比如兩個人商量出一個方案來,然後各自去搞定自己的父母。那這就是在幫助他們學習用一種成年人的姿态來面對婚姻的過程。
假如這次遇到的彩禮問題,他們可以協商解決,那相信以後他們會慢慢的學到更多的共同解決問題的經驗。
相反的,如果這一次他們沒有學會共同協商,在遇到分歧時,依然是一種對原生家庭很依賴的狀态。
即使彩禮的問題解決了,他們成功的走進了婚姻,那對于他們組成的小家庭的責任的承擔程度,其實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這樣過下去,其實就已經不是他們兩個人在過日子,而是兩方的家族在過日子。
但,兩方的家族是不可能融合的。
最後的結果是,雙方會不斷的在争奪權利。
那時,小A這小兩口就會感覺到自己的婚姻失去了控制。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關系中的核心矛盾,其實一般都是跟我們個人成長有關,跟我們的溝通能力息息相關。
很多人在面臨冷暴力的時候,往往就隻能看到當下的痛苦和問題,就是沒有辦法去抓住最核心的問題。
結果就是,我們隻能跟當下的問題去糾纏。
但會發現,你越糾纏這些問題,你越是沒有辦法解決,而且會讓兩個人彼此都消耗很多。
其實冷戰後關系的修複,并不是說拿你當下很辛苦很努力的做了多少多少來對比。而是在于,你有沒有抓住這個核心的點在哪裡,你做的這些修複工作有沒有做到點子上?
找到兩個人之間的核心矛盾,明白我們的問題到底是出在哪裡時,那個時候,我們的修複就變得事半功倍。
要找到核心問題,首先就要找到關系的負性循環,就要聚焦互動的過程。尤其是當兩個人發生沖突之後,彼此是怎樣互動的,彼此是怎樣去解讀對方的行為的。
那這個過程,其實才真正是在考驗我們經營婚姻的能力。
我們繼續用小A的案例來說明,因為彩禮導緻沖突後,小A和男友的負性循環是怎麼産生的?
首先是男友去跟别人相親,小A主動找到男友溝通,他們的負性循環是這樣的。
小A說,“我媽說了,咱們結婚必須按照我們這邊的風俗來辦,不然的話,她不會同意我們結婚的。”
其實光從這句話我們就可以想象得到,小A說這個話時,語氣是命令式的,她傳遞的信号是,【我媽媽的話,不容置疑,你要支持,要理解,要按照這個方向來辦】。
而男友是這麼回應小A的,“我媽也說了,我們這邊娶媳婦都是按照我們這邊的風俗來辦的,不然我們在親戚鄰居面前擡不起頭”。
那男友這個回答裡,其實他強調了兩點:第一點:我要按照我媽說的話來辦;第二點:我要面子。
如果不這樣辦的話,我在我們家,在親戚鄰居跟前,擡不起頭。這點其實是他給【自我保護】找的一個捍衛的理由。
他為什麼要自我保護?
因為小A說的話讓他感受到了威脅。
所以他本能的要去保護自己,而且給自己找了一個盾牌,就是【我們家要面子】。
如果沒有按照我們家的辦,我們就會在親戚鄰居前擡不起頭來。
小A聽完男友這樣說後立馬回嗆道,“那你就不能跟你媽說說嘛,咱倆好了三年了,你要真愛我的話,為什麼就不能妥協一下?
你永遠都是【你媽說,你媽說】,那你到底想不想娶我?”
小A的這個語句模式,其實跟她第一句話是很相似的,她第一句話是用她媽媽的話來命令,這句話她仍然在用壓迫,用命令的方式講,
【你要愛我的話,你就應該妥協,你不能什麼都是你媽說,你要說你想要怎樣】,
她想繼續用壓迫的方式,把男友心裡的想法給逼出來。
那大家覺得,這種壓迫命令的語氣下,男友會好好說話嗎?
幾乎不可能,對吧?
果然,男友反擊道:“那你不也你媽說,你媽說嗎?你還說我?我要是不想娶你的話,我幹嘛跟你說這麼多?我們在一起都這麼長時間了,難道你還不知道我嗎?”
男友的這個回答裡其實就包含了好幾層含義:
第一層含義,是他的反擊。因為他從小A的話裡解讀到的是,小A說他是媽寶男,什麼都聽媽媽的,把媽媽的話當成聖旨。
所以他反擊說,你不也是把你媽媽的話當成聖旨一樣嗎?
潛意思是在說,你跟我是一樣的,你不要瞧不起我,貶低我等等。
第二層含義是,他要保護自己。【我如果不想娶你的話,我幹嘛跟你糾纏這麼多?】,這是他在自我保護,為自己去辯白。
然後他反問小A,【我們在一起這麼長時間了,難道你不了解我嗎?】
言下之意就是,我是愛你的,你不要懷疑我的愛啊。
被男友反問後,小A又換了一種方式來壓迫,“那既然你想娶我,為什麼你不能妥協一下?是你們家的臉面重要還是我重要?反正你自己看着辦吧。”
很明顯,這句話壓迫的感覺就更濃了,對吧。
相當于是把 娶我=妥協,我=你家臉面 畫上了等号。
讓男友二選一,對吧?
選你們家的臉面,我就不跟你在一起了。
選我,你就要妥協,按我媽說的去辦。
那基本上到這裡,這次的溝通就失敗了,結束了。
果然,男友聽到小A這樣說的時候,就不再講話了。
後來,隻要兩個人在一起,男友就不再主動去提彩禮的事情,或者是敷衍,轉移話題。
而男友越不提,小A就越着急。因為兩家這樣拖下去越久,小A心裡越沒底。
但每次這樣逼問下去,心裡其實也清楚沒什麼結果,幹等着,也不知道這個事情什麼時候是個頭。
那從上面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兩個人的負性循環是:
每當要談到彩禮話題的時候,小A都會用一種命令的語氣告訴對方。
她試圖用這種強硬的方式來讓男友妥協。她覺得,隻要男友妥協了,問題就解決了。
同時,她認為,這也是在考驗對方是不是足夠愛自己。
然而小A的男友,每一次聽小A這樣用命令,強硬的語氣說話時,他感覺到的都是,自己不被尊重,不被信任。
而且女友還在考驗自己,這讓他覺得特别不舒服。
剛開始,他還會為自己辯駁,會說“你看我 怎樣怎樣……”
慢慢的發現,自己總是被要求去證明這些的時候,就會覺得越來越累,越來越累。
然後這個關系對兩個人就都成了一種消耗。
兩個人争執的重點也從彩禮變成了【你到底愛不愛我】。
那這樣的循環,肯定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并且其中一方漸漸的會覺得很累。
所以發展到這一步的時候,當小A再跟男友說,我們來談談婚禮的事情吧,男友就會拒絕。
但是,他又不敢直接當面的拒絕,于是就會同意家裡安排的相親。
為什麼他不敢當面拒絕呢?
因為當面拒絕的話,就相當于他拒絕了這段關系,他不想承擔這個責任。
前面說過了,他們兩都還不太成熟,都沒有以成人的姿态去解決問題。
雖然他對小A還是有感情,但是他又不願意去跟小A溝通。
因為根據他以往的經驗,他們每一次談的結果都是不歡而散,永遠是他被命令,被要求。
然後他不斷的自保,不斷的為自己辯白,這個過程真的非常非常累
他已經不想再面對這種場景了,同時他也知道,再這樣回避下去,問題會越來越大。
可又始終沒有找到一個更好的處理方式,所以就這樣一直拖下來了。
當彩禮問題變成了兩個人之間沒有辦法去談的問題的時候,帶來的影響又是無時不在的,加上兩個人對于未來都是不确定的。
那這種不确定就會帶來焦慮。
所以,即使是很小的矛盾,很小的分歧,都會被無限的放大,變成兩人随時分開的導火索。
小A在思姐抽絲剝繭的引導下,認識到自己溝通不當的問題。
但很快,小A又來找思姐了。她說,“我知道之前是我做得不對,我不該那樣強硬的去逼他。我已經開始改變我自己了,我跟他談的時候,已經不想再去逼他了,但是,他現在仍然不想跟我談這件事,怎麼辦呢?”
很多時候,其實一個人的行為模式是體現在方方面面的,而不僅僅是一件事情上。
如果一個人有改變的話,在另外的事情上,她其實也是會被别人看到的。
所以當小A說,我已經改變了的時候,其實,她隻是認識到了自己在這件事情的處理方式上需要有些調整。
但是在其他方面,她其實還沒有意識到【我要做些什麼樣的改變】。
那她有哪些需要改變的地方?比如說,她自己在婚姻中的不安全感,她為什麼會有那種命令,強硬,壓迫的語氣來跟男友去談彩禮的事情?
其實跟她自己的認知有關系。因為她認為,我嫁過去,我就是弱勢的那個人,所以彩禮上我就更不能向你低頭。
所以,她把所有的事情都歸到對方夠不夠愛自己的一個高度上來。
那這是她需要去調整的一個地方。
當她真正的看到了自己處理問題的模式之後,她理解了自己跟男友兩人各自的處境了,
當她真正能夠做到這些的時候,當她能夠不再逼着對方馬上交代,馬上給自己一個表态。而是她馬上有一個處理方案,比如說,兩人各自都回家去跟父母協商,彼此都能退一步,都有一個妥協。
那這個妥協可以先從我自己開始,然後兩個人在這個妥協基礎上再達成一緻。
比如,當小A把自己的想法跟父母去商量後,然後再拿着經過父母同意後的方案來跟男友去協商。
那男友完全沒想到小A會為自己妥協的時候,即使他嘴上沒有說什麼,但是你會看到,他整個人,跟之前消極處理彩禮事情的态度已經不一樣了。
比如,他可能會在關系中慢慢恢複對小A的關心,還會主動提出去做自己父母的工作,主動承諾結婚之後不會讓小A受委屈等等。
其實,在他們關系最開始的時候,就已經進入一種負性循環裡。
小A越擔心自己會在關系中被看低,她就越會用很強勢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而男友也就越覺得有壓力,越覺得自己是不被信任的,也會要保護自己,那他就會逃避沖突。
他越逃避,小A就越會覺得我是不被重視的,是不被愛的,就越想逼他。
然後兩個人的關系就會走進一個死胡同。
所以我們會看到,負性循環的一個特點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循環下,兩個人是這個循環組成的一個部分。沒有一個人是單純的受害者或加害者。
同時,兩個人都會感覺自己是被否定的,被傷害的,然後都會為了保護自己,把責任推給對方。
這樣做,既可以讓自己顯得沒有那麼差勁,也能讓自己壓力沒有那麼大。
但往往這麼做的時候,就越是把對方推得更遠,循環就會繼續,而且會不斷放大,關系也會因此而越來越惡化。
那如何破局呢,如何從負性循環裡走出來?
首先,從内心和他建立同盟關系。
可以試着告訴自己,現在,我的痛苦跟他的痛苦相比,兩個人的痛苦是相等的,他未必會比我少。
雖然他表面看上去可能沒有那麼痛苦,但是我知道,他的内心其實一點都不比我少。
那這是在幫助兩個人去建立一個同盟的關系,
當你這樣跟對方溝通的時候,你可以把内心深處隐藏的傷害拿出來。
這其實也是在幫他更敢于直接去面對你。
其次,走出受害者心态。
在兩個人建立了同盟之後,要想從這種負性循環裡走出來,就要先從自己出發。
讓自己從原來的受害者位置上試着走出來。
要知道,在當下的負性循環中,關系中的兩個人都是受害者,沒有人是無辜。
那在這個環環相扣的鍊條中,一旦有一方變換了位置,另外一方其實是會跟着改變的。
那怎樣能跳出自己原來的受害者位置呢?
給大家一個很好用的方法:關系時間軸。
大家可以試一試。拿一張紙 ,列出你們關系的橫向時間軸,從你們相識最開始的那一天,慢慢的到結婚,到現在。
在每一個時間點下,你們的關系是怎麼樣的?
你可以在每個關鍵時間點上用三個關鍵詞來概括你們的關系,然後把一些有重大改變的時間節點用特殊的顔色标出來。
你可以重點去研究,時間标重點的地方。
你去找這樣兩個關鍵信息,第一個關鍵信息,你有什麼改變?在那個時間節點上你有什麼改變。第二個關鍵信息,他有什麼改變?接着,問自己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這些改變會發生?
第二個問題,在這些改變發生之後,你是怎麼照顧自己的,他又是怎麼照顧他自己的?
那這樣做是為了讓我們在梳理兩個人關系的時候,重新去為兩個人的關系做歸因。
當你的歸因改變了,你的情感和認知也會對應改變。
那個時候,你在這段關系中,卡在的那個位置上也會發生改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