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甯遠考古遺址公園

甯遠考古遺址公園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0 20:57:19

為更好地做好舂陵侯城遺址的保護規劃,2019年10月~1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甯遠縣文物局對其進行了全面的調查與勘探,簡要介紹如下。

01遺址概況

1遺址位置

舂陵侯城遺址位于甯遠縣東北約30公裡的柏家坪鎮,包括舂陵侯城址和舂陵侯墓。其中舂陵侯城址位于柏家坪鎮的柏家村,西南距離舂水約1.2公裡,東部和北部與省級永連公路相距約0.5公裡(圖一)。

甯遠考古遺址公園(湖南甯遠縣舂陵侯城遺址調查與勘探)1

圖一 舂陵侯城遺址位置圖

2城址現狀

舂陵侯城址雖長期受自然和生産生活的影響和破壞,但整體保存相對較好。舂陵侯城址平面呈長方形,四周夯土城牆保存相對完好。東、西城牆長170米,南、北城牆長135米。城牆用土夯築而成,殘高2~6米,頂現寬8~11米,現已被當地居民辟為菜地或種植灌木(圖二)。

甯遠考古遺址公園(湖南甯遠縣舂陵侯城遺址調查與勘探)2

圖二 舂陵侯城址現狀(上南下北)

02調查、勘探收獲

1地層堆積

地層堆積主要是指調查、鑽探所見的堆積層,包括城址文化堆積、護城河内堆積和城牆夯層堆積。

1.城址文化堆積

根據鑽探的結果,可知城址地層堆積厚薄不均,文化堆積相對較薄,厚度0.3米~1.5米不等,其中城址内文化堆積層相對較厚,其包含有碳粒、陶片和燒土等(圖三)。

甯遠考古遺址公園(湖南甯遠縣舂陵侯城遺址調查與勘探)3

圖三 城址文化堆積分布及包含物平面圖

2.護城河内堆積

現存護城河寬窄不一,其中北面和西南面較寬,東面相對較窄。經勘探,城外護城河基本為“U”形,開口寬10~12米,底寬8~10米。護城河内堆積3.5~5.5米,其上部為人工回填後形成的淤土層,底部為清灰沙淤土或深灰色淤土,包含有木頭、砂石等,為自然淤積層。

3.城牆夯層堆積

城牆有明顯的夯層,夯層較緻密,多為灰褐土、黃褐土或紅褐土,中夾雜有少量陶片或瓦片,其中在北側城牆底部發現陶瓦層(圖四)。夯層厚薄不一,為0.11~0.21米,城牆上部夯層中有較多的細小的鵝卵石。城牆堆積層順序與城外堆積層基本順序相反,推測城牆應是就地取土夯築而成。

甯遠考古遺址公園(湖南甯遠縣舂陵侯城遺址調查與勘探)4

圖四 北城牆底部夯層及陶瓦層

2采集遺物

調查過程中,在城址範圍内采集到較多瓦片和少量的陶片。遺物主要分布在城牆内外兩側地表以及夯土層下(圖五)。

甯遠考古遺址公園(湖南甯遠縣舂陵侯城遺址調查與勘探)5

圖五 遺址采集遺物分布地點

采集遺物主要有陶片和瓦片,以瓦片為多,另有見少量的青磚。

1.陶瓦

陶瓦多闆瓦和筒瓦殘斷,多泥質紅陶和灰陶,燒制火候較低。瓦整體較薄,瓦面施繩紋,内側為布紋(圖六~圖七)。

甯遠考古遺址公園(湖南甯遠縣舂陵侯城遺址調查與勘探)6

圖六 采集闆瓦

甯遠考古遺址公園(湖南甯遠縣舂陵侯城遺址調查與勘探)7

圖七 采集筒瓦

2.陶片

陶片主要為泥質灰陶,有少量夾砂紅陶。多器底,燒制火候較高(圖八、圖九)。紋飾以方格紋為主,另見有米字紋和葉脈紋(圖一〇)。

甯遠考古遺址公園(湖南甯遠縣舂陵侯城遺址調查與勘探)8

圖八 采集陶器器底和口沿

甯遠考古遺址公園(湖南甯遠縣舂陵侯城遺址調查與勘探)9

圖九 采集方格紋、葉脈紋陶片

甯遠考古遺址公園(湖南甯遠縣舂陵侯城遺址調查與勘探)10

圖一〇 采集陶片紋飾拓片

1、2.葉脈紋 3、5、6.細方格紋 4.粗方格紋 7-9.米字紋

03結語

通過此次調查鑽探基本确認了護城河的寬度和深度,對城牆夯層、城門以及舂陵侯墓有了新的認識。

限于調查勘探,隻能根據遺址内采集遺物年代,初步推測遺址的年代為兩漢時期。但遺址仍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諸如城内建築、城門結構,城址的始建年代、使用年代和廢棄年代等,均有待進一步的考古發掘确認。

(圖文轉自:湖南考古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