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新版注音是對“文盲”的妥協。
即:對于人們常常讀錯的一些字詞,新的官方注音,按照讀錯的方向更改了。
顯著的一個就是“拜拜”,不少人發音為bái。在《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中,“拜”的正确讀音是bài。然而在第6版,“拜”增加了注音bái。
另一個詞語“确鑿”經常被讀成què záo,在詞典中原本的正确注音是què zuò,但新版從俗,改為què záo了。
“對文盲妥協”這當然是網友自己開的玩笑,但說起來,語言文字本來就是一種“約定俗成”,很多字,意義沒什麼差别,讀音卻好幾個,容易把人繞暈。
比如“薄”這個字, 除了bò (薄荷)比較好分辨,báo 和bó,在許多語境下,能真正弄清、合理使用的有幾個?
新版注音做了哪些更改呢?
還記得那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嗎?騎原本讀jì,如今改成qí了,“坐騎”同理。
還有一個“說服”,以前都讀shuì fú,其實每次念起來都别扭,如今改成shuō fú,感覺舒坦了不少。
大快人心的還有“呆闆”,由 ái bǎn變為dāi bǎn,聽起來更順耳了。
荨麻疹的荨qián,也改成了不容易讓人猜疑的xún。
還有更多的字,多餘的音被取消:
框,統讀 kuàng,取消 kuāng(門框);
拎,統讀 līn,取消 līng(拎東西);
澎,統讀 péng,取消 pēng(澎湃);
繞,統讀 rào,取消 ráo(回繞);
往,統讀 wǎng,取消 wàng(往前走);
尋,統讀 xún,取消 xín(尋思);
蔭,統讀 yìn,取消 yīn;
咱,統讀 zán,取消 zá(咱們)
……
據悉,早在1985年12月,國家語委會就聯合幾個單位,發布了《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
到了2016年,又對這份審音表提出了修訂意見。有些字在修訂後的讀音,與人們傳統的認知差異較大。
這些内容,多年來似乎沒怎麼普及。而前文所說那些字詞,據說還未通過審議。
有人認為,修改注音應該是有多角度衡量的,僅僅是因為“讀錯的人較多”,很難具有說服力。
若不惜以破壞詩詞的韻律為代價将錯就錯,則得不償失。尤其是當下,很多字詞都有讀錯現象,或者認字認一邊的問題。
如果哪一天,連“鴻鹄(hú)之志”錯讀成鴻鹄(hào)之志也變得順理成章,豈不是讓當年那些努力學習的好學生們難堪?
你怎麼看?
| 整合自網絡,侵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