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泰勒科學管理的終極目标

泰勒科學管理的終極目标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13:21:03

此文章為長文,共分為3篇,此為第二部分。

泰勒面臨的問題及其思考

泰勒真正開始觀察管理問題,是在剛到米德維爾工廠當工人的時候。泰勒的清真教徒家庭所形成的觀念,,和他發現的許多工人在幹活時磨洋工,工作效率低下的現象産生了很大的沖突。當時有些工作早已實行了計件工資制,但是由于雇主在工人提高産生産率以後就降低計件的單價,以至于誰也不願意多幹活。工廠為了提高産量,在計件工資的基礎上又采用了利潤分配制度,以彌補計件工資的缺陷。盡管如此,工人仍然絲毫不願意多幹活。從道理上講,工人是不可能不希望獲得較高收入的,所以采用計件工資應該很容易達到目的,但是為什麼産量就是不能提高?

泰勒科學管理的終極目标(泰勒對科學管理所做的探索--2)1

在泰勒看來,工人的産量隻達到了當天能完成産量的1/3。因為泰勒是從工人做起的,知道其中的原因,是由車間工人自己商量決定的,在他當工人的時候,也從不打破這一定額。當他當了工長後,就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他認為這是由兩個問題引起的:一是因為經營者不明智造成的。如果工人拼命幹活,産量當然會提高,工人的收入也會相應的增加,但經營者卻因為産量的提高而調低單位産量的工資水平,于是引起單位産量的工資率下降,緻使工人非常努力的幹活,也達不到原先的工資标準。這樣一來,工人們就把工作量定在隻要适當的把握幹到不被解雇的程度,就不再繼續提高産量。所以從這方面看工人磨洋工,也就成為理所當然的事情了。二是工人們也存在着誤解,他們認為如果過分的努力工作,那麼同伴們的就業機會就會減少,也就是說如果工人們拼命幹活,就會造成連已經有工作的人也會失去工作,因此,從幫助同伴的角度上講,努力增加産量的必要性就不存在了。

這就是說,努力工作增加産量的結果是個人的收入得不到增加,同時又失去了同伴的友誼,這是誰都不願意幹的。這種代工并不是個别問題,而是全國範圍内企業組織普遍存在的問題,怎麼樣使工人多幹活呢?這是當時經營管理者最為頭痛的事情,也是泰勒當工長以後着重考慮的問題。

泰勒科學管理的終極目标(泰勒對科學管理所做的探索--2)2

泰勒當工人時,雖然不是出于本意少幹活,但他不得不遵守同事們的規矩。可是當上了管理者之後,他的責任感驅使他下決心來解決這個問題,泰勒開始向傳統挑戰,他要設法使車床多生産出産品,工人則堅決不答應,于是在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誕生初期開始了一場持久艱苦的鬥争。首先,泰勒自己上車床做示範,以便讓工人認識到改進生産方式是可能的。但是工人拒絕改進,根本不肯加快工作,生産的産量還是維持在原來的水平上。泰勒又想了一個辦法,他找來了一批聰明能幹,過去沒有機會學機器的手藝人,苦口婆心的教他們怎麼開機床,怎樣把工作做得又快又好。經過一番苦心的培訓,這批人學會了使用機床,他們一開始也向泰勒保證要達到一個合理的産量,但是當他們完成掌握了這門手藝後,卻一個個加入了其他工人的行列,和其他工人的産量變得一樣,并跟他們一起和泰勒作對。

泰勒責備他們不遵守諾言,便扣了他們一半的工資。這些人向經理告狀,但因為泰勒早已和經理說明了事情的原委,泰勒取得了暫時的勝利。這樣經過長期反複的鬥争,這些人終于認輸了,并且接受了合理的産量安排,可是每當要達到定額,或迫使新手按泰勒規定的速度生産時,就會出現技工故意破壞機器的現象,借此說明機器負荷過重而發生毀壞,以便通過這一現象說明泰勒所采用的專制性措施來增加産量是愚蠢的。泰勒再沒有其他更好方法的情況下就制定了一條規則,凡是破壞機器的人必須自己付出一部分修理費,否則就堅決辭退,并将這筆罰金作為工人的互助金使用。這種做法得到了經理的支持,工人的反對失敗了,同時接受了合理的工作量。這場鬥争持續了三年,最終以泰勒勝利而告終,但是他那裡同時也背上了暴君的名聲。後來他自己在談到最初的嘗試時說:為了提高産量,我已經全力以赴了,可是工人們的決心也很堅定,我如果再上點年紀,老于世故的話,可能也不會幹那種強迫别人做其不願意的事之類的傻事了。

從另一方面來說,泰勒的思想基礎是馬克思韋伯所稱的那種清教徒式的美德,是一種新型資本主義精神,是以勤奮和節約為宗旨的精神,而與此相反的情況在泰勒看來是不容允許的。工人不盡力工作,是一種令人可憎的道德問題,是品德敗壞的表現。他甚至認為這是一種罪惡,這種罪惡比機器化工人閑置不用還要可恨,這也是曆時三年泰勒和工人鬥争并堅持到底的内在原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兩種道德觀和價值觀的沖突,也反映出支撐資本主義大廈的三根精神支柱,對資本主義發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泰勒科學管理的終極目标(泰勒對科學管理所做的探索--2)3

泰勒赢得這場鬥争的勝利後,不再采用罰款和降低工資的方法,而是建立了嚴格的制度。這也促進了泰勒對這場鬥争的思考,即如何在實際工作中,避免管理部門和工人之間的劇烈沖突。也許是英國的巴貝奇那種觀察制造業的方法和他每天公平的工作量的概念給了泰勒一定的啟發。他認為有必要做出一種新的設計,确定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客觀标準。這就是真正的科學管理思想。

泰勒對工人磨洋工的問題是這樣解釋的:第一,工人的認識問題。認為加快工作會使另外一些工人找不到工作。第二,管理問題。當時的管理制度存在嚴重的缺陷。第三,工人的傳統問題。工人們使用代代相傳的單憑經驗的工作方法。

泰勒科學管理的終極目标(泰勒對科學管理所做的探索--2)4

通過以上分析,泰勒覺得主要責任在管理部門,隻要管理部門能适當的确定工資,提供适當的激勵,便能減少怠工。克服磨洋工現象的真正困難,是如何切實為每項工作規定完全公正的标準,即怎樣取得“合理的工作量“。這就必須從事實出發,通過科學的實驗來找出這個含有深刻科學意義的标準。

----内容來自《西方管理思想史》,僅供分享,關注本頭條号一起學習管理知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