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大鵬說《通鑒》之192】
一
大隋政治,向來講究識大體、顧大局,要求朝廷百官、天下子民切實增強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經過開國數十年“胡蘿蔔加大棒”的諄諄教導、循循善誘,到了二世皇帝隋炀帝楊廣時期,不但幹部隊伍、普羅百姓的大局意識顯著提高,就是飛禽走獸也紛紛效仿看齊,為大隋革命事業尤其是實現隋炀帝提出的“大隋夢”添磚加瓦。
隋炀帝是個很有擔當精神的皇帝,非常勤政,可謂朝乾夕惕、夙夜在公,經常親自巡視四方,檢查地方工作。
開拓意識也很強,剛正式成為大隋黨和國家事業的領導核心,就推出數項改革舉措,而且專門去啃老爹隋文帝楊堅啃不動的硬骨頭。
總之,衣食住行,所有一切都往華麗貴重、奢侈炫富的方向可勁的造,“以稱上意”。
三
中國古代,皇帝出行儀仗衛隊旌旗招展,少不了用飛禽走獸的羽毛裝飾,炀帝遂“課州縣送羽毛”。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這下動物們可就慘了,“民求捕之,網羅被水陸,禽獸有堪氅毦之用者,殆無遺類”。
地方官驅趕百姓設下天羅地網,無論是天上飛的,還是地上跑的,隻要身上帶毛的,一個也逃不過。
烏程縣即今天浙江湖州市“有高樹,逾百尺”,樹上“有鶴巢”,有隻鶴鳥在樹上好不容易自食其力蓋了間經濟适用房,剛孵下小鶴,一家人其樂融融,小日子過得還湊合。
可惜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一身鮮豔亮麗的羽毛成了鶴鳥最大的罪過,誰讓炀帝核心要用你的羽毛裝飾天子威儀呢?
地方官本來要派人爬樹抓鳥,可鶴鳥選的這棵樹地段、戶型太好了,“旁無附枝”,爬不上去。那就來狠的,“乃伐其根”,砍樹拔毛。
鶴鳥一看,立馬慌了。樹一倒,不但自己小命不保,小鶴仔也躲不過一劫,“鶴恐殺其子”。
你們丫的不就是想要我身上的羽毛嘛,老娘給你,都給你,“自拔氅毛投于地”,主(被)動(迫)啄光身上的羽毛,扔給地方官,拿去領賞吧。
四
烏程地方官的政治敏感性很強,很會搞宣傳工作。
獻上羽毛還不算完,還要繼續深挖此事背後蘊含的重大意義和深刻内涵,馬上開動輿論機器大加宣傳,“天子造羽儀,鳥獸自獻羽毛”。
仙鶴主動為皇帝核心“大造羽儀”的偉大工程竭心盡力,這可是自盤古開天辟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最大祥瑞,這充分說明了“大造羽儀”的事業是榮光的,道路是正确的,全黨同志一定要更加緊密的團結在以偉大的炀帝為核心的大隋中央周圍,撸起袖子加油幹!
宣傳工作做到這個高度,哥也是醉了。
不管主(被)動(迫)拔毛的鶴鳥信不信,烏程地方官信不信,百姓信不信,反正炀帝是信“鳥獸自獻羽毛”了。
既然信了,羽儀工程就加大力度,“帝每出遊幸,羽儀填街溢路,亘二十餘裡”。
隻是,一地羽毛鋪就的到底是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輝煌之路,還是龍旗落地、身死國滅的亡國之路,就不是炀帝核心所能預料到的了。
親愛的朋友,如您喜歡本文,請關注大鵬微信公衆号“大鵬說書(賬号dapengshuoshu)”。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