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字太白,号青蓮居士,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杜甫并稱為“李杜”,有“詩仙”的美譽。李白詩歌的藝術成就極高,無論是樂府、歌行還是絕句,都臻得極境。可以說李白的大部分詩歌,都具有爐火純青的功力,似是随手拿來一樣。正如陸遊所說“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送賀賓客歸越》,便是李白随手寫給一位道士的。
《送賀賓客歸越》是李白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題中所說的這位賀賓客,便是于天寶三載(744年)正月,以道士身份還鄉的賀知章。當時玄宗诏令,在長樂坡餞别賀知章,正在長安待诏翰林的李白,便随手寫下這首詩贈給了他。李白小賀知章四十多歲,兩人是忘年交。李白另一個名号“谪仙人”,便是源于賀知章。
由于賀知章是以道士的身份告老還鄉,所以在這首詩中,李白便緊緊圍繞着道學上所尊崇的“逸興多”,以送道士的口氣來寫。賀知章的故鄉在山陰,也就是今天的紹興。所以李白便信手抓住了賀知章故鄉的兩樣特色,其一,紹興的鏡湖。其二,王羲之當年寫字換鵝的典故。這也是這首詩的主要内容。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李白的這首《送賀賓客歸越》:
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
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
首先,我們來看這首詩的前兩句“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即鏡湖的水清澈如鏡,您四明狂客歸去蕩舟自然是逸興多。“鏡湖”,湖泊名,在今紹興市會稽山麓。“狂客”,指賀知章,其号為“四明狂客”。根據賀知章歸鄉的時間來看,李白當時還未去過紹興,所以這裡的内容都是李白的想象之詞。
但是它卻能表現出賀知章故鄉山陰的地方特色,以及他個人的性格特點,不得不說李白爐火純青的功力,令人拍案叫絕。也就是說,李白設想賀知章回到故鄉紹興後,一定會對那裡的鏡湖感興趣,并且會終日泛舟遨遊。一方面,鏡湖作為紹興的風景名勝,以湖水清澄而聞名于世。另一方面,則是暗合賀知章道士的身份,即“逸興多”。
然後,我們再看這首詩的最後兩句“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則是引用王羲之當年寫字換鵝的典故,來突出賀知章的才華。賀知章其實不僅是著名詩人,還是一個著名書法家,以草隸久負盛名。所以李白便設想,他此次回到故鄉,一定會有很多人前來求字。可見李白對賀知章書法的盛贊。
綜觀李白的這首詩,用典自然精切,内容富有情趣,抒發了李白對賀知章真摯的友情。總的來說,這首詩就如同随手拿來一樣,毫無雕琢痕迹,但其爐火純青的功力,卻令人拍案叫絕。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