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交彙點新聞客戶端】
9月29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省人民政府重大決策出台前向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的決定》。根據中央有關要求,通過人大常委會專門作出決定,推動做好政府重大決策出台前向本級人大報告工作,這在全國還是首次。
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9月29日在甯閉幕,會上表決通過《關于省人民政府重大決策出台前向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的決定》
上述決定是省人大常委會2022年度重點改革取得的又一制度性成果。為貫徹中央和省委人大工作會議部署,省人大常委會今年全面推進10項重點改革,不少制度性成果在全國走在前列,改革拉動全省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成效正在凸顯。
以改革做實人大法定職能
讨論決定重大事項是人大“四權”之一。相對于立法權、監督權,重大事項決定權一直以來運用得還不夠充分。圍繞“推動讨論決定重大事項制度化常态化”改革,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研究室主任王林表示,正确充分行使決定權,對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從而更好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具有重要作用。此次改革從工作實踐和制度建設層面,均對讨論決定重大事項進行了強化。
6月1日,省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李小敏率調研組赴揚州,圍繞地方人大依法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開展專題調研
制度建設上形成兩項成果。其一是在全國首次出台決定,明确政府重大決策出台前向本級人大報告工作;其二是修改了省人大常委會關于讨論決定重大事項的規定,将“省人民政府對國有資産的管理情況”列入重大事項範圍,增加省監委作為提出重大事項議案、報告的主體,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對議案、報告提交常委會的時間作出調整,程序更加規範,操作性更強,為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工作實踐上,今年首次制定出台的常委會年度讨論決定重大事項工作計劃,把決定同立法、監督、代表工作計劃一樣單列,今年将陸續作出14項決議決定。王林表示,今年所作的決定數量不僅是本屆前4年所作決定的總和,而且将讨論決定重大事項與立法、監督、代表工作結合起來,打好履職“組合拳”,力求取得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效果。
關注好“事”,也要監督好“人”。“加強對人大選舉和任命人員監督是憲法法律賦予人大的重要職權,也是貫徹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實踐要求。”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袁功民分析,雖然改革開放後縣級以上地方人大常委會被賦予了監督權、任免權,對人大選舉和任命人員的監督逐步展開,但長期以來監督對象未實現全覆蓋,監督手段相對單一,監督多針對“事”不是“人”,監督程序還不夠規範,監督成果運用也不夠充分。
對此,在堅持黨管幹部原則前提下,省人大常委會按“省級層面重在探索破題、市縣鄉層面重在總結提升”思路推進了“加強對人大選舉和任命人員監督”的改革。袁功民介紹,鑒于當前全國省級層面開展這項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我省堅持穩妥有序推進,主要針對省人大常委會任命人員先行開展監督。同時,鑒于我省市縣鄉人大已普遍開展這項工作,省人大常委會将制定指導意見,提出對市縣鄉人大逐步推進這項監督工作的目标要求。
執法檢查是人大監督的重要形式。從1984年至今,省人大常委會共開展80餘次執法檢查,議題涵蓋經濟、文化、資源、環保、民生、司法、社會治理等各領域。市縣人大結合自身實際積極開展執法檢查,也有力推動法律法規在本轄區範圍内貫徹實施。“執法檢查是人大監督的重要形式,是保證法律法規得到有效實施的一把‘利劍’,但在實行‘正确監督、有效監督、依法監督’,提高執法檢查的針對性實效性等方面還有待加強。”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曹遠劍介紹,有鑒于此,制定加強和改進執法檢查工作相關意見被作為今年人大領域深化改革的重點項目。
記者看到,執法檢查工作辦法稿突出了避免将執法檢查混同于一般工作檢查,強調應當緊扣法律法規規定,全面深入了解法律法規實施情況,強調“根據需要,可以梳理有關國家機關法律責任清單,便于執法檢查組成員把握監督重點”“應當同步開展法律宣傳普及,增強廣大人民群衆尤其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法治觀念”“起草年度立法計劃時應當認真研究吸納執法檢查報告中提出的立法修法建議”等。“這些規定能夠更好彰顯執法檢查的定位和特點。”曹遠劍介紹,辦法稿要求創新檢查方式方法,既規定了傳統的實地檢查、調查問卷、座談會等方式,也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第三方評估等社會專業力量和大數據統計分析等新技術手段。對撰寫執法檢查報告提出明确要求,問題和建議部分一般不少于三分之二,并可以梳理形成問題清單、提出問責建議。
年度重點改革還強化了對重點工作的監督。7月底審議通過的省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經濟工作監督的決定,明确對省政府貫徹實施中央經濟工作方針政策、決策和省委部署,編制、執行和調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五年規劃綱要和中長期規劃綱要等八個方面進行監督。“決定還明确規定,省人大常委會在經濟工作監督中可以組織代表視察、開展工作評議和滿意度測評,這是我省人大工作實踐中的特色有效舉措,有利于提高人大經濟工作監督的實效。”省人大财經委主任委員周鐵根指出,鑒于重大項目是政府工作的重要抓手,決定增加了對政府明确的重大項目進行監督的内容,以助推重大項目實施和更好發揮作用。
9月28日下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圍繞國有資産管理情況開展專題詢問。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捍東主持會議并講話
以改革進一步發揮代表獨特優勢
經濟工作監督專業性極強,數字技術加持下監督效能将大幅提升。年度重點改革項目“數字人大”建設過程中,經濟工作監督就被作為重點應用場景之一進行謀劃。
已于9月底上線測試,将于年底投入試運行的“數字人大”,是圍繞“一網通辦”理念構建的綜合性一體化平台;明年2.0版上線後,将建成标準統一、全域覆蓋、分級彙聚、有序開放的省市縣鄉四級人大數據庫,以及全省人大綜合性一體化平台,包括八個子系統,覆蓋全省各級人大履職和機關運行各領域全過程。“‘數字人大’系統着力構建走在全國前列的信息化系統。”在9月份全省人大首次就人大信息化工作召開的專題會議上,曹遠劍如是說。
9月19日,全省“數字人大”建設工作會議以視頻會議方式在南京召開。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樊金龍出席會議并講話
“數字人大”1.0版本重點構建了15個應用場景。未來,從建立題庫到将出卷、考試、自動判題、統計分析,這裡将實現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任前法律考試的智能化管理;與上位法、同位法等法律法規文件的智能比對分析,立法智能比對場景将提高法規起草、審查質量和效率;從“提、交、辦、督、評”,這裡将實現議案建議全周期管理……
代表議案建議辦理環節的質量關乎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切實踐行,“完善代表建議多層次督辦機制”被作為10項重點改革之一。省人大常委會不僅選擇9項27件今年代表提出的建議進行重點督辦,還部署省市聯動開展代表建議“回頭看”專項行動。“‘回頭看’工作覆蓋本屆5年來代表所提問題承諾在一定時限解決的建議,有效确保建議辦理不因換屆斷檔,一屆接着一屆幹。”省人大常委會人代聯委主任楊勇介紹說。
6月14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許仲梓到省發展改革委、教育廳開展“完善代表建議多層次督辦機制”工作調研
“回頭看”活動從本屆3194件省人大代表建議中,梳理724件在答複中承諾代表在近年内解決的建議,除64件因不屬于省級層面職權、有悖相關政策、不具備可行性等問題作為參閱件留待工作參考外,其餘660件要求建立答複承諾解決事項台賬,跟蹤督促落實,在9月底前全部完成再次答複。各承辦單位對“回頭看”工作高度重視,積極反饋需要跨年度辦理建議的辦理情況。“‘文來文往’、重答複輕落實的現象得到進一步改觀,代表反響很好,看到幾年前提的建議有了下文,真切體會到‘件件有交待,事事有落實’。”楊勇說。
記者另外獲悉,今年省委人大工作會議召開後,省委考核辦将代表建議辦理情況納入省級機關單位黨的建設成效評價考核範疇,省人大常委會工作機構每年将對近百家省級機關單位進行量化考核。
代表議案建議辦理需要科學的激勵和評價,代表自身履職同樣需要。記者了解到,代表履職管理、代表活動、代表聯絡等都将通過“數字人大”進行。代表将有一人一檔、一年一冊、一屆一本的數字化檔案,系統将對其履職情況進行賦分。實際上,“健全人大代表履職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也是年度10項改革之一。
“從我省的實際情況來看,近年來,我們強化了人大代表履職服務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對代表履職有記錄沒有評價,或有評價但不全面、不充分,相應的激勵機制和退出機制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人代聯委副主任秦一彬表示,對此我省制定出台了相關辦法,這也是年度改革制度性成果之一。
4月19日,省人大常委會在南京召開完善代表履職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工作座談會。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魏國強出席會議并講話
該辦法是針對全省各級人大的指導性意見,明确人大常委會黨組負有加強代表履職管理的職責,并要求建立多項機制,如規範代表履職檔案,對評價、通報代表履職情況和探索推行代表履職積分管理作出規定,健全代表向原選舉單位或原選區報告履職情況的評議和反饋機制,适時評選優秀代表建議、優秀代表調研報告等。“這些履職檔案、評議結果、評選結果将作為提名推薦代表連選連任的重要依據,以一整套辦法激勵代表更好為人民履職、為人民代言、為人民服務。”秦一彬說。
以改革推動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代表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依托力量。這兩年省市人大常委會設立代表之家、立法聯系點等,正在讓代表參與立法更加充分、更有保障,有利于發揮代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的橋梁紐帶作用。在立法工作中尊重代表主體地位,突出發揮代表作用,被寫入《立法工作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實施意見》。制定該意見也是今年省人大常委會深化改革重點項目之一。
7月20日至21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王燕文率調研組赴南京、常州市,就立法工作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開展調研
“意見有效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委具體要求,彙集了我省各級人大常委會40多年來地方立法的成功經驗,凝聚了各方智慧。”省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員王臘生介紹,意見除明确要求在立法中突出發揮代表作用外,還要求拓展人民群衆參與途徑,豐富人民群衆參與立法形式,加強立法咨詢論證評估和立法協商,提升彙聚吸納民意成效,健全立法建議采納反饋獎勵機制,激發人民群衆參與熱情,讓人民群衆在每一部法規中都能切身感受到主人翁的責任感和參與感。
8月23日至24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馬秋林帶隊在淮安檢查《江蘇省物業管理條例》貫徹實施情況。本次執法檢查首次公開向社會征集對條例實施情況的意見建議
作為立法拓展公衆參與途徑的一部分,“改進民意征集工作”也是10項重點改革之一。去年以來,省人大常委會已對4個立法和監督項目開展專題民意征集,以此為改革探路。通過圍繞群衆關注點設計調查問卷、依托新媒體發布推廣鍊接、圈定重點人群定點投送等方式,變“被動收集”為“主動征集”,群衆參與人數、表達熱情和社會影響力逐步上升。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王紅紅介紹,4個項目有15934人次參與問卷調查,征得26473條具體意見建議,4次征集參與人數呈現“十→百→千→萬”的數量級增加。對比以往“省人大法規征求意見平台”征集意見,“可見專題主動征集民意相比‘程序民意征集’,在參與人次、意見數量和影響力提升上都有大幅度提高。”
設立民意征集處也是改革成果之一,這是在全國省級人大層面首次設立專門民意征集機構。此前的改革調研發現,缺少專職民意征集牽頭機構、統一的工作機制和有效的征集手段,是我省民意征集工作的薄弱環節。省人大常委會據此調整現有機構工作職責,報經省委編辦批複同意,建立專門機構牽頭辦理重點立法、監督、決定項目的民意征集,并統籌機關的民意征集工作。“未來,民意征集工作将以‘數字人大’為樞紐,通過手機客戶端、各類小程序及傳統的網站、信函和電子郵箱等方式全面展開。”王紅紅說。
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舉行第一百三十三次主任會議,會上研究審定了《關于立法工作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施意見》《關于深入推進“小快靈”立法的指導意見》《關于完善人大代表履職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的指導意見》《江蘇省人大常委會民意征集工作暫行辦法》
在立法中更好體現民意,需要及時回應群衆呼聲,立群衆需要的法。需要幾條就定幾條,能用三五條解決問題就不要搞“鴻篇巨制”的“小快靈”立法,被作為10項深化改革重點項目之一。“以往立項選題方面,切口較大、按部就班的立法較多,應對緊急特殊需求‘急用先行’‘量身定制’,解決實際問題、緊貼地方實際特色鮮明的立法總體較少。”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趙建陽分析,立法機制也還不能很好地适應及時響應立法需求、快速啟動立法程序、有效整合各方力量、簡化立法工作流程的立法實踐需要,“及時制定指導意見,将會推動全省‘小快靈’立法規範化、常态化開展。”
5月26日至27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曲福田率調研組赴常州、鎮江市,就建立健全“小切口”“小快靈”立法工作機制開展調研
經過大量前期工作,指導意見草案已出台。記者看到,草案對立項方式進行了優化,建議對确有必要的“小快靈”立法項目優先列入立法規劃計劃;需要臨時增加的,可以按程序增加列入立法計劃,不受立法計劃項目和數量安排的限制;起草上建立工作專班,原則由人大相關專工委或者政府有關部門牽頭組建,立法相關各方派員共同參加;審議上簡化程序,一般經常委會會議一次審議即交付表決;對審議中意見較多、需要進一步研究論證的,在研究修改後提請下一次常委會會議表決,不實行隔次審議。
“簡化不意味着要求降低,依然要規範落實立法要求。”趙建陽強調,“小快靈”立法依然要依法依規開展專家論證、立法聽證、風險評估、公平競争審查等工作,要拓寬公衆參與立法渠道,豐富公衆參與立法形式,認真研究吸納各方意見建議;要強化合法性審核把關,加強與相關法規的銜接協調,保證立法活動合法有效。
新華日報·交彙點記者陳月飛
圖源江蘇省人大常委會
編輯: 陳珺璐
本文來自【交彙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